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作品数:135 被引量:1,685H指数:25
相关作者:刘颖邹沛思赵瑜嘉王一帆刘翰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城市
  • 16篇出口
  • 14篇制造业
  • 14篇区位
  • 11篇地产
  • 11篇房地
  • 11篇房地产
  • 10篇地产税
  • 10篇经济地理
  • 10篇房地产税
  • 8篇企业
  • 8篇经济地理学
  • 7篇演化经济地理...
  • 7篇实证
  • 6篇区位选择
  • 6篇出口贸易
  • 5篇地方政府
  • 5篇中国制造业
  • 5篇网络
  • 5篇国制

机构

  • 117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央财经大学
  • 8篇印第安纳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新加坡国立大...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北京市经济与...

作者

  • 88篇贺灿飞
  • 10篇刘威
  • 9篇满燕云
  • 8篇何杨
  • 8篇周沂
  • 8篇郭琪
  • 7篇毛熙彦
  • 7篇朱晟君
  • 6篇黄志基
  • 6篇朱彦刚
  • 5篇王俊松
  • 4篇赵瑜嘉
  • 4篇马妍
  • 4篇金璐璐
  • 3篇史进
  • 3篇刘作丽
  • 3篇刘颖
  • 3篇刘颜
  • 3篇李伟
  • 3篇李燕

