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

作品数:1,445 被引量:6,272H指数:26
相关作者:陆松华范崇九朱兴年董德平苏如婷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73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9篇护理
  • 104篇手术
  • 104篇细胞
  • 94篇术后
  • 84篇疗效
  • 73篇肿瘤
  • 68篇慢性
  • 59篇老年
  • 58篇糖尿病
  • 57篇糖尿
  • 53篇血管
  • 52篇蛋白
  • 49篇血清
  • 49篇骨折
  • 48篇预后
  • 47篇并发
  • 41篇食管
  • 40篇静脉
  • 39篇切除
  • 38篇衰竭

机构

  • 1,386篇南通大学附属...
  • 92篇南通大学
  • 12篇南通市第一人...
  • 10篇苏州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南通市第三人...
  • 6篇复旦大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南通市中医院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江苏大学附属...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南通大学第二...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海安县中医院
  • 3篇徐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吕书军
  • 26篇颜永进
  • 23篇韩晓骏
  • 22篇陆松华
  • 19篇朱兴年
  • 19篇史少华
  • 18篇钟志生
  • 18篇陈志刚
  • 18篇董德平
  • 18篇苏如婷
  • 17篇李立东
  • 17篇吉飞跃
  • 17篇张跃明
  • 15篇管义祥
  • 15篇杨长刚
  • 14篇沈春林
  • 13篇邵伯云
  • 13篇赵杨秋
  • 13篇周永华
  • 12篇储开云

