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作品数:28 被引量:195H指数:9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草地
  • 12篇土壤
  • 6篇人工湖
  • 5篇农牧
  • 5篇牧草
  • 5篇草原
  • 4篇植物
  • 4篇土壤理化
  • 4篇土壤理化性
  • 4篇土壤理化性质
  • 4篇农牧交错带
  • 4篇理化性质
  • 4篇交错带
  • 4篇放牧
  • 3篇典型草原
  • 3篇生物量
  • 3篇土壤碳
  • 3篇退化草地
  • 3篇群落
  • 3篇牧草地

机构

  • 2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7篇河北沽源草地...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草业与环...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19篇王堃
  • 13篇刘克思
  • 5篇唐士明
  • 5篇邵新庆
  • 5篇黄顶
  • 3篇徐敏云
  • 3篇商建英
  • 3篇刘洪来
  • 3篇李慧
  • 3篇张卫华
  • 3篇李雪枫
  • 2篇吕进英
  • 2篇谢帆
  • 2篇李运起
  • 1篇范希峰
  • 1篇陈超
  • 1篇王艺萌
  • 1篇窦潇
  • 1篇曹玉凤
  • 1篇王红梅

传媒

  • 10篇草地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草地不同方式持续利用对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究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典型草原不同方式持续利用对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河北坝上封育10年,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草地以及不同开垦年限的垦殖草地(持续利用5年,10年,15年)土壤进行分层(0-10cm,10-20cm,20-40cm,40-60cm)研究其土壤颗粒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中2000-250μm,250-150μm,150-53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减少,而53-20μm,20-2μm,〈2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增加,即增加了重度放牧草地土壤风蚀退化的潜在危险性;对于垦殖草地,随着持续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2000-250μm,250-150μm,150-53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增加,而53-20μm,20-2μm,〈2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减少,这表明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土壤逐渐趋向沙化。因此,为保证草地的可持续性,放牧草地需要避免重度放牧而垦殖草地需要改变现有的耕作方式。
白雅芳商建英唐士明王立萍张玉娟王堃刘克思
关键词:放牧草地放牧强度土壤粒径
人工湖对退化草地土壤碳氮的短期影响
我国北方草地由于诸多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使草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状况。本研究针对坝上持续放牧的退化草地,分析人造湖泊对周围退化草地土壤碳氮在距离和年际间的变化,探究人工湖泊对退化草地的影响,为改善退化草地和合理利用草地提...
安婵乔建霞李金升赵天赐唐士明白鹭邵新庆黄顶王堃刘克思
关键词:退化草地人工湖泊土壤理化性质
文献传递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木犀属外来植物沿公路分布和扩展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公路的建设给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人为于扰和影响,公路建筑材料的运输给外来植物的引入带来风险,公路修建以及环境因子则影响外来物种的建植和扩繁。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的柏油公路,对草木犀属(Melilotus)外来植物沿公路的入侵状况进行样带调查,以探讨外来植物沿公路分布和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路两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草木犀属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路旁有农田的地段中,草木犀属植物的分布密度要显著大于有草地的地段(P<0.05)。距离则是影响草木犀属植物分布密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从路基到路旁生境距离的增加,草木犀属的分布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此外,公路的走向也影响草木犀属植物的分布,草木犀属在下风向的分布密度显著大于上风向的分布密度(P<0.05);公路两旁高大树木的遮阴同样影响草木犀属植物沿公路的分布,遮阴环境影响草木犀属一年生植物的密度(P<0.05),但对于二年生植株没有显著影响。
陈超黄顶王堃张卫华孙增慧陈龙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外来植物土地利用方式
天然草地牧草营养变化及羔羊消化代谢、能量需求的研究
2023年
放牧家畜对所采食牧草的消化是影响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试验选取4月龄公、母乌珠穆沁×杜泊羔羊进行2个月的放牧试验以评估放牧草地可提供牧草的营养品质变化、羔羊的消化代谢及能量需求。结果表明:牧草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随放牧时间延长而增加,粗脂肪则相反;羔羊对牧草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呈上升趋势;而对牧草粗脂肪、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呈先增后减趋势;牧草总能、羔羊能量代谢随时间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公、母羔羊在14~35 d期间体重增长有显著差异(P<0.01)。综合研究放牧试验数据,公羔羊、母羔羊的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的能量需求预测方程分别为:公羔羊DE=1.147×W^(0.75)(代谢体重)+0.227×ADG(日增重)(R^(2)=0.920,n=160,P<0.001),ME=0.941×W^(0.75)(代谢体重)+0.186×ADG(日增重)(R^(2)=0.920,n=160,P<0.001);母羔羊DE=1.196×W^(0.75)(代谢体重)+0.034×ADG(日增重)(R^(2)=0.870,n=160,P<0.001),ME=0.981×W^(0.75)(代谢体重)+0.028×ADG(日增重)(R^(2)=0.870,n=160,P<0.001)。研究结果为放牧羔羊的饲养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刘程李慧黄晶斯日木极冯昌良任卓然刘克思
关键词:放牧
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被引量:59
2009年
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贫困区和多民族聚居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综述了农牧交错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今后对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应集中在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其热点领域应集中在农牧交错带生产力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界面生态学、放牧生态学,农牧交错带的健康诊断和价值评估等方面。其中生产力生态学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应加强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方式的研究;恢复生态学是治理退化农牧交错带的基础;界面生态学是剖析退化农牧交错带的切入点;放牧生态学是调控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退化的手段;健康诊断有助于对农牧交错带进行客观的评价;价值评估则是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效益和服务的估算。
