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品数:709 被引量:2,514H指数:21
相关作者:晋秀龙杨灿灿李伟涛王钦安王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6篇经济管理
  • 153篇天文地球
  • 125篇文化科学
  • 70篇农业科学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篇建筑科学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历史地理
  • 14篇生物学
  • 14篇水利工程
  • 9篇理学
  • 7篇矿业工程
  • 6篇社会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4篇旅游
  • 60篇教学
  • 44篇遥感
  • 42篇课程
  • 41篇GIS
  • 34篇本科
  • 29篇土地利用
  • 29篇高校
  • 29篇DEM
  • 23篇应用型本科
  • 21篇地理
  • 20篇网络
  • 18篇酒店
  • 17篇游客
  • 17篇植被
  • 16篇院校
  • 16篇生态
  • 16篇土壤
  • 15篇教育
  • 14篇应用型人才

机构

  • 692篇滁州学院
  • 2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9篇安徽师范大学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6篇长安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湖南师范大学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新疆农业大学
  • 7篇河海大学
  • 7篇安徽理工大学
  • 7篇海南省交通运...
  • 6篇东北财经大学
  • 6篇河北工程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安徽省经济研...

作者

  • 64篇王春
  • 58篇王钦安
  • 44篇吴见
  • 43篇潘立新
  • 38篇李伟涛
  • 35篇周亮广
  • 35篇李鹏
  • 34篇晋秀龙
  • 33篇王妮
  • 29篇赵明伟
  • 28篇汤云云
  • 28篇彭建
  • 26篇江岭
  • 23篇谷家川
  • 23篇曹炜
  • 23篇王延霞
  • 22篇刘民士
  • 22篇金泉
  • 21篇王丽
  • 21篇徐建辉

