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中药研究所

作品数:246 被引量:1,674H指数:19
相关作者:顾振纶郭次仪周文轩陆群蒋金元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苏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保健协会科研基金香港保健协会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5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1篇细胞
  • 40篇纤维化
  • 34篇肺纤维
  • 34篇肺纤维化
  • 29篇小鼠
  • 23篇药理
  • 20篇凋亡
  • 20篇博莱霉素
  • 18篇肿瘤
  • 16篇药物
  • 16篇中药
  • 15篇黄酮
  • 14篇丹参
  • 14篇消瘀
  • 14篇消瘀片
  • 13篇血管
  • 11篇沙苑子
  • 10篇动脉
  • 10篇熊果酸
  • 10篇药理学

机构

  • 245篇苏州中药研究...
  • 114篇苏州大学
  • 29篇苏州医学院
  • 14篇苏州市中医医...
  • 6篇中国中医研究...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5篇苏州市立医院
  • 3篇苏州卫生职业...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苏州医学院附...
  • 3篇吴江市第一人...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公安局
  • 2篇苏州第四人民...
  • 2篇北京市健宫医...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14篇顾振纶
  • 98篇郭次仪
  • 67篇周文轩
  • 59篇蒋小岗
  • 48篇谢梅林
  • 21篇钱曾年
  • 18篇朱路佳
  • 16篇曹志飞
  • 15篇冯一中
  • 12篇梁中琴
  • 11篇印其章
  • 11篇俞光第
  • 11篇陆群
  • 10篇周巧霞
  • 9篇茅彩萍
  • 9篇龚珊
  • 8篇卞士中
  • 8篇秦正红
  • 8篇任光荣
  • 8篇陈可冀

传媒

  • 29篇中国药理学通...
  • 29篇苏州大学学报...
  • 17篇中国野生植物...
  • 17篇中成药
  • 17篇中草药
  • 15篇苏州医学院学...
  • 7篇中国血液流变...
  • 6篇法医学杂志
  • 6篇江苏中医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抗感染药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苏州医学杂志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15篇2011
  • 29篇2010
  • 24篇2009
  • 22篇2008
  • 15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12篇2002
  • 8篇2001
  • 10篇2000
  • 11篇1999
  • 8篇1998
  • 8篇1997
  • 11篇1996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芝糖肽对大鼠下丘脑内侧基底部电活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6年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SP)免疫增强作用的神经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细胞外记录下丘脑内侧基底部(MBH)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并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给大鼠灌胃PSP1g·kg-1,连续5天,使脾脏T淋巴细胞增加,并引起脾脏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明显增殖.损毁MBH能阻断这种增殖作用.PSP使MBH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加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能去除这种作用.结论:神经系统(主要是MBH)参与PSP的免疫增强作用.
俞光第印其章胡玉敏殷志伟殷志伟钱曾年顾振纶
关键词:云芝糖肽淋巴细胞下丘脑神经免疫调节
灯盏细辛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保健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盏细辛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中的应用。该发明首次揭示灯盏细辛提取物具有抑制肿瘤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与肿瘤及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还可用于肿瘤化疗和/或辅助化疗方面的治疗...
周泉生顾振纶曹志飞蒋小岗朱峰妍郭次仪
文献传递
降血脂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新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基本上由丹参总酚酸和山楂总三萜酸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制备所说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在生产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及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顾振纶王文祥谢梅林
文献传递
槲皮素镇痛作用的观察被引量:42
1996年
采用多种药理学测痛方法,观察动物被注射不同浓度的槲皮素(Que)后.能明显提高动物的痛阈,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200mg/kgQue与100mg/kg的阿斯匹林或2mg/kg吗啡镇痛作用相当。
龚珊张玉英俞光第顾振纶钱曾年
关键词:槲皮素镇痛中药药理学
肿瘤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耐受机制及增敏实验的研究
2008年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分子,能选择性诱导转化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发生凋亡,而对大多数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但如果TRAIL在肿瘤中介导的凋亡信号传递受阻或者出现其他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就可引起肿瘤对TRAIL的耐受。如果TRAIL蛋白与化疗药物或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就可以上调DR4、DR5、caspase3、caspase8或Bax等促凋亡因子的表达,或下调Bcl-XL、cFLIP等凋亡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克服肿瘤细胞对TRAIL的耐受或提高对TRAIL的敏感性。本文主要概述肿瘤细胞对TRAIL的耐受机制及克服耐受、增强肿瘤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徐新伟郭玲玲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蒋小岗
关键词: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细胞凋亡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熊果酸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ER(-)、Her-2过表达的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UA对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U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片段的断裂。结果UA明显抑制SK-BR-3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经UA处理后的实验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UA作用48h,后SK-BR-3细胞阻滞在G0/G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大片段的断裂。结论UA在体外对SK-BR-3细胞具有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徐新伟郭玲玲顾振纶蒋小岗周文轩郭次仪
关键词:熊果酸凋亡细胞增殖HER-2
用夏枯草制备的降血糖药物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夏枯草制备的降血糖药物,其中的夏枯草总三萜酸含量大于等于50%,夏枯草总三萜酸用天然中药夏枯草粗粉为起始原料,在醇中浸泡并加热回流后,于酸性条件下干燥,然后使用有机溶剂反复萃取,得到夏枯草三萜酸提取物,再...
顾振纶茅彩萍周巧霞周文轩郭次仪
文献传递
消瘀片消退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观察消瘀片对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 8w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通过血管腔内超声技术、光镜和电镜 ,检查口服消瘀片 1 6 w后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长变化。结果 血管腔内超声检查显示 ,粥样硬化组管壁呈弥漫性增厚 ,腔内有环形或半月状粥样斑块低回声区 ,用消瘀片治疗后 ,管壁增厚不明显 ,仅可见散在或短弧形粥样斑块回声区 ,粥样斑块厚度和斑块面积与粥样硬化组相比明显减少。光镜下可见粥样硬化组管壁内膜增厚 ,含有大量的泡沫细胞 ,平滑肌细胞 (SMC)和粥样坏死物质。消瘀片组的内膜变薄 ,泡沫细胞、SMC和粥样坏死灶明显少见。透射电镜显示粥样硬化组 SMC胞体胞大、胞浆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丰富 ,呈合成型表型 ,有些 SMC内有较多的胆固醇结晶沉积。而消瘀片组 SMC排列较整齐 ,胞浆内有较多的致密斑和肌丝 ,细胞器较少 ,呈收缩型表型 ,未见有胆固醇结晶形成。结论 消瘀片有促进粥样斑块消退的作用。
谢梅林顾振纶陈可冀周文轩郭次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消瘀片中医药疗法
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的平喘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周文轩郭次仪
关键词:加味止嗽散平喘作用《医学心悟》中药组成黄酮类物质疏风解表
沙苑子黄酮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观察沙苑子黄酮(ACF)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0只裸小鼠建立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25mg·kg-1)组、ACF-1(400mg·kg-1)、ACF-2(200mg·kg-1)和ACF-3(100mg·kg-1)5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肿瘤生长曲线和移植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光镜和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CF-1组和ACF-2组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降低,ACF各给药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68.20%、41.19%、26.79%;ACF-1组和ACF-2组肿瘤组织PCNA表达率明显减少(P<0.01,P<0.05);病理学观察结果,ACF可引起SMMC7721细胞坏死,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结论ACF可抑制SMMC772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PCNA表达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刘春宇顾振纶杜崇民杨吉成
关键词:沙苑子黄酮人肝癌PCNASMMC7721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