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作品数:570 被引量:954H指数:11
相关作者:金石刘新利李炜李娜李西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15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3篇文化科学
  • 48篇艺术
  • 43篇经济管理
  • 25篇政治法律
  • 18篇历史地理
  • 17篇社会学
  • 9篇哲学宗教
  • 7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2篇新闻
  • 86篇媒体
  • 86篇民族
  • 63篇文化
  • 57篇媒介
  • 41篇新闻传播
  • 39篇新媒体
  • 37篇少数民族
  • 30篇教育
  • 25篇文化传播
  • 24篇电视
  • 24篇传媒
  • 22篇日报
  • 21篇社会
  • 19篇广告
  • 18篇舆论
  • 18篇民族新闻
  • 18篇教学
  • 16篇文化产业
  • 15篇视域

机构

  • 538篇西藏民族大学
  • 35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陕西省社会科...
  • 4篇西藏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中国传媒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陕西日报社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新闻社
  • 1篇商洛职业技术...
  • 1篇中央广播电视...

作者

  • 60篇周德仓
  • 49篇袁爱中
  • 43篇常凌翀
  • 31篇刘新利
  • 28篇金石
  • 27篇刘小三
  • 23篇李娜
  • 20篇赵婷婷
  • 15篇李炜
  • 14篇陈航行
  • 14篇李西莉
  • 14篇脱慧洁
  • 12篇王凤
  • 10篇彭敏
  • 9篇王阳
  • 9篇郭琳
  • 9篇郭毅
  • 8篇卞丽敏
  • 7篇曾洁
  • 7篇李叶子

传媒

  • 68篇西藏民族学院...
  • 37篇新闻研究导刊
  • 32篇今传媒
  • 31篇新闻论坛
  • 29篇西藏民族大学...
  • 18篇新闻知识
  • 17篇青年记者
  • 17篇西藏大学学报...
  • 15篇新闻传播
  • 12篇新闻世界
  • 11篇西部广播电视
  • 9篇中国传媒科技
  • 7篇西藏研究
  • 7篇东南传播
  • 7篇西部学刊
  • 7篇新媒体研究
  • 6篇新闻爱好者
  • 6篇采写编
  • 5篇兰州学刊
  • 5篇大舞台

年份

  • 3篇2025
  • 32篇2024
  • 25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3篇2020
  • 21篇2019
  • 36篇2018
  • 34篇2017
  • 49篇2016
  • 67篇2015
  • 35篇2014
  • 40篇2013
  • 43篇2012
  • 36篇2011
  • 30篇2010
  • 21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5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奇故事》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在节目形态上已经经历了由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转变。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以讲故事说新闻的节目形态出现,节目中故事内容的独特性和主持人语言上的风趣幽默让广大受众眼前一亮。将说新闻这个节目形态变得更加生活化、亲切化。本文将以江西卫视社会新闻类节目《传奇故事》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节目在主持风格、语言表达、内容选题及节目出现原因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节目特色,浅析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变化。
王婧超
关键词:节目形态受众社会新闻语言表达
尼泊尔地震中微信传播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2015年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发生后,加德满都地区电话通讯系统几近崩溃,但很多地方却可以通畅上网,因此,微信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脸谱(Facebook)。在中国政府对尼泊尔实施的救灾援助中,微信更是在信息传递、有效沟通、资源汇集等方面作用明显,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人对其他地区优秀文化的珍惜情怀,在微信这一平台得到极好的展示和表达。
张玉荣王子豪
关键词:国家形象地震人道主义精神通讯系统
互联网助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被引量:5
2014年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更多的精神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互联网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满足人类多元化需求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激活了文化市场,受众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以技术和内容生产传播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文化产业的产品形式和内容升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常凌翀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产业
反“三俗”中的新闻伦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抵制文化上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自此反“三俗”活动拉开帷幕。
金石
关键词:伦理研究庸俗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新闻文化单位
美丽中国视域下西藏生态文明传播的出场语境与国际话语权建构
2024年
西藏生态文明传播对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意义重大,在国际话语权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美丽中国视域下,西藏生态文明传播需要具备主线清晰、逻辑合理的出场语境,准确把握传播意涵和文化基因,以建设和传播绿色发展的美丽幸福西藏为核心指向,积极建构西藏生态文明传播的国际话语权,抓住西藏生态文明对外传播的实践契机,明确西藏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向度,通过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藏形象,引领国际生态文明舆论场,展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国家风采。
李炜段蔚然
关键词:生态文明话语权
《西藏日报》中“新旧西藏对比”专栏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切实打牢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增进国内外对西藏发展变化的了解,《西藏日报》从2012年12月4日起设立"新旧西藏对比"专栏,以图文纸张形式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和记录,给人们呈现了很多珍贵资料。本文从版面、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报道特点、意义并提出改进建议。
李洁张艳燕
关键词:《西藏日报》
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城市形象建构探究——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为例
2024年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整体实力的体现,利用体育赛事传播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媒介,加强了人与城市的关系连接。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中,情动式建构和智能化建构是其开展城市形象建构的主要路径。其中表现为时空共享中的情感流变、技术支持下的情动体验以及数字技术下的仪式狂欢。本文主要分析杭州通过杭州亚运会成功构建出和谐美好的城市形象的路径,为其他城市提供以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城市形象建构的新思路。
陈雨佳
关键词:体育赛事城市形象情动
高校中央信息厨房融合创新实验室路径探索
2018年
在"全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传统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新闻传播领域,从新闻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图形图像处理到设计美工;从数据深加工、海量存储检索到多媒体发布应用,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新需求不断涌现,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厨房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标配和龙头工程,是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因此,全国各级媒介组织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央厨房的规划与建设。在这样的时代变革背景下,承担着社会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也面临着专业培养的挑战与机遇。赶上了这趟变革的列车,高校的人才培养就能与社会需求接轨,高校和业界就能实现良性的循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自身需求和实践,探索建设中央厨房融合创新实验室的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凤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中央厨房
由“养生门”反思中国电视大众文化被引量:3
2010年
张悟本事件关乎养生,再加上以前的刘太医和林光常也都因养生成名,也因养生而深陷囹圄,张悟本因为巧妙地打了擦边球才逃脱了法律的追究,所以按照媒体的报道方式,可以把这一系列事件称为"养生门"。张悟本的倒台给养生热泼了一盆冷水,也使人们彻底冷静下来,正确地看待养生,看待养生文化。
刘新利
关键词:养生文化大众文化中国电视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目击见证、真实多元等特征彰显着新媒体的优势。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很有必要。
李西莉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摄影手机话语权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