刘洪来王艺萌窦潇徐敏云王堃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碳、氮对人工湖的时空响应被引量:1
2019年
在不同退化草地上建造人工湖泊,可能会改善毗邻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影响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的流动,加快退化草地的修复。本研究分析了建造人工湖泊后3年内(2014–2016年)湖泊毗邻的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含水量及碳、氮含量在不同湖距(10、60、100、150、250和600 m)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建湖3年这个短时期内,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形成了近湖效应,即近湖区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高。轻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在建湖3年后差异性被削弱。上层土壤(0–10 cm)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于下层土壤(10–20 cm),重度退化草地养分低于轻度退化草地。2016年,距湖150 m处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重度退化草地(2.03 g·kg–1)小于轻度退化草地(2.78 g·kg–1)。2016年重度退化草地土壤距湖10、60、150和250 m处的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0%、44%、48%和54%;轻度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仅在距湖10 m处随年际的推移而增加了53%。综上,人工湖影响毗邻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流动,尤其在距离上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赵天赐安婵李金升乔建霞唐士明罗红霞白鹭邵新庆王堃王堃
关键词:典型草原草地恢复草地管理
生物炭对土壤的影响及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生物炭是生物质材料在无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而成的富碳固态物质,具有含碳率高、孔隙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大、理化性质稳定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土壤改良材料。本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生物炭在影响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生物碳在草地系统中的零星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生物碳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有待深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炭在草地修复中科学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张乾李金升赵天赐杨晓蒙王堃刘克思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性质
自由牧马对草甸草地群落结构及牧草品质的影响:以新疆昭苏夏马场为例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明自由牧马对草甸草地群落结构及牧草品质的影响,在新疆昭苏夏马场设置放牧试验,采用控制笼进行对照,分析了2013-2015年草地群落结构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羊茅(Festuca ovina)等一些马喜食的禾本科牧草的相对密度降低,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龙胆(Gentiana scabra)等一些毒性植物和马不食植物的相对密度升高,但主要优势植物变化不大;(2)在3年夏场放牧中,草甸草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维持在0.74~0.81;不同植物种类重要值变化趋势不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龙胆在群落中重要值增加,而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和羊茅的重要值显著降低;(3)牧草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粗蛋白(CP)含量随着放牧年限的增加从13.4%下降到11.3%,仍可达到马对粗蛋白含量(8%)的基本要求。由试验可知:目前的放牧强度(5匹马·ha-1)基本维持了草地的可持续性,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牧草的品质。
杨晓蒙李金升赵天赐张乾刘克思
关键词:草甸草地群落结构牧草品质
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在华北农牧交错区,选择线状边界的农田与草地典型区进行调查与土壤水分测定,采用移动窗口法,对农田-草地景观界面表层(0~20cm)土壤水分影响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水分的影响域为草地6m到农田4m,总宽度10m,属急变型界面;将农田-草地景观界面划分为3个功能区:农田功能区、草地功能区和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其中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而草地功能区与农田功能区内土壤水分基本呈线性分布;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农田高约1g.g-1,这主要是由于草地开垦为农田后风蚀等作用而引起的土壤毛管持水力下降所致.作为植被覆盖不同的两个生态系统,不同的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可使不同功能区的土壤含水量产生明显差异,从而使土壤水势发生变化,使水分跨生态系统运移成为可能.
刘洪来张卫华王堃赵娜
关键词: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壤水分
人工湖对沽源退化草地土壤碳、氮、磷的时空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在退化草地上建造人工湖泊,可以使人工湖泊与毗邻退化草地形成近湿地生态系统,从而可能改善毗邻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影响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的流动,加快退化草地的修复。本研究分析了人为建造人工湖泊后3年内(2014年、2015年、2016年)湖泊毗邻的退化草地土壤碳氮磷在离湖距离(10m、60m、100m、150m、250m、600m)上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如下:距离上,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在上层土壤(0~10cm和10~20cm)中与距离有显著(P<0.05)的线性关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在建湖3年这个短时期内,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形成了一个近湖效应,即靠近湖的养分含量高。年际间,自建湖后土壤全磷随着年数的增加在各个土层均显著降低。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在建湖初期2014年在距离上特异性较大,经过建湖3年后,2016年时在距离上的特异性减弱。这些结果表明,人工湖影响毗邻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流动,尤其在距离上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建湖对毗邻退化草地的养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表明人工湖对放牧草地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
赵天赐安婵乔建霞李金升唐士明邵新庆白鹭王堃王堃商建英
关键词:退化草地人工湖泊土壤养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