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魏平民周素英卓越李绍兴陈维民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农林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玉米
  • 5篇选育
  • 4篇小麦
  • 3篇杂交
  • 3篇栽培
  • 3篇品种选育
  • 3篇黑糯
  • 2篇玉米新品种
  • 2篇育种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制种
  • 2篇糯玉米
  • 2篇花药
  • 2篇花药培养
  • 2篇黑糯玉米
  • 2篇高产
  • 1篇单交
  • 1篇单交种
  • 1篇氮肥
  • 1篇倒伏

机构

  • 15篇濉溪县农业科...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淮北市农林局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安徽省濉溪县...

作者

  • 7篇蔡士兵
  • 6篇魏平民
  • 6篇周素英
  • 4篇卓越
  • 2篇吴健
  • 2篇殷修刚
  • 2篇李绍兴
  • 1篇宋运贤
  • 1篇杜雪玲
  • 1篇陈耀锋
  • 1篇祝召杰
  • 1篇朱艳芳
  • 1篇花姝洁
  • 1篇吴健
  • 1篇戴建法
  • 1篇王秀梅
  • 1篇陈维民
  • 1篇王洪江
  • 1篇郭文慧

传媒

  • 4篇玉米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五届全国植...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果皮黑色性状受8对基因控制,包括一对跳跃基因和两对非等位基因,不但为细胞质遗传,且受细胞核影响,遗传更为复杂,后代难以稳定:其表现形也与普通黑糯玉米存在较大差异,常用鲜食玉米育种方法难...
蔡士兵
关键词:基因工程遗传育种
文献传递
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以自育普通黑糯玉米自交系为受体,以美国普通黑玉米为供体,通过回交转育法,将美国普通黑玉米特殊黑色遗传性状导入自育普通黑糯玉米自交系中,选育出ch01至ch48等48种超级黑糯玉米自交系,并从已组配的600多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株型、抗性好,穗型、颜色好,穗行直、品质优、产量高的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比普通黑糯玉米具有更高的外观和内在营养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蔡士兵卓越魏平民周素英殷修刚
关键词:黑糯玉米回交转育品种选育
淮北市专用型小麦新品种联合试验
2001年
通过对 2 6个小麦新品种 (系 )进行 2年 6点次比较试验 ,筛选适合淮北种植的稳产高产高效专用型小麦新品种 (系 ) 。
李绍兴吴健卓越
关键词:小麦专用型品种品种比较试验丰产性抗逆性品质性状
玉米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利用玉米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一经染色体加倍就能形成一个稳定标准的自交系,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效率,是一种重要的育种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玉米花药单倍体诱导的因素,并提出玉米单倍体育种的研究方向.
朱艳芳薛建平蔡士兵盛玮
关键词:MAIZEANTHERBREEDING
文献传递
小麦群体指标及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9
2000年
提出了淮北地区单产 75 0 0kg/hm2 以上小麦优质高产栽培 ,在组成群体结构上 ,要力争穗多、穗大、粒重 3因素协调发展 ;即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又要有良好的个体发育 ,达到群体和个体的统一。同时也明确了小麦对播期、播量、肥水的需求规律。培肥地力 ,分期施氮 ,增施钾肥 ,保证了小麦生长发育的供求 ,验证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的实用性。
石佰达周素英吴健李杰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栽培技术
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1996年
采用较先进的试验方法,研究并建立油菜茬移栽棉密度与氮肥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效应方程,并进行了解析。
王洪江张存岭陈桂前陈维民
关键词:棉花氮肥
濉黑糯2号超级黑糯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濉黑糯2号是以自育超级黑糯玉米自交系糯57为母本,外引白糯玉米自交系鲁D04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超级黑糯玉米新品种,克服了普通黑糯玉米子粒转色晚、粒色淡等缺点,子粒形成即为深紫色,并且穗轴基秆亦为紫黑色,子粒外观及内在营养品质均明显优于普通黑糯玉米。
蔡士兵
关键词:育种技术
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的重视,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农技推广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缓慢,造成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给当前的玉米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笔者着重介绍了本区夏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魏平民孙继芳
关键词:夏玉米病虫草害
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F1、周麦16×BI0452F1、烟农19×开麦18F1、豫麦69×新麦208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显著影响,对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显著,癸培养基小麦花药培养特性总体优于C17培养基;小麦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以0.5d最佳;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3.0~4.5mg/L硝酸铈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83%~430%,绿苗产率提高82%~557%;600mg/L的脯氨酸可以使小麦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118%,绿苗产率提高222%。【结论】选择花药培养特性好的基因型、对花药低温预处理0.5d、在癸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5mg/L硝酸铈和600mg/L脯氨酸,可大幅度提高小麦花药的培养效率。
宋运贤周素英杜雪玲花姝洁魏平民陈耀锋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脯氨酸
浅析濉溪县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根据濉溪县玉米的生产实际,指出影响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阐述了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玉米发展的主要对策。
魏平民祝召杰孙言伟丁延超
关键词:玉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