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博物馆
- 作品数:373 被引量:420H指数:9
- 相关作者:葛又铭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农具铚的考古发现与再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考古表明,农具铚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汉代,从其形制的异同推断,它们可能源于两个体类,即刀系和镰系。研究认为,铚主要是摘取麦、稻、粟、黍等禾本科结穗作物的工具,另从发现的区域看,铚的存在与大量使用代表了古老割穗方式在我国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延续,是当时"周边四裔"重要的农业收割工具。
- 龚世扬
- 关键词:先秦汉代
- 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民族文物的界定、分类和定级办法的讨论
- 认为,所谓广西民族文物,反映的是广西民族历史文化的整体,应该包括广西所有世居民族的历史文化遗物,而不仅仅是过去通常所特指的少数民族文物。当然,从文物分类管理的需要出发,民族文物主要是指近现代以来的各民族文物,其中同样包括...
- 农学坚
- 关键词:博物馆民族文物资源分类
- 一顶瑶族师公帽的材质鉴别
- 2017年
- 为了鉴定本馆的一顶馆藏的文物——瑶族师公帽的材质,本文运用了燃烧鉴别法、显微镜观察鉴别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等三种方法对样品成分进行了鉴别分析。鉴别结果显示,师公帽具有毛发纤维的特征,初步鉴定此文物的材质为头发,即该类瑶族师公帽系人发所编。研究结果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师公帽类的文物奠定了基础。
- 田双娥赵旭铭赵作勇
- 由为神到为人代言——广西铜鼓及其象征意义的变迁
- 2021年
- 自古以来,铜鼓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精神信仰方面,它扮演着沟通人与神之间桥梁的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铜鼓及其象征意义也在发生变化。昔日为神代言的重器,已步下神坛,为人们的生活和民族地区文化代言。本文通过简要梳理铜鼓及其象征意义的历史演变,来呈现铜鼓从为神到为人代言的变迁历程,并对当下铜鼓文化的传承提出见解。
- 黄国飞陈静怡黄文波
- 关键词:民族文化
- 越南北部旧石器晚期文化概况
- 越南北部与中国华南相邻,在史前时期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基本相似.越南北部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研究,对于理解华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大有裨益.梳理介绍越南旧石器考古历史,对越南北部旧石器晚期两种不同类型石器文化进行研究,并比较岭南...
- 李大伟谢莉
- 关键词:旧石器晚期考古文化越南北部
-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探讨被引量:4
- 2021年
- 数字化建设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设备与数字化技术作为时代技术创新成果,其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能够实现对传统运营方式的创新,以及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促进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仍处于建设过程,对此文章就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数字化建设过程与文物管理措施进行探索,以落实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价值,实现博物馆建设的转型与升级。
- 徐光霁
- 关键词:智能化设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数字化文物
- 论仫佬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 近几十年来,由于仫佬族语言的丢失、汉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仫佬族民歌面临衰落消亡的境地。保护和传承仫佬族民歌迫在眉睫,因此,本文拟对仫佬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探讨。
- 吴颉
-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 广西近代建筑的兴起历程与分布特点
- 自鸦片战争后,广西四个通商口岸先后开放、西方教会渗透、近代化进程推进以及抗战桂林文化发展,广西近代建筑的兴起历经了兴起、发展、兴盛三个阶段。近代建筑在广西的分布呈现出从桂南、桂东南,逐渐向桂东北、桂西南、桂中,再向桂西、...
- 梁志敏
- 关键词:近代建筑
- 文献传递
- 创新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的策略探讨
- 2024年
- 文章论述了创新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创新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遇到的难题,包括缺乏专业人才作为支持、缺乏足够的配套资金、管理设备有待完善等,并提出了创新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对策,即体现出岗位任用的专业化、扩大资金融入途径、优化博物馆设备、完善相关制度、积极采用数字资源、落实运营目标定位以及开展针对性服务。
- 甘晓芸
- 关键词:博物馆
- 文化:需要与功能——评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
- 2019年
- 在学术界,文化一直是人类学家们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关于'文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马林诺夫斯基借鉴泰勒对文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观.《文化论》汇集表达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观,即文化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其'功能'重于形式;'文化为工具,生活乃主体'.
- 李建勇
-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