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烧伤研究所

作品数:72 被引量:305H指数:11
相关作者:梁建伟苏东陈蕾秦志刚王磊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第四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会议论文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2篇烧伤
  • 14篇病人
  • 13篇伤病
  • 13篇烧伤病人
  • 8篇伤患者
  • 8篇烧伤感染
  • 8篇烧伤后
  • 8篇烧伤患者
  • 8篇激素
  • 7篇严重烧伤
  • 7篇皮瓣
  • 6篇深度烧伤
  • 5篇严重烧伤病人
  • 5篇营养支持
  • 5篇人生长激素
  • 5篇生长激素
  • 5篇重组人生长激...
  • 5篇危重
  • 5篇吸入性
  • 5篇吸入性损伤

机构

  • 72篇天津市烧伤研...
  • 19篇天津市第四医...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人民医...
  • 2篇天津市第二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公安医...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济南市天桥人...

作者

  • 48篇邓诗琳
  • 31篇曹丽萍
  • 19篇高志刚
  • 14篇王玉莲
  • 13篇刘群
  • 8篇梁建伟
  • 6篇柳琪林
  • 5篇冯世海
  • 5篇苏东
  • 5篇刘庚祥
  • 5篇陈蕾
  • 4篇李笑迎
  • 4篇梁彦辉
  • 4篇张学英
  • 4篇施耘
  • 3篇苏东
  • 2篇赵永健
  • 2篇秦志刚
  • 2篇张宏伟
  • 1篇周晓力

