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人民法院
- 作品数:29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何世俊俞颖吴建辉项建新黄曙光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从漠视到尊重——人权语境中解读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
- 2012年
- 国家赔偿法意义上的精神损害是因精神权利遭到公权力的侵犯而引起的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丧失、减损。可能引起精神损害的只能是公民人身权被侵犯,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法人人身权。权利保护机制给予了公民精神损害的请求权,但精神损害的无形性可能会导致赔偿的无序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中必须掌握精神损害赔偿的二分法原则,通过引入精神损害评估机制,利用引证判例、参照民事赔偿、合理使用法官的自由心证等方法构建合理有序的赔偿制度。
- 何世俊
- 关键词:人权国家赔偿
- 以制度构建为视角——看三重困局之下环境公益诉讼的破与立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犹如一个巨大梦靥开始附着于全球各个角落,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害。为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构建与创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包括法律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从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为视角,阐述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并对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看法。
- 周煜
- 关键词:公益诉讼制度
- 试论不动产赠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若干法律问题
- 2009年
- 认定不动产赠与合同是否成立和生效,是处理不动产赠与合同纠纷的关键和首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与不动产赠与合同成立和生效有关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不动产赠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理论界及实务界存在以下不同的看法:1、赠与合同属实践合同,要交付标的物之后合同才成立①。2、赠与合同属诺成合同,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合同即告成立。
- 程顺龙
- 关键词:合同成立赠与人法律问题实践合同诺成合同生效要件
- 浅议股权质权之生效及效力
- 2009年
- 一、股权质权的概念股权作为一种典型的财产性权利,具有资本性和流通性特点,同时具有易变现的便利,其担保的性能正日渐受到重视,因此各国立法例中都有关于股权质押的规定,股权质权作为权利质权的一种,其以股权作为质押的标的。简单而言股权质权是指债务人或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用自己享有的股东权作为担保债务履行的财产。
- 何世俊
- 关键词:公司股权质权人质押合同权利质权效力范围
- 智慧法务显神通 服务群众不打烊
- 2021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发展经济离不开法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杭州,无论是杭州两级法院在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三项指标上的探索,还是互联网法院围绕网络案件开启的审理全新模式,一系列制度引领和措施保障为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 翁瑞成吴巍
- 关键词:网络案件法治化
- 论刑事存疑处理范式的比较与选择被引量:1
- 2006年
- 存疑,即案情和法律的疑惑不清,是刑事诉讼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而如何处理刑事存疑问题则体现出一国的刑诉理念、价值取向乃至司法的文明发达程度。但是我国刑诉法中并没有规定解决刑事存疑问题的系统方案,司法实践中对存疑问题的处理异常混乱,从而直接影响了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司法统一以及刑罚权的正当性。在对刑事存疑处理范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我国刑事存疑处理的原则业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
- 吴建辉闫召华
-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
-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民法院大有作为
- 2006年
- 胡世乾
- 关键词:人民法院社会主义新农村
- 我国批捕权的归属问题探究
- 2012年
- 根据我国检察机关的特点和我国特殊的权力机构模式,现行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具有合理性,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应增加被逮捕人的救济权利,同时,检察机关要加强自身的监督作用,确保批捕权的正确行使。
- 施国华
- 关键词:逮捕权批捕权检察机关法院中立性
- 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化构建
- 2012年
- 近年来,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涉诉信访不断增多,民事审判的公正受到质疑,给民事审判提出了新的挑战。完善庭前准备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优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法院的公信力。因此,应建立中国特色民事庭前准备程序,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 翁婷
- 关键词:庭前准备公信力
- 情节犯的认定及其指导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情节犯的立法模式,可以对严重破坏社会的犯罪行为加以制裁,也可以缩小与限制刑法调控社会矛盾的范围,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关系。情节犯的立法体现了我国刑事政策的内涵,与刑事政策是相关联的。刑事政策对情节犯在司法适用上具有指导性、灵活性和调节作用。正确认定情节犯并对其指导意义进行阐释,可以分清是非,明辨犯罪类型,领悟刑法准则的精髓。
- 周煜
- 关键词:情节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