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泰州历史文化研究院

作品数:2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常康吕林张剑钱成曹翔更多>>
相关机构: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学派
  • 4篇泰州学派
  • 3篇施耐庵
  • 2篇学术
  • 2篇人性
  • 2篇文化
  • 1篇大学语文
  • 1篇大学语文教材
  • 1篇德性
  • 1篇地方文化
  • 1篇奠基
  • 1篇奠基石
  • 1篇新管理
  • 1篇学科
  • 1篇学术思想
  • 1篇学语
  • 1篇扬弃
  • 1篇野趣
  • 1篇野性
  • 1篇疑义

机构

  • 18篇泰州历史文化...
  • 2篇泰州师范高等...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6篇常康
  • 3篇蔡桂如
  • 1篇封兰
  • 1篇张剑
  • 1篇常粲
  • 1篇曹翔
  • 1篇路永照
  • 1篇孪吉
  • 1篇吕林

传媒

  • 2篇中国经贸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江苏地方志
  • 1篇前沿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神州
  • 1篇湖北大学成人...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湘潮(理论版...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吴嘉纪诗歌五味杂陈的生活意蕴
2011年
吴嘉纪是清代泰州最重要的遗民诗人,他在贫苦的困境中坚守人生的底线,用一枝瘦笔书写着关于自己和下层百姓生活的"诗史"。他的诗包蕴着扑面而来的苦味、愤怒控诉的辣味、送别思念的涩味、遗民之思的辛味和乐观豁达的趣味,这五味杂陈使其诗有了沉甸甸的感人力量。
贾荣圣
关键词:吴嘉纪苦味辣味涩味辛味
德性的缺失与重构被引量:1
2011年
道德的丧失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现象,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从经济哲学层面看,物质的追求鼓励了为私意识的膨胀,这是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规律性。德性随物质文明的发展丧失,也必将随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重新建立。鼓励和弘扬传统道德可以积极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朝着人们为共同利益努力的维度转向。
吕林路永照
关键词:德性
试论泰州学派王艮的学术思想特色
2010年
王艮作为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启蒙学派的开创性人物,从"以身为本"的哲学观、"大明万世"的政治观和"人人君子"的教育观等三个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特色体系,在明代以降的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蔡桂如
关键词:泰州学派学术思想
论高校研究所学术创新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2010年
学术创新管理是高校研究所管理强劲的原动力,是研究所核心价值的实现途径。选用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好所长是学术管理创新的首要条件。“学术服务管理”是创新管理的着力点和归宿。学术创新管理的思路和策略是:创新制定一套完整的学术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术绩效管理新体制,实施刚柔相济的学术竞争体系和学术激励新机制,全方位实现高校研究所学术管理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窦迎华常康
关键词: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和谐”:泰州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观——以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社会和谐思想为例的分析
2010年
和谐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也是泰州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泰州学派王艮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现了泰州哲学思想的内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蔡桂如
关键词:泰州学派社会和谐
李贽“自然人性论”审美意蕴的哲学解读——兼论泰州学派倡导“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李贽"自然人性论"使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呈现平民主义色彩,至今仍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核心价值和内涵蕴藉表现为:重视提炼"有德之言",追求表现"凿凿有味"的朴实生活美;强调"尽意""无声"审美效益,主张"以自然之为美"的艺术生活美;倡导倾听"百姓之迩言",崇尚表现"率真""俗善"的拙朴生活美;讲究"格"、"调"、"情"、"性",欣赏悲壮激越生活之旨趣;呼吁恢复"童心"创作"至文",追求"化工"的生活审美之境界。李贽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所创立的平民主义"生活美学",不但丰富了中国美学史宝库,而且至今仍昭示着它生活审美哲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常康
关键词:自然人性论生活美学泰州学派哲学解读
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地方文化育人”方略
2010年
师范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院长树立“育入第一”、“学生上帝”观,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本,尊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育人需求。校园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职工在人性化管理中服务、在个性化服务中育人。院校管理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彰显院校所属地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努力撑起地方高教“文化育人”一片蓝天。
封兰常康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
施耐庵里籍兴化考
2023年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籍贯研究,一向是“施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施耐庵到底是哪里人?学术界往往多依托《施耐庵墓志》对其进行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视角对施耐庵里籍进行深入考证。一、从胡瑞亭披露的《施耐庵墓志》考证施耐庵里籍淮安人王道生所写《施耐庵墓志》(以下简称《墓志》),在施耐庵里籍研究中具有奠基石作用。
莫其康
关键词:施耐庵文化生态学系统论墓志奠基石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也答马成生先生
2013年
马成生先生的辩文学术失范,玩弄文字游戏,堪称奇文,主要表现为:当出注不出注,篡改对方原话,歪曲论题论点,避而不答硬伤和软肋,将小说描写与现实对号入座,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答文针对"双施"(施彦端与施耐庵)难以合一、《水浒传》的"内证"、施耐庵生卒年及进士、"苏北大丰那个""施彦端"等问题,引证辨析,认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与施彦端是同一个人,与中宣部批准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2年5月25日公布的第131项选题"四大名著"中关于施耐庵的简介是一致的。
莫其康
关键词:《水浒传》施耐庵
朱自清文艺思想论被引量:1
2010年
对朱自清的文艺思想系统地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而又迫切的。朱自清在文艺问题上的探索是严肃而又认真的,他的文艺思想的转变是经历了痛苦的自我思想斗争才得以实现的。由"为人生"到"为人民";由认同文艺创作上的客观再现到主张文艺创作上的主观表现;由反对"全知全能"的造神文学到反对利己的"我执",并进而到彻底地反传统而求新变。这是个立场与世界观的根本性转变。
张剑
关键词:文艺思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