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 作品数:496 被引量:261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志军陆文洁徐燕娟马晓明吴悦更多>>
- 相关机构: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激发兴趣 促进发展——奏响小学音乐美术的和谐课堂
- 2012年
- 一、确立美术、音乐相通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适应性学生的基础我认为美术课、音乐课不仅要学生掌握画、唱的一定技巧,而且要通过画、唱来使学生领悟艺术的奥妙,与艺术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得到提升。
- 丁玲丽
-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术课和谐课堂教学理念思想情操审美情趣
- 从“课”到“学”——“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全息阅读·云课堂”的构建被引量:1
-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苏省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立足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改革实验项目“儿童全息阅读”奠定的阅读基础,启动“全息阅读·云课堂”的学习,停课不停学,尽力避免“视频一看,问题一答,作业一练,全部抓瞎”的“尬聊”状态。借助“全息阅读”为学生输送给养,引导每一个家庭启动亲子共读,让阅读在云端陪伴学生,让学生不再孤单,也让自主学习在这里真正的发生。
- 徐燕娟奚峰艳
-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策略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应从营造民主的氛围、有序观察图片、精心设计问题、灵活应用语言等方面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周亚菊
- 关键词:创新思维营造氛围
- 抓实观察教学 提高探究效率
- 2009年
- 现行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把培养观察能力作为探究技能目标的一个部分,提出了感官观察、使用简单工具的细致观察及其简单的定量观察三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从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每一项探究活动的开展诸如预测、质疑、实验、调查、制作、记录、汇报、数据分析等都离不开观察的支撑与参与。
- 沈亚萍
- 关键词:教学要求课程标准培养观
-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2021年
-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条形统计图是呈现和表达数据常用的方式之一。一方面,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能够直观地显示数量的多少,有助于人们对相关的数量进行分析和比较;另一方面,复式条形统计图把两组相关数据加以适当整合,呈现在同一幅统计图中,又有助于人们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更多角度的分析和比较.
- 刘婷
- 关键词:条形统计图苏教版教材相关数据
- 亲子触觉互动与小学生负性情绪的关系
- 虽然较少被关注,触觉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早期亲子触觉接触会影响婴幼儿的生理发育、认知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建立。然而,关于亲子触觉接触与儿童负性情绪的联系,却较少被探讨。小学高年级是负性情绪开始...
- 张文庆苏金龙
- 关键词:小学生负性情绪情绪调节亲子依恋
- 积累运用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认知水平
- 2015年
-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课程目标从"双基"拓展为"四基",即由原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数学学习目标,也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发展、提升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路径。教育家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
- 李志军
- 关键词:数学认知异分母分数数形结合课程标准最大数
- 大观念驱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误区及有效策略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科大概念缺失、驱动性问题缺乏、一体化评价缺位三大实施误区的分析,提出三种实践策略:挖掘主题大概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应用项目式学习,重构单元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评”标准,展示单元教学成果,以期突出逻辑结构,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 王宣艳
-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 带着“思考”从“操作”走向 “推理”——以《用尺规作等长线段》为例
- 2023年
- 尺规作图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新增的内容。尺规作图在小学阶段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用尺规作等长线段,用尺规作三角形,用尺规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其中用尺规作等长线段是尺规教学的第一节课,如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尺规作图的价值?笔者进行了相关实践和研究。
- 丁志根
- 关键词:尺规作图小学阶段
- 虚拟与真实:小学科学课堂情境创设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虚拟的情境经常使课堂效果不尽人意,而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师生共同得到提升。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情境下小学科学课堂实例,提出了判断和达成教学情境的真实性的方法和途径:真实的情境必须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在或外在体验,从而有效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情境;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要面向全体学生。
- 刘玲
- 关键词:小学科学虚拟情境真实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