传媒

  • 20篇地理研究
  • 20篇地理科学进展
  • 10篇地理学报
  • 8篇国际税收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地理科学
  • 4篇世界地理研究
  • 3篇商业时代
  • 3篇中国软科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人文地理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热带地理
  • 2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软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11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空间路径演化被引量:77
2016年
地区经济发展与其生产结构紧密相联。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地区生产结构的演化受技术关联的影响,是一个路径依赖过程;一些研究也认为产业和区域政策等因素可能创造新路径,实现路径突破。本文沿用Hidalgo等定义的贸易产品空间方法,基于2001-2013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产品贸易数据,对中国出口产品空间(Product Space)的演化路径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中国四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出口产品经历了较为明显的结构转型,不同区域的转型方向与路径各异。在2001-2007年间,四大区域的出口产品空间演化受到技术关联的显著影响,体现为路径依赖的过程。在2008-2013年间,东部、中部与东北地区的产品空间演化仍受技术关联的影响,而西部地区则更多受到产业和区域政策的推动,体现了路径突破的演化过程。本文研究启示,虽然中国区域生产结构演化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有区域能力、技术和知识积累,但是区域性制度政策创新可以突破原有路径,为区域发展创造新的机会。
贺灿飞董瑶周沂
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学产品贸易
“双循环”新格局与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基于价值链分工和要素流动视角被引量:9
2022年
京津冀地区经历了从竞争、合作到迈向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和新目标,亟需实现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本文从价值链分工和要素流动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在“外循环”和“国内大循环”中的价值链地位和辐射能力,以及以“京津冀小循环”为表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果发现,京津冀在“外循环”中没有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相对应的技术分工和知识生产能力,处于价值链较低附加值环节;在“国内大循环”中,京津冀占据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并向外输出技术和资本,但吸引和辐射力有限。进一步探究发现,京津冀在“外循环”中相对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京津冀小循环”尚未打通,创新成果难以在城市群内部转化,从而未能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城市群定位目标。下一阶段京津冀城市群应以水平知识链、梯度创新链为驱动,构建城市群垂直产业链。具体来说,“内循环”中应着力打造“北京研发—天津高端制造—河北物流服务”协同格局,“外循环”中构建以知识转移和市场突破为核心的“北京创新集聚溢出—河北综合制造—天津研发、航运”分工模式,逐步实现“内循环”反哺“外循环”。
贺灿飞任卓然王文宇
关键词:城市群价值链
制造业创新投入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研究被引量:38
2013年
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作用。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基于OP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新估计,本文研究了创新活动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创新投入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TFP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城市研发总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地区并没有在东部地区集中布局。城市TFP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城市制造业研发总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城市TFP;而研发投入的泰尔系数对城市TFP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研发投入在制造业产业间的多样化更利于城市TFP增长。本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环境下,创新投入确实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黄志基贺灿飞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外部性
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被引量:7
2019年
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呈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传统市场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作用明显,由于中国独特的财政制度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财政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张的显著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快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同时加大区域经济合作力度,在区域层面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刘颜
关键词:土地财政
产业集群韧性:技术创新、关系治理与市场多元化被引量:24
2020年
区域经济如何抵御外部冲击并实现再发展是近年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批判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区域韧性理解方法,并提出"技术-关系-市场"三位一体的集群韧性理解框架。以中国S省D市石油钻采设备集群为案例,研究该集群在先后两次遭受外部冲击后集群韧性反馈过程。通过访谈D市相关政府部门、集群关键企业和分析多种文本资料后发现,集群韧性通过技术创新、关系治理、市场多元化三种途径表达。研究结论对以外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区域韧性理解方法构成挑战,认为内部技术创新也是区域韧性的重要来源,同时更不能忽视关系治理、市场多元化对区域韧性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对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区域外部冲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俞国军贺灿飞朱晟君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演化
贸易壁垒、市场相关多样化与城市出口韧性被引量:12
2021年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上升,许多国家对中国竖起贸易壁垒,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城市的出口韧性已成为重要研究议题。现有文献普遍关注本地产业结构与区域韧性的关系,发现多样化产业结构有助于缓解贸易壁垒造成的外部冲击,但是较少探讨外部市场结构的作用。本文使用2001—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贸易数据,引入市场关联概念,首次构建市场相关多样化指标,研究在贸易壁垒冲击下,中国城市出口市场相关多样化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相关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表现出更高的城市出口韧性,其可借助互补性的出口经验和风险分散的市场结构,减小贸易壁垒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2)外资比例较高、具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城市,由于城市内部企业集聚程度高和信息交流频繁,更容易发挥市场相关多样化的作用。(3)城市相关多样化的市场结构很难抵抗发达国家(地区)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出口韧性,积极招商引资、申请经济开发区、保持对外联系,推动企业集聚、多举办展会以促进企业间贸易经验交流,尤其是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信息扩散,要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利用本地已有贸易市场信息,拓展新市场。
王文宇任卓然李伟贺灿飞
关键词:贸易壁垒国际贸易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出口产品复杂度与企业集聚:风险环境下的企业空间重构被引量:4
2021年
当前时代,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出口市场维度和产品维度的两大风险。前者体现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组织和出口决策的影响,后者体现为高技术品出口对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高要求,其可被纳入GPN 2.0框架中的"监管风险"和"产品风险"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本文指出,面对上述风险,企业会寻求集聚分布,以受益于信息溢出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从而实施相应的企业策略以抵御风险。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获取企业位置信息,测度企业集聚水平,同时基于非关税壁垒和产品复杂度数据测度企业所面临的监管风险和产品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当企业的出口市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复杂度越高,企业在本地越集聚,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假设。本文尝试融合GPN 2.0和经典的集聚理论,对于风险环境下企业空间重构的模式和机制进行定量测度,并给予全球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机制更为动态且微观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君洋朱晟君
关键词:风险环境
环境外部性与污染企业城市内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深圳污染企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发达地区环境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使得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强烈的环境容量制约性和政府规制主导性。为应对这种制约与规制,在城市内部,污染企业向城市边界和环境准入门槛低的区域迁移,使得污染企业空间分布及其所形成的城市污染格局更加复杂。利用2007年深圳市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OLS和稳健回归分别探讨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环境外部性及其城市内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深圳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企业具有明显地靠近城市外围边界但远离香港、经济特区分布的特征,以邻为壑的污染转嫁将辖区内的环境负外部性扩展到邻近城市,以避免对本城区的污染。同时,废水排放较多的污染企业也有明显的靠近城市环境功能较低的外流河分布的特征。企业所有制性质、经营时间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排污能力,进而影响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另外,不同排污类型的企业空间分布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对于转型期正确制定城市产业结构空间调整政策,合理引导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尤其是避免跨界流域河道等成为转移负外部性的通道具有重要启示。
周沂贺灿飞王锐王洁玉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
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演化
区域增长同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依据演化理论,产业演化以技术关联为主导力量。但也有制度观点认为,产业政策可以超越技术关联,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路径。此外,地方政府、产业特性决定二者之间联系的异质性,也可能导致产业政策有效性发生...
罗芊贺灿飞
关键词:产业政策
中国电子机械制造业产品内出口贸易空间布局被引量:2
2021年
电子机械制造业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产品内贸易视角研究其出口空间布局有助于剖析中国出口体系结构特征。在区分中间、最终产品,一般、加工贸易的前提下,本文观察了出口所在地和目的国两个维度中国电子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企业空间布局,并基于技术关联探讨了其动态演化的驱动因素。结果如下:①在全国层面,除加工贸易最终产品外,一般贸易中间产品、加工贸易中间产品和一般贸易最终产品与某地产品结构的技术关联程度越高,对应的出口企业越可能到该地进行出口。在东部地区,上述关系在4类产品中均存在,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只存在于一般贸易产品。②一般贸易产品与某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结构技术关联程度越高,对应企业越倾向于出口到该国。但依据收入水平将目的国分组后,这种促进关系在高收入国家中不存在。加工贸易产品出口企业目的国布局与对应技术关联程度无明显关系。
李振发贺灿飞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