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作品数:4,264 被引量:61,929H指数:107
相关作者:方修琦张新时刘学敏李宁康慕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64篇期刊文章
  • 54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4篇天文地球
  • 904篇经济管理
  • 799篇农业科学
  • 7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7篇医药卫生
  • 2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4篇生物学
  • 113篇水利工程
  • 113篇文化科学
  • 62篇理学
  • 60篇建筑科学
  • 57篇历史地理
  • 52篇社会学
  • 50篇交通运输工程
  • 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42篇政治法律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矿业工程
  • 8篇机械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02篇土壤
  • 253篇遥感
  • 240篇灾害
  • 238篇生态
  • 202篇土地利用
  • 196篇城市
  • 180篇植被
  • 176篇气候
  • 117篇可持续发展
  • 104篇干旱
  • 101篇生态系统
  • 101篇降水
  • 100篇农业
  • 100篇气候变化
  • 97篇地理
  • 96篇自然灾害
  • 93篇植物
  • 83篇水分
  • 81篇GIS
  • 77篇中药

机构

  • 4,207篇北京师范大学
  • 331篇中国科学院
  • 180篇教育部
  • 86篇北京大学
  • 73篇中国农业大学
  • 6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2篇北京中医药大...
  • 39篇中国科学院植...
  • 38篇首都师范大学
  • 36篇中山大学
  • 35篇兰州大学
  • 34篇安徽师范大学
  • 3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1篇中国矿业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生...
  • 29篇北京林业大学
  • 28篇武汉大学
  • 28篇中国海洋大学
  • 26篇中国气象局
  • 24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267篇史培军
  • 164篇刘学敏
  • 155篇陈云浩
  • 140篇张文生
  • 134篇江源
  • 133篇李京
  • 93篇王静爱
  • 87篇康慕谊
  • 86篇潘耀忠
  • 85篇杜树山
  • 85篇姜广辉
  • 76篇蒋卫国
  • 75篇哈斯
  • 73篇李宁
  • 71篇王永炎
  • 70篇李小雁
  • 70篇顾卫
  • 66篇李晓兵
  • 62篇张新时
  • 57篇李波

