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作品数:23 被引量:113H指数:7
相关作者:张秀江舒珍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中药
  • 3篇黄酮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肿瘤
  • 2篇总黄酮
  • 2篇活性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胆固醇
  • 1篇滴鼻液
  • 1篇递质
  • 1篇调血脂
  • 1篇调血脂药
  • 1篇调血脂药物
  • 1篇丁酯
  • 1篇絮凝
  • 1篇学成

机构

  • 23篇福建中医药大...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省药品检...
  • 2篇福建省人民医...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2篇黄宏南
  • 2篇何丽君
  • 2篇许晨
  • 2篇何文婷
  • 2篇方水凉
  • 2篇柳润辉
  • 2篇许建中
  • 2篇黄宝康
  • 2篇吴春敏
  • 2篇邱杏桃
  • 2篇刘庆鑫
  • 1篇于丽丽
  • 1篇吴锦忠
  • 1篇巩志荣
  • 1篇曹永兵
  • 1篇朱晓勤
  • 1篇高申
  • 1篇高锦娟
  • 1篇鲁莹
  • 1篇李霞

传媒

  • 4篇海峡药学
  • 4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医学报
  • 1篇药学研究
  • 1篇药学实践与服...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流控免疫芯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微流控免疫芯片以其微型化、高通量、快速检测及低消耗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检测技术是微流控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免疫芯片的微系统研究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包括电化学检测及荧光检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检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光纤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谱检测、热透镜显微镜检测和比色检测等光学检测及其它新型检测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陈肇娜刘宝红吴会灵杨芃原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免疫分析
原位凝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原位凝胶因其局部药物浓度高、给药方便等特性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特殊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近5年来原位凝胶在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等不同种类的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樊莉何文婷高申
关键词:原位凝胶肿瘤治疗
索拉菲尼与异硫氰酸4-(甲基亚磺酰)丁酯体外协同杀伤肝癌细胞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afenib,SO)联合异硫氰酸4-(甲基亚磺酰)丁酯(sulforaphane,SF)杀伤肝癌细胞HepG2的协同比例。方法采用CCK-8法探讨SO和SF对HepG2杀伤效果最强的协同比例,利用协同指数(CI)反映协同杀伤效应:CI>1.1为拮抗;0.91.1);在10∶1时,为相加作用(0.9
何文婷巩志荣孙治国王美平高洁钟延强鲁莹
关键词:肝癌索拉菲尼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配制工艺改进前后的质量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工艺改进前后之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配制方法与配制时间的比较并对成品质量进行研究,考察新工艺下配制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是否符合药用标准,配制方法是否高效。方法改进原工艺,采用先配制低共熔混合物再加入液状石蜡的配制方法,通过与原工艺下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配制时间进行对比,考察新工艺是否高效,并根据福建省医疗机构制剂规程第十一批发布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对鼻用制剂的相关要求,对原工艺和新工艺下配制的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性状、成份鉴别、相对密度,微生物限度检测4个方面进行考察,以研究新工艺下配制的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是否稳定。结果在新工艺下,樟脑、薄荷脑形成的低共熔混合物完全液化,能迅速溶解于液状石蜡中,且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性状、成份鉴别、相对密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测,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利用薄荷脑和樟脑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原理改进原工艺配制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研究,质量稳定,方法可行,且新工艺下的配制方法能有效缩短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配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适合批量生产。
方水凉邱杏桃赵海瑛
关键词:复方薄荷脑滴鼻液薄层色谱
调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对调血脂药物机制研究已深入至分子水平以及信号转导途径部分。对于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不仅为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新药的开发及临床试验提供了更成熟的平台。本文就目前临床上正在广泛使用的调血脂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新药以及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林玲曹永兵姜远英
关键词:调血脂药物高脂血症胆固醇脂蛋白类
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的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NT)的镇痛活性和对离体蛙腹直肌N2-AChR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三种模型(电刺激-嘶叫法,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NT的镇痛活性,并观察NT对ACh所致蛙离体腹直肌收缩的影响。结果 NT能提高电刺激-嘶叫法,热板法的痛阈,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NT镇痛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给药后2 h起效,5 h达峰。NT能使ACh引起的蛙腹直肌收缩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结论 NT对三种致痛模型均有确切的镇痛活性,NT对N2-AChR的拮抗作用为竞争性拮抗。
高红瑾许云禄王少明陈燕
关键词:眼镜蛇神经毒素镇痛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的研读,综述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及不断涌现的一些新学说和新方法,讨论了目前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阐明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性。
黄慧梅柳润辉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我院2009年万古霉素使用合理性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2009年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7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76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联合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有41例,万古霉素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54%;合理用药或基本合理用药50例(64.10%),不合理用药28例(35.90%)。结论万古霉素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用药疗程,监测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引起肾损害。
高锦娟陈风希
关键词:万古霉素合理用药药物利用指数
壳聚糖对三草汤的絮凝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三草汤的絮凝工艺。方法采用壳聚糖絮凝法,以得膏率及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壳聚糖用量、絮凝温度、药液浓缩比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因素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工艺为絮凝剂加入量1.50g.L-1,絮凝温度40℃,药液浓缩比1∶3。结论壳聚糖絮凝法纯化三草汤的工艺简单易行,纯化效果好,安全性高。
何丽君陈豪林雄江舒珍
关键词:三草汤壳聚糖絮凝紫外分光光度法总黄酮
含氯石灰硼酸溶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探究含氯石灰硼酸溶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含氯石灰硼酸溶液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含氯石灰硼酸溶液的基础上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灼痛感、皮损面积、皮损程度和皮损形态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灼痛感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氯石灰硼酸溶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可以有效缓解、减轻和(或)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有效改善、促进和修复患者的皮损状况,不显著增加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用药安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方水凉邱杏桃杨岚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乳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