传媒

  • 16篇中华医学会第...
  • 10篇中华烧伤杂志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整形烧伤...
  • 4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全国烧伤早期...
  • 1篇全国危重烧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14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9篇1997
  • 3篇1995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视危重烧伤患者代谢和营养支持的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邓诗琳
关键词:危重烧伤代谢营养支持营养不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防治烧伤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防治烧伤感染的疗效。 方法 选择脓毒症或烧伤总面积大于 5 0 %TBSA或Ⅲ度烧伤面积大于 30 %TBSA的脓毒症高危患者 6 3例。给药方案为 ,治疗脓毒症剂量 4 .5g ,1次 /6~ 8h ;预防性治疗剂量 4 .5g ,1次 /8h。静脉给药。脓毒症状完全消失或局部创面感染未发展成脓毒症为有效。 结果 总有效率为 90 .4 % ,控制脓毒症有效率为 75 % ,预防局部创面感染发展成脓毒症有效率为 95 .7%。治疗组和预防性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71.4 %和5 1 4 %。 结论 在烧伤中心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是治疗病原菌敏感的脓毒症和预防性治疗经验性用药的有效抗生素。
许伟石邓诗琳韩春茂李孝建廖镇江王文奎
关键词:烧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细菌耐药
烧伤病人SIRS/MODS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
烧伤感染是严重烧伤后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严重烧伤后由于肠道缺血、缺氧导致肠粘膜结构及功能损害,发生肠源性感染内毒素血症,成为严重烧伤早期内毒素血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重要原因。SIRS在严重烧伤病人有较高的发病率及...
曹丽萍邓诗琳刘庚祥
关键词:烧伤感染SIRSMODS发病机理
文献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30只,每只背部切取2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并原位移植缝合,上部皮片下注入bFGF为实验组。下部皮片为对照组,术后大体肉眼观察皮片成后情况,并于2,4,6,8d取材镜下组织学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微血管密度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分别为93%及64%,经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t=3.701,P<0.01)。其镜下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微血管数及肉芽组织厚度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bFGF具有广泛的细胞增殖效应,可通过多个环节促进小血管形成及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的愈合过程。
赵焕童李湘洲王歧刚刘海鹰周晓力邓诗琳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科皮瓣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病人血浆中谷氨酰胺含量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于检测血浆中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含量。方法 以邻苯二甲醛作柱前衍生剂 ,反相C1 8柱为固定相 ,10mmol L磷酸盐缓冲液 (pH6.85 ) 甲醇为流动相 ,进行梯度洗脱 ,在λ3 40nm处检测谷氨酰胺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 ( 5 0~ 15 0 0 )μmol L ,相关系数0 .9946,变异系数 4.3 2 % ,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回收率在 98.46%~ 10 3 .2 5 %之间 ,正常对照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参考值为 ( 893 .66± 2 85 .60 ) μmol L ,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烧伤病人伤后第 1、3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第 2 1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 ,分离效果良好 ,可以作为创伤。
梁建伟陈蕾曹丽萍邓诗琳
关键词:烧伤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谷氨酰胺营养支持
烧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分析
2000年
目的 对我院 1993年 1月~ 1999年 11月铜绿假单胞菌 760株对 16种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予以分析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利用VITEK AMS鉴定所有菌株 ,鉴定标准化百分率均在 95 %以上。药敏实验给出相应的MIC值。结果 1993年 1月~ 1999年 11月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检出率为 3 0 % ,为各种细菌分离率之首。在G-菌中 7年检出率分别为 5 5 %、66%、5 0 %、5 3 %、3 8%、49%和 40 %。一、二代头孢菌素连续 7年的耐药率均为 95 %以上 ,羧基类青霉素 (替卡西林 ) ,7年监测结果敏感性不超过 2 0 %。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敏感性分别为 60 .5 %、62 .6% ;亚胺培南、氨曲南敏感性分别为 5 5 .3 %、5 9.3 %。结论 烧伤病人感染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建议三代头孢菌素应作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首选药物。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主要是由染色体所介导。
苏东常淑枫张学英秦志刚邓诗琳李建刘金伟孙罡
关键词:烧伤铜绿假单胞
莫匹罗星对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被引量:14
1995年
应用2%莫匹罗星软膏(实验组)及磺胺嘧啶银(对照组)治疗41例平均面积2.1%±1.1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9%,创面细菌清除率为96.3%,金葡菌清除率高达88.8%;而 SD-Ag 对照组依次分别为45%、70%及40%。从烧伤创面分离的金葡菌对多种抗生药物的敏感试验表明,对莫匹罗星敏感率为92.68%,仅低于万古霉素而高于头孢噻吩、亚胺硫霉素、环丙氟哌酸等,差异有显著意义。莫匹罗星对金葡菌的 MIC_(50)≤0.25 mg/L、MIC_(90)≤4 mg/L,(MIC范围0.25~256mg/L)。提示莫匹罗星软膏可作为烧伤创面金葡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邓诗林桑介寿曹丽萍赵永建施耘苏东傅建荣刘群王玉莲
关键词:莫匹罗星金黄色葡萄球菌烧伤
一些炎症介质与激素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变化被引量:3
2003年
方步武邓诗琳曹丽萍柳琪琳吴咸中
关键词:炎症介质激素烧伤
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 30例烧伤患者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静息能量消耗 (REE) ,监测血浆激素、脂类调节因子、细胞因子水平 ,并结合临床疗效和氮平衡变化来评价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 (EEN)组较延迟肠内营养 (DEN)组REE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升高的时间缩短 (P <0 0 5 ) ;EEN组非蛋白呼吸商 (NPRQ)较DEN组更接近生理状态 ,负氮平衡时间缩短。伤后第 4天EEN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胰高糖素(GLUCAGON)、前列腺素E2 (PGE2 )、血栓素B2 (TXB2 )、低于DEN组 (P <0 0 5 ) ;伤后 8~ 12d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显著低于DEN组 (P <0 0 5~ 0 0 1) ,胰岛素水平呈相反变化。
高志刚邓诗琳王玉莲刘群曹丽萍李笑迎
关键词:烧伤肠内营养高代谢反应
RP-HPLC监测烧伤病人早期口服GLN对血浆GLN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烧伤病人早期口服谷氨酰胺(GLN)对血浆GLN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法(RP-HPLC),动态测定烧伤病人早期口服GLN后第1、3、7、14、21、28天的血浆GLN浓度,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陈蕾邓诗林梁建伟曹丽萍高志刚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