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作品数:599 被引量:2,408H指数:21
- 相关作者:孟晓林时和同王丽时建张金良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COVID-19确诊病人128例,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普通型组(102例)、重型组(22例)和危重型组(4例),选取90例非COVID-19且非重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普通型组血清D-二聚体、CRP及IL-6的水平,比较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血清D-二聚体、CRP及IL-6的水平,分析COVID-19病人血清D-二聚体与CRP、IL-6的相关性。结果:普通型组血清D-二聚体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病人血清D-二聚体、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型组和危重型组的血清D-二聚体、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P<0.05)。COVID-19病人中D-二聚体水平与CRP及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D-二聚体、CRP及IL-6水平有助于评估COVID-19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袁娜娜韩明锋腾小宝时靖峰
- 关键词: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疾病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11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儿童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COVID-19多为轻型或普通型,亦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多以发热咳嗽为临床表现,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少见,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正常,CD4^+、CD8^+降低。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COVID-19多呈家庭聚集性发病,以轻症多见,目前无明确有效药物,儿童病例预后良好。
- 杨伟腾小宝张小华
- 关键词:儿童
- 82例新生儿发热待查与母体细菌感染分析
- 2001年
- 王传勤
- 关键词:发热新生儿细菌感染细菌培养L型细菌感染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验指标在病情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检验指标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旨在早期识别重症病人。方法:收集86例COVID-19病人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n=68)和重症组(n=18)。分析2组的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 18.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重症和重症组病人性别、年龄及武汉旅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人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T细胞亚群中总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均低于非重症肺炎病人,而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重症组均高于非重症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H升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加重的危险因素,CD4^+淋巴细胞降低是保护性因素。结论:COVID-19病人的多项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对于病情轻重的评估有参考价值,尤其LDH的升高和CD4^+淋巴细胞的减少在重症病人中的表现明显。
- 刘晓瑜韩明锋张健辛克锋
- 关键词:T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
- 同胞二例交界性心律
- 1997年
- 遗传性心血管病亦非少见.近期我们遇到一家二例交界性心律皆常发生昏厥,报道如下.
- 李天太李晓梅
- 关键词:交界性心律昏厥
- 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诱因。方法将82例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分为感染组(n=48,透析液病原菌培养阳性)和未感染组(n=34,透析液病原菌培养阴性),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合并症、血钙及血磷情况,探讨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82例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中48例病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58.54%;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临床资料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8例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透析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49.02%),革兰阴性菌21株(41.18%),真菌5株(9.80%)。真菌性腹膜炎患者透析时间长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腹膜炎患者(P<0.05);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腹膜炎患者(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是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年龄偏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史是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 吴振球孙晶晶李庆士李龙海
- 关键词:腹膜透析感染性腹膜炎病原菌
- 阜阳市大、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对比分析
- 2006年
- 目的:了解阜阳市大、小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探讨知识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及对大、小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阜阳市某大学某系1-4年级学生及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大学生107名,小学生166名。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及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94%、62.62%和57.94%;而小学生分别为30.72%、26.51%及34.3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小学生的总知晓率不如大学生,但一些单项与大学生差异不显著,对个别问题的知晓率还远远超过了大学生(如蚊虫叮咬),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小学生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了相当的接受能力。讨论:开展学校(尤其是小学)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同时要做好心理卫生教育。
- 汝燕峰
- 关键词:大学生小学生艾滋病知识
- 不同病原体感染小儿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被引量:4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不同病原体导致的小儿肺炎中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小儿肺炎的类型鉴别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肺炎病例120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其中确诊的支原体肺炎(MPP)患儿4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3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41例,观察各组患儿PCT、CRP、WBC变化情况。此外,对细菌性肺炎患儿按照治疗前后的不同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期和恢复期,比较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 PCT在细菌性肺炎中升高最为显著[(3.25±0.51)ng/m L],与病毒性肺炎组[(0.24±0.12)ng/m L]、支原体肺炎组[(0.11±0.09)n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浓度变化依次为细菌性肺炎组[(36.84±18.27)mg/m L]>支原体肺炎组[(32.53±15.62)mg/m L]>病毒性肺炎组[(5.98±3.29)mg/m L],其中支原体肺炎组的CRP水平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的结果趋势与CRP相似。进一步对不同病程细菌性肺炎PCT、CRP、WBC水平分析发现,急性期与恢复期PCT、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PCT和CRP有助于区别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可提高早期肺炎病原体的诊断准确率。
- 葛神永孙伟
- 关键词:小儿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RNA)载量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荧光定量 (FQ PCR)法检测 2 0 8例疑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RNA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 HCV。结果 2 0 8例血清样本中HCVRNA阳性率为 81.3 %。HCVRNA平均载量为 4.63× 10 5Copies/ml。结论 FQ PCR法检测HCVRNA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 ,是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直接指标 ,有确诊价值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价值。HCVRNA与抗 HCV具有高度正相关。HCVRNA较抗
- 张金良白燕邓庆梅
- 关键词:抗-HCVRNA核酸定量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
- 从病例谈基层医院诊治H5N1型重症人禽流感应注意的问题
- 2007年
- 冉献贵曹志新
- 关键词:重症H5N1亚型人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