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656 被引量:6,511H指数:40
- 相关作者:许又新吕晓珍杨晓玲孙丽丽周沫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SAS及SDS在中国应用状况分析被引量:23
- 2012年
- 焦虑抑郁是精神科常见的不良情绪,对焦虑抑郁症状的评价,是精神病学领域的一个常规课题,量表化的评价方法出现不久,即应用到精神症状领域,也就有了现在占据科研和临床规范主流的程式化评价方法。专业人员诊疗中,一般采用他评,即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人员来实施检查和评分,这虽然保证了评分的严格一致,
- 段泉泉沈学武胜利耿德勤
- 关键词:焦虑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 同型半胱氨酸与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至今病因未明,本文回顾既往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进行整理及探讨。
- 李居艳阙建宇张静陈景旭
- 关键词:精神疾病同型半胱氨酸
- 降解杏仁核内神经周围基质网(PNNs)对吗啡奖赏记忆形成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利用硫酸软骨素酶(ChABC)将杏仁核的两个亚区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和中央杏仁核(CeA)内神经细胞周围基质网(PNNs)降解之后,观察对吗啡奖赏记忆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在大鼠BLA、CeA以及对照脑区BLA背侧2 mm分别微注射ChABC(0.2 U·ul^(-1))降解PNNs,给予大鼠2 d的吗啡(10 mg·kg^(-1),s.c.)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通过CPP测试值来观察吗啡奖赏记忆的形成强度。结果:(1)与注射溶媒组相比,在BLA和CeA微注射ChABC组吗啡诱导的CPP值显著增高(P<0.05);(2)BLA背侧2 mm处微注射ChABC再进行CPP训练,吗啡诱导的CPP值在给药组和溶媒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杏仁核PNNs的降解能够促进大鼠吗啡奖赏记忆的获得。
- 薛丽芬薛言学陆林
- 关键词:杏仁核吗啡记忆
- 抗精神病药的处方的现状,以及治疗依从性的现况分析
- 苏允爱李楠司天梅
- 氨磺必利与舒必利研究比较
- 2017年
- 氨磺必利和舒必利在临床中应用已久,但关于两种药物相关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进行综述探讨。
- 沈杨梁英
- 关键词:氨磺必利舒必利
- 海南省15岁以上人群及黎族人群的心境障碍终身患病率调查
- 目的了解海南省15岁以上人群及黎族人群的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和分布特点,为完善海南省精神卫生发展规划、促进海南省的心境障碍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海南省15岁以上人群调查对象: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
- 党卫民陈大强何燕玲占达飞李献云陈文涛林勇强杨庆雄吴玲许开宁贾福军黄进第王志清廖志武马弘王丹杨磊陈大球徐锐黄胜刘向来张启文姚乾坤何永平余蔚菲张云志杨华刘海雅蔡业敏于欣
- 关键词:黎族人群心境障碍
- 文献传递
- 氯胺酮的成瘾性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我国氯胺酮使用人群的基本特征,以及该人群氯胺酮的成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北京、上海、云南、湖南和广东深圳等省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有过合成毒品使用经历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其中目前主要使用氯胺酮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333名氯胺酮使用者,主要来自深圳(60.1%)和湖南(30.0%),平均年龄为27岁,以男性(84.5%)、汉族(92.4%)、未婚(66.7%)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0.3%)居多。吸毒原因主要是受朋友或同伴影响(51.8%),消遣或追求刺激(33.0%)等。氯胺酮的使用场所主要是歌舞厅/迪厅等娱乐场所(69.4%)。吸毒方式以鼻吸(75.9%)和烫吸(19.3%)为主,13.5%的人有注射使用毒品史。每天都使用氯胺酮者占21.6%,43.8%的调查对象有多药滥用经历。根据DSM-IV诊断标准,有52.3%的调查对象符合氯胺酮成瘾特征。以是否有氯胺酮成瘾为因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76,95%CI 1.53-9.25)、累计使用时间更长(24~60个月:OR=2.74,95%CI 1.29-5.83;≥60个月:OR=4.24,95%CI 1.45-12.35)、每天使用氯胺酮(OR=5.83,95%CI 2.38-14.29)、滥用过酒类(OR=2.09,95%CI 1.11-3.92)和注射使用毒品史(OR=3.84,95%CI 1.50-9.81)会增加氯胺酮成瘾风险,是氯胺酮成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调查发现,在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的氯胺酮使用者中,有一半以上符合氯胺酮成瘾标准。提示氯胺酮成瘾性较强,我国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氯胺酮的滥用及成瘾,并应及时建立氯胺酮成瘾的规范诊疗体系,减少其健康及公共卫生危害。
- 马俊鲍彦平孙新珺连智刘志民时杰陆林
- 关键词:氯胺酮成瘾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多模态磁共振特征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害者(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9例遗忘型MCI,15例轻度AD及11例正常对照,以简明精神状况检查(MMSE)和认知功能筛查测验(CASI)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对高分辨率结构像进行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测量扩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各脑区白质各向异性比值(FA)和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脑结构萎缩及白质DTI指标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MSE和CASI评分与颞、额、顶、扣带回、海马旁回等结构灰质体积改变呈正相关(P〈0.001),MMSE和CASI总分与颞、顶叶以及海马旁回的FA值呈正相关,与ADC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MCI和AD患者认知功能与颞、顶、海马旁回等脑区萎缩及白质微观结构损伤密切相关,多模态影像技术可作为认知损害脑机制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
- 王华丽袁慧书苏敏莹朱玥廖晶张美燕李涛于欣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弥散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的关系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为病例组。同期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市社区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基线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转换测验、动物流畅性测验、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甲式)评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流畅性和记忆能力(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例组患者精神症状。6周后再次评定42例仍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结果病例组患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词语流畅性评分、记忆能力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基线时患者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及PANSS总分与6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患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词语流畅性评分及记忆能力评分均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信息处理速度评分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P<0.05)。6周后患者认知功能各项评分与疾病特征、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均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6周后阴性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基线时氯丙嗪当量、基线时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基线时阴性症状评分(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之间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存在联系的。
- 廖金敏阎浩刘琦闫俊张兰兰姜思思张晓董铮杨文蔡丽伟张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受损阴性症状因果律
- ADRA1A基因多态性与恐惧记忆的关联研究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基于条件性恐惧记忆理论模型,探索ADRA1A基因多态性对恐惧记忆获得、消退、表达及泛化的影响。方法:对招募的91名年龄范围在18-30岁的健康男性汉族受试者进行为期3天的条件性恐惧记忆训练、消退及测试。采用MassA RRAY基因分型方法确定受试者在ADRA1A基因上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573514及rs17426222的基因型,并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ADRA1A基因多态性与恐惧记忆获得、消退、表达及泛化的关联。结果:ADRA1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573514及rs17426222位点对恐惧记忆的获得、消退、自发恢复、复燃及泛化均不产生影响(P>0.05)。结论:ADRA1A基因的rs573514与rs17426222多态性位点可能不影响恐惧记忆和消退记忆。
- 陈斯婧邓佳慧时杰师乐师乐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