传媒

  • 63篇基层医学论坛
  • 61篇交通医学
  • 50篇吉林医学
  • 43篇南通大学学报...
  • 43篇基层医学论坛...
  • 38篇现代医药卫生
  • 3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8篇肝脏
  • 24篇实用临床医药...
  • 2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9篇江苏医药
  • 16篇右江医学
  • 16篇现代消化及介...
  • 16篇中西医结合心...
  • 14篇标记免疫分析...
  • 14篇现代医学
  • 13篇青海医药杂志
  • 13篇中国药业
  • 1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2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5篇2023
  • 82篇2022
  • 99篇2021
  • 83篇2020
  • 96篇2019
  • 104篇2018
  • 96篇2017
  • 50篇2016
  • 44篇2015
  • 79篇2014
  • 55篇2013
  • 68篇2012
  • 68篇2011
  • 59篇2010
  • 64篇2009
  • 50篇2008
  • 94篇2007
  • 80篇2006
  • 28篇2005
1,4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13例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发生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及减少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措施。方法:13例均采用注射足量宫缩剂、按摩子宫、止血剂等止血措施,在使用纱布填塞、结扎子宫动脉等方法后,仍无法控制出血的情况下行子宫切除术。结果:(1)2004-2008年子宫切除4例主要原因为子宫破裂。2009-2013年子宫切除9例主要原因为胎盘因素。(2)行急诊子宫切除术13例中20-24岁2例,25-29岁3例,30-34岁6例,〉35岁2例。子宫切除率以30-34岁及〉35岁年龄段患者最高,与20-24岁及25-29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4岁及〉35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母儿预后:急诊产科子宫切除术13例中,围生儿中存活新生儿8例(61.5%),围生儿死亡5例(胎死宫内3例),死亡率为38.5%。13例产妇均有产后出血及失血性贫血,均行输血治疗;失血性休克同时合并DIC 6例。13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羊水栓塞1例切除全子宫,术后第7天治愈出院。结论:为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科急诊子宫切除,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控制多产多育,加强产前管理。
卢红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瘢痕子宫人工流产
浅谈临床输液药物避光问题及对策被引量:5
2008年
章晓华赵杨秋
关键词:临床护理工作输液药物避光增强药物疗效易分解
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耐药性慢性乙肝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于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用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耐药慢性乙肝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用药组)22例.恩替卡韦治疗组(对照组)20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等相关指标。结果(1)治疗24周后,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4项指标两组比较,联合组分别为72.7%、68.2%、31.8%、9.0%,对照组分别为75.0%、70.0%、30.0%、10.0%。(2)治疗48周后,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4项指标两组比较,联合组分别为86.3%、81.8%、72.7%、36.3%。对照组分别为85.0%、80.0%、75.0%、30.0%。(3)治疗48周后.对照组发生变异4例(20.0%).联合组病毒变异无1例发生。两组病毒变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的I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恩替卡韦相似,但病毒耐药变异率较恩替卡韦低。
邰立慧
关键词:阿德福韦拉米夫定耐药恩替卡韦
血小板数在不同程度脑外伤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
2019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数对不同严重程度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随访分析132例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因脑外伤出血后的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估血小板数在脑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参考价值。结果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亚组中,重度组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数为(126.00±15.00)×10^9/μL,显著低于中度组患者(170.10±15.30)×10^9/μL、轻度组患者(204.00±12.70)×10^9/μL(P<0.05),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在高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亚组中重度组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数为(133.90±13.00)×10^9/μL,显著低于中度组患者(178.10±13.30)×10^9/μL、轻度组患者(213.00±11.30)×10^9/μL(P<0.05),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预后差的患者血小板数为(134.30±14.30)×10^9/μL,(130.10±11.60)×10^9/μL明显低于预后较好的患者(175.70±30.60)×10^9/μL。血小板数低与患者脑出血严重程度、预后有相关性(r=0.77,P<0.01;r=0.71,P<0.05)。ROC曲线显示血小板最佳cutoff值为170.50×10^9/μL。结论血小板数对脑外伤患者入院后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陆正蔡舒刘小江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出血血小板数
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浆细胞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13例患者摄有X射线片,9例行CT检查,6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15例浆细胞骨髓瘤中3例仅表现骨质疏松(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纤细皮质变薄),其中1例腰椎多发性骨髓瘤X射线片未发现异常,在CT扫描时见骨质疏松,其余12例均见骨质破坏,穿凿样骨质破坏见于颅骨、骨盆等扁骨,2例肋骨见皂泡样骨质破坏,其余部位骨质破坏表现为虫噬样。6例脊椎MRI均示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结论 X射线对浆细胞骨髓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CT对该病的骨质破坏、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射线;MRI对浆细胞骨髓瘤侵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射线和CT。
刘孝臣王宇锋
关键词:浆细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40例(对照组)与应用FTS理念治疗的44例(FST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FTS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TS技术的应用能加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张德进刘俊郑宇
关键词: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内脂素、CD195、CD30及RORα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CD195、CD30及2型固有免疫淋巴细胞(ILC2)的特征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mRNA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功能减低(简称甲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4例HT伴临床甲减患者(HT甲减组),52例HT甲状腺功能正常(HT功能正常组)及选择同期46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CD195、CD30阳性百分比、RORαmRNA表达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变化,分析各组血清内脂素、细胞因子变化和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HT甲减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HT功能正常组,总促甲状腺激素(TSH)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T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功能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FT3、FT4、TT3、TT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T甲减组TRAb、TPOAb、TGAb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T功能正常组,HT功能正常组TRAb、TPOAb、TGAb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T甲减组血清内脂素、CD195和CD30阳性百分比及ROR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T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T功能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内脂素、CD195和CD30阳性百分比及RORα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HT甲减组患者血清内脂素、CD30、CD195阳性百分比、RORαmRNA表达水平均与TSH、TRAb、TGAb、TPOAb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5、0.348、0.367、0.303;0.263、0.317、0.325、0.272;0.308、0.337、0.351、0.319;0.362、0.345、0.412、0.341;P<0.05),与TT4呈明显负相关(r=-0.297�
袁晓岚汪琳姣王为席巍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
RP-HPLC法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被引量:3
2016年
建立RP-HPLC法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含量测定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稀磷酸或稀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 H至4.0)-乙腈(80∶2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0℃。有关物质测定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 H至4.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80∶20;12~17 min,80∶20→60∶40;17~22 min,60∶40;22~23 min,60∶40→80∶20;23~38 min,80∶20),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各杂质峰与主峰之间的分离良好,辅料对主成分的含量测定无干扰。盐酸伊托必利在10~2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7,检测限为6 ng,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0.58%)。3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00.66%,99.94%,99.73%,单个最大杂质分别为0.12%,0.25%,0.19%,总杂质分别为0.47%,0.62%,0.54%。本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伊托必利片的质量控制。
徐月华钱佳佳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
MRI动态增强结合扩散成像对肝小血管瘤诊断价值分析
2018年
目的探究肝小血管瘤患者在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结合扩散成像后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0例肝小血管瘤患者,根据动态增强特征将其分为典型(Ⅰ型)、高灌注型(Ⅱ型)、非典型(Ⅲ型)三类,分别观测其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扩散成像表现并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综合评价各型肝小血管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三型肝小血管瘤在DWI中的病灶-肝实质信噪比分别为3.05、2.84、2.86,其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F=1.16,P>0.05),而三组肝小血管瘤在ADC值上,与正常肝组织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6.89、16.61、3.46,P<0.05),其中以Ⅱ型最为显著(t=16.61,P<0.05)。结论对肝小血管瘤患者使用MRI动态增强结合扩散成像进行诊断,可通过ADC值与正常肝组织进行区分,从而能准确诊断出肝小血管瘤,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邰兆琴许亚春刘向东李宏杨孺牛
关键词:MRI扩散成像肝小血管瘤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时间窗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间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急性期抗凝组(A组,41例)、术前抗凝组(B组,44例)和术后抗凝组(C组,41例)。观察各组围手术期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记录随访期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围手术期均稳定在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各组凝血酶时间虽然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A组术后3d较入院时降低[(17.48±1.29)s vs.(18.51±1.91)s](P<0.05)。各组D-二聚体均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A组和B组术后3d较入院时降低[(5.25±5.05)mg/L vs.(11.26±9.99)mg/L和(4.95±3.38)mg/L vs.(10.90±8 76)mg/L](P<0.05)。随访3个月,A组未发生VTE,B组VTE发生率低于C组(2.27%vs.14.63%)(P<0.05)。结论治疗时间窗能够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抗凝的效果,急性期抗凝的效果最佳。
李信陈奇蔡华忠黄永辉张译心吕书军崔海东
关键词:髋部骨折抗凝治疗
共1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