传媒

  • 20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87篇自然灾害学报
  • 111篇生态学报
  • 88篇资源科学
  • 84篇地理学报
  • 77篇自然资源学报
  • 73篇灾害学
  • 62篇中国沙漠
  • 57篇地理科学
  • 56篇地球科学进展
  • 50篇农业工程学报
  • 50篇地理研究
  • 49篇水土保持学报
  • 48篇植物生态学报
  • 45篇中国人口·资...
  • 42篇地理科学进展
  • 41篇水土保持研究
  • 40篇遥感学报
  • 39篇中国中药杂志
  • 37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24
  • 29篇2023
  • 48篇2022
  • 34篇2021
  • 34篇2020
  • 46篇2019
  • 52篇2018
  • 125篇2017
  • 197篇2016
  • 234篇2015
  • 231篇2014
  • 208篇2013
  • 179篇2012
  • 220篇2011
  • 226篇2010
  • 212篇2009
  • 251篇2008
  • 258篇2007
  • 292篇2006
  • 194篇2005
4,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eoSOS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研究--以旅顺口区为例
本文采用MCE-CA和Logistic-CA两种基本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作为理论模型,选择到市中心、镇中心、铁路和主要公路等作为区位因素的空间距离约束条件,选择坡度和禁止建设区作为区位因素的全局限制约束条件,在地理模拟优化系...
管超杨俊哈斯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
居住建筑分户式壁挂炉采暖与集中采暖对比与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北京市节能形势严峻,其中采暖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全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供暖技术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多种供暖形式。以居住建筑分户壁挂炉采暖与集中采暖两种供热方式为研究对象,从能源利用效率、运行管理、安全性、投资分析、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利弊,以便对供热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并指出在合理选择采暖方式与技术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李舟佟立志孙娟
关键词:建筑节能采暖方式
单个油蒿灌丛沙堆气流结构的野外观测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气流结构是控制沙堆形态发育及演变的重要因子.用EC9-1型风杯风速计及风向标观测分析库布齐沙漠平坦薄层覆沙地上单个独立灌丛沙堆周围0.3m高处气流的水平变化及4m高度内的风速廓线,总结出单个独立油蒿灌丛沙堆的气流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在0.3m高度上,气流流速自积沙体迎风坡脚向两侧及背风侧呈先减后增的水平变化特征,背风坡脚的风速降至最低;在沙堆顺风向中轴线上,沙堆迎、背风侧附近的风速廓线分为二层,2H(灌丛沙堆总高度)以下为偏离对数分布的下凹型曲线,自下而上风速呈先减后增趋势,不透风积沙体与具疏透性的灌丛过渡高度处的风速最小,可能因过渡区存在反射流和涡流所致,2H以上符合对数分布规律,说明油蒿灌丛沙堆对气流的最大干扰高度不超过其总高度的2倍.全通透性型灌丛因积沙过程逐步转变为下密上疏型结构的灌丛沙堆,使得灌丛背风侧气流减速区长度迅速缩短,是拖着长尾的风影沙堆向椭圆形或近圆形灌丛沙堆演变的关键.
张萍哈斯吴霞杨一杜会石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
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及其测度方法被引量:54
2014年
从不同角度梳理、辨析了"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组织边界排放与行政地理疆界排放"和"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等9种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方法,理清了各种界定方法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间接排放在各种城市碳排放清单指南中的计入程度,发现各种清单指南都把范围2的排放核算在内,而纳入范围3的排放部门数量和纳入方式不尽一致。分析了生产视角核算与消费视角核算各自存在的优劣势,认为消费视角核算是未来城市碳排放核算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的测度方法,提出了应用各方法时须注意的问题。建议各类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组织应联合起来对范围3排放进行更明确的定义和分类,规范核算流程与测度方法,以完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国际方法学。同时基于中国城市的特殊性,建议中国城市应根据核算目的需要灵活选择核算边界,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减排,对既有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重新评估与修订;国家在向城市分解减排指标时,要首先界定好核算边界,明确测度方法,并注重从行业监控角度控制航空与电力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
丛建辉刘学敏赵雪如
航空生产计划系统的模糊仿真
1997年
飞机制造过程通常比较复杂,仿真模型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理解这一复杂的过程和找出系统中的瓶颈。用高级仿真技术和模糊方法于某航空企业的生产计划系统,建立模糊仿真模型和软件系统,研究生产计划的可行性,以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
黄崇福张正军
关键词:航空工业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边缘检测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分析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检测方法,并用IDL6.3软件实现各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做图像边缘检测之前,应对图像进行分析,针对图像的特点和应用需求选用合适的方法。
关琳琳孙媛
关键词:边缘检测检测算子高通滤波小波变换
黑土地切沟侵蚀的成因与危害被引量:32
2003年
探讨了黑土地切沟侵蚀的成因 ,如地形、降水、土壤、植被以及人为等因素 ,还从土地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治理费用高昂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切沟侵蚀的危害性 ,提出要深入研究切沟侵蚀发生发展规律 。
于章涛伍永秋
关键词:黑土地切沟侵蚀
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GDP动态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绿色GDP是在扣除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损耗之后的GDP,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资源型城市作为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城市,对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资源损耗更为严重,因此对其绿色GDP进行研究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本文利用...
窦睿音刘学敏张昱
关键词:绿色GDP能值分析资源型城市
文献传递
制度转型的四大命题
以中、俄为代表的制度转型已持续多年,最终的结果还有待历史的验证。但一开始截然不同的两种改革,近年来却渐行渐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制度转型存在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隐藏着制度转型特有的规律,亟需我们对此进行总结归纳...
王玉海
文献传递
坳陷湖盆湖泛层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被引量:9
2011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层三级层序级别的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研究了其沉积相类型、沉积厚度及其平面展布等沉积特征,从发育层位、露头、岩电响应等方面建立了其识别标志.研究结果表明,湖泛层主要具有4方面的石油地质意义:①湖泛层具有在测井和地震资料上易识别和对比的特征,可作为湖盆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辅助标志层,对湖盆层序地层研究具有一定辅助作用;②利用湖泛泥岩类型及其厚度平面展布特征,反映不同时期湖水分布和演化规律;③借助湖泛层厚度沉积中心的分布和迁移,研究湖盆沉积洼陷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对认识整个湖盆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④湖泛层作为油藏的主要烃源岩和盖层,其时空分布特征控制着油藏组合类型和成藏规律.
李树同王多云陶辉飞王彬陈丹丹刘志伟
关键词:坳陷湖盆石油地质意义层序地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共4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