传媒

  • 59篇滁州学院学报
  • 39篇黑龙江工程学...
  • 20篇赤峰学院学报...
  • 1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4篇宿州学院学报
  • 12篇测绘工程
  • 1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1篇测绘科学
  • 10篇测绘通报
  • 10篇地球信息科学...
  • 10篇南宁师范大学...
  • 9篇资源开发与市...
  • 8篇武汉大学学报...
  • 8篇地理与地理信...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地域研究与开...
  • 7篇光谱学与光谱...
  • 7篇山东农业工程...
  • 6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5篇2024
  • 39篇2023
  • 68篇2022
  • 55篇2021
  • 64篇2020
  • 73篇2019
  • 70篇2018
  • 75篇2017
  • 74篇2016
  • 59篇2015
  • 45篇2014
  • 32篇2013
  • 23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7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效益评价——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2000~2008年安徽省滁州市3个时相的遥感图像解译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变化,并且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14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用地扩展的效益。结果表明,滁州市城市用地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用地扩展的速度总体上保持了一致,土地利用日趋合理。然而城市用地扩展明显的同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未能同步发展,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说明在建成区扩展时没有做到各方面效益的同步均衡上升,尤其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土地资源出现一定的浪费现象。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李养兵王丽李伟涛
基于UAV点云并顾及形态特征的城市道路DEM构建方法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传统方法在构建道路DEM中的形态失真问题,该文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设计了一种顾及形态特征的道路DEM构建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道路表面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形态变化特征,将道路简化为横向水平、纵向起伏延伸的带状模型,并将这一基本特征作为形态约束条件嵌入道路DEM的构建过程。从低缓山坡和城市内部选择4条路段进行建模测试,结果表明:1)与对照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在道路形态表达方面优势明显,消除了因数据造成的不正常起伏现象;2)由于数据源密集且高程精度较高,对照方法与该文方法的高程精度差异不大,在城市内部两种方法得到的道路高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基本一致,在低缓山坡两种方法对应分析指标的差值在0.05 m左右,说明该文方法在改善形态特征表达的同时并未降低高程精度。
王靖赵明伟杨灿灿方岳
关键词:DEM
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预测
2016年
[目的]客观准确地评价和预测滁州市农业生态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长期处于III级,且波动幅度较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和农业环境污染指标对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空间,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显著。
房莎莎王妮孙杰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快速城镇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探究快速城镇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响应机制,对流域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应用SCS与InVEST、偏相关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在刻画景观格局以及雨洪调节、水土保持、水质净化3种典型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子流域尺度上水生态系统服务对不同景观格局特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景观组成和配置对3类典型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中,大部分结论与现有研究结论或认识一致,但也发现太湖流域耕地、林地景观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均能改善河流水质,子流域中的湿地稀少斑块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控制耕地规模、优化耕地与水体距离、减少坡耕地可以有效提升3种水生态系统服务;增加滨水地带林地面积并提高其斑块边缘密度、增加子流域湿地、草地比重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水体污染;湿地、草地这类关键少量的景观类型的增加是提高水质净化服务最有效的途径。为更全面准确地刻画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关系,还需在生态系统服务流、非线性关系和阈值、不同格局特征对服务的相对贡献等方面开展深化研究。
王飞陶芹程宪波陶宇欧维新欧维新
关键词:空间分异太湖流域
构建区域性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服务平台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对在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存在多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相关学者在解决问题中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探索创新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现有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背景下,以上措施均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多数高校地理野外实习效果整体不高且有逐年下滑的趋势。建议从国家层面将全国分七个片区构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区域服务平台,依托重点院校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内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效果的整体提升。
王岽戴仕宝周亮广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
美食旅游动机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分析——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究美食旅游地游客参与现状及美食旅游对其行为的影响,文章以传统美食旅游地——南京夫子庙景区为例,采用混合方法筛选相关测量指标,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发放美食旅游动机满意度行为意向游客调查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南京夫子庙景区游客美食旅游动机可分为推动动机与拉动动机,旅游满意度作为旅游动机与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体现在物质文化与环境氛围两方面。(2)旅游动机—游客满意度—行为意向间存在单向显著正向影响,推动动机正向影响游客行为意向,但拉动动机对行为意向无显著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传统美食旅游地增强旅游吸引力提出一些改善与强化对策。
汤云云晋秀龙袁婷
关键词:美食旅游旅游动机满意度
基于ESDA的滁州市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
2014年
研究利用碳排放测算模型和ESDA等方法对滁州市1990~2011年间碳排放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滁州市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增长,波动增长,增速反弹回升期,缓慢增长期等四个变化阶段;滁州市人均碳排放、碳排效率总体均呈现增长的趋势,而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同期碳排放空间分布类型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研究最后提出推进滁州市碳减排的对策建议,该结果也可为低碳城市定量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王凯戴仕宝王秋龙
关键词:碳排放
基于优化指数的玉米冠层含水量遥感估测被引量:3
2015年
对北京怀柔县EO–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波段筛选和植被含水量指数计算,采用耦合叶片与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对水分指数(WI)、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水应力指数(MSI)、归一化差值近红外指数(NDII)和冠层结构(CSI)的玉米冠层含水量估测能力进行分析,在不同理化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将MCARII和NDWI进行整合,以完成玉米冠层含水量估测。结果表明,NDVI和CSI不能对玉米冠层含水量进行估测,NDII、WI、NDWI、MSI对玉米冠层含水量估测的R2值均大于0.78,但估测的RMSE值均在0.015附近,造成估测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优化后的归一化水分指数(M–NDWI)能够有效地排除叶面积指数的干扰,显著改善玉米冠层含水量的估测效果。
吴见谭靖邓凯徐建辉
关键词:玉米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
一种基于改进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地形纹理特征提取和识别是地形自动分类的关键。该文在分析已有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地形纹理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该方法将DEM地形垂直特征信息引入双树复小波变换模型,设计并实现了面向DEM地形数据特点的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实验样区,选取6个不同地貌特征共109个典型地形纹理样本进行特征识别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常用的灰度共生矩阵(GLCM)模型及Gabor滤波结合PCA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基于地形垂直特征改进的双树复小波变换模型对6类样本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同时消耗最短的纹理特征构建时间。
陶旸王春蒋圣
关键词:双树复小波变换DEM纹理分析纹理识别
低碳生态工业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合肥高新区为例
2014年
研究以合肥高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AHP-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构建适用于合肥高新区的评价体系及模型,进而对合肥高新区2008、2012低碳生态发展建设现状水平与2020与规划预期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新区低碳生态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在经济水平因素、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因素和能源利用与碳排控制因素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其中能源利用与碳排控制因素对合肥高新区低碳生态建设贡献率最大,达到6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王丽
关键词:层次分析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