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3,366 被引量:18,064H指数:38
相关作者:李燕王鸣周勇杨智聪刘于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93篇期刊文章
  • 191篇会议论文
  • 58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7篇标准

领域

  • 2,822篇医药卫生
  • 135篇理学
  • 86篇文化科学
  • 6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4篇农业科学
  • 40篇经济管理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篇哲学宗教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生物学
  • 13篇化学工程
  • 8篇社会学
  • 7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87篇病毒
  • 382篇流行病
  • 380篇流行病学
  • 183篇流感
  • 167篇疫情
  • 139篇食品
  • 124篇疫苗
  • 124篇污染
  • 120篇登革热
  • 112篇影响因素
  • 105篇中毒
  • 105篇艾滋病
  • 102篇综合征
  • 99篇病例
  • 98篇儿童
  • 97篇抗体
  • 95篇传染
  • 90篇色谱
  • 84篇血清
  • 78篇基因

机构

  • 3,258篇广州市疾病预...
  • 281篇中山大学
  • 168篇广东省疾病预...
  • 121篇南方医科大学
  • 85篇中国疾病预防...
  • 68篇暨南大学
  • 59篇广州医科大学
  • 52篇广州市白云区...
  • 51篇广东药科大学
  • 34篇广州市荔湾区...
  • 29篇广东药学院
  • 27篇广州市越秀区...
  • 25篇广州市海珠区...
  • 23篇广州市第八人...
  • 22篇广州市番禺区...
  • 21篇辽宁省疾病预...
  • 2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9篇四川大学
  • 18篇广东省中医院
  • 17篇广州市职业病...

作者

  • 273篇王鸣
  • 239篇杨智聪
  • 191篇刘于飞
  • 174篇狄飚
  • 160篇吴新伟
  • 158篇徐慧芳
  • 150篇王大虎
  • 146篇罗雷
  • 129篇刘伟佳
  • 125篇杜琳
  • 124篇陈守义
  • 123篇李铁钢
  • 119篇钟嶷
  • 118篇李美霞
  • 117篇林国桢
  • 107篇蔡衍珊
  • 104篇张周斌
  • 104篇景钦隆
  • 95篇陆剑云
  • 92篇邓志爱

传媒

  • 34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60篇华南预防医学
  • 240篇中国卫生检验...
  • 216篇医学动物防制
  • 115篇中华流行病学...
  • 98篇中国学校卫生
  • 81篇中国公共卫生
  • 77篇中国公共卫生...
  • 75篇疾病监测
  • 65篇中华预防医学...
  • 56篇实用预防医学
  • 50篇中国艾滋病性...
  • 50篇中华疾病控制...
  • 44篇环境与健康杂...
  • 4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2篇预防医学情报...
  • 41篇中国食品卫生...
  • 35篇职业与健康
  • 35篇中国预防医学...
  • 27篇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97篇2023
  • 126篇2022
  • 190篇2021
  • 183篇2020
  • 137篇2019
  • 158篇2018
  • 140篇2017
  • 158篇2016
  • 144篇2015
  • 150篇2014
  • 150篇2013
  • 160篇2012
  • 172篇2011
  • 174篇2010
  • 180篇2009
  • 191篇2008
  • 161篇2007
  • 132篇2006
  • 162篇2005
3,3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及试纸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及试纸与应用。该方法以细菌脂多糖抗体和/或脂溶性蛋白抗体作为抗体进行检测。具体为通过杂交瘤细胞株gzcdc-ETX001制备得到的抗体为抗体A和抗体B;将荧光素分子与葡聚糖分子反应,得到结合...
陈守义杨智聪李军涛侯水平姬泽薇
登革热现场适宜防控技术及策略研究
杨智聪吴新伟罗雷狄飚景钦隆白志军李铁钢蒋力云李晓宁余芳沈纪川
该项目组在广州市28年登革热疫情的现场防控实践基础上,针对登革热防控工作中亟需解决的病例管理松散、媒介控制效果低下及检测技术不灵敏等薄弱环节,运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技术、蚊媒监测控制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从2006-...
关键词:
关键词:登革热疫情监测现场流行病学
非可培养状态下霍乱弧菌01群稻叶型的蛋白质谱特征分析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探讨正常培养和非可培养状态下霍乱弧菌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利用适当的裂解液处理霍乱弧菌,提取全菌蛋白;采用pH梯度等电聚焦对全菌蛋白进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并利用...
陈守义胡玉山李孝权邓志爱庞杏林
文献传递
广州市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本文对广州市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流动人员中流脑A、C群免疫水平较低,提示今后应在流动人群聚集地适时开展流脑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水平。
周秀珍张欣强蔡衍珊王玉林
关键词:脑脊髓炎免疫抗体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2007-2016年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律和特点,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0起,发病62 562例,死亡65例。未分级事件和传染病事件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的83.04%和93.04%,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8,P<0.05。事件发生场所为学校的占事件总数的74.41%,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08(0~168.41)d,首例病例发生时间至接报时间的中位数为6.32(0~86.72)d,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33,P<0.001。结论 2007—2016年传染病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事件类型,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报告时间越早,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早报告、早处置,以减少事件扩散范围和危害。
马晓薇冯晶甄若楠王志伟谢朝军陈建东李泳光廖鑫龙肖新才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流行病学特征
广东省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含量及其毒性浸出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污水中50%-80%以上的重金属会被转移到污泥中。研究污泥中所含的重金属是否会对污泥的处置带来不利的影响,已经成为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方法选择广州等8个广东省内主要城市的16个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污泥中Cu、Pb、Zn、Cr、Ni等重金属含量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污泥中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过国家农用控制标准GB18918-2002,且大部分超过广州市的土壤背景值,其中Zn和Ni这两种金属的含量是最高的。污泥中重金属的酸浸出结果差别较大,其中浸出比例最高的重金属是Zn和Ni,平均值分别为25.4%和23.8%,Cu和Cr浸出比例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9%和2.8%。结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将包含大量的重金属,使得污泥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只有解决好重金属的浸出问题,才能够达到污泥的安全资源化回用。
黎淑端孙连鹏潘心红
关键词:城市污泥重金属浸出试验
白纹伊蚊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对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3个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观察蚊虫死亡率,测定其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荔湾区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了抗性;天河区和从化区成蚊对氯菊酯敏感,而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则具初步抗性。结论对于此次试验中的3个区来说,在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这3种杀虫剂中,氯菊酯的药效较好,天河区和从化区成蚊对此较为敏感,可作为目前首选使用的杀虫剂;从化区成蚊整体上来说对这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较高;天河区成蚊对于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抗药性强于从化区,荔湾区成蚊对于3种杀虫剂抗性最强。
徐建敏梁雪莹严子锵胡志刚江毅民李成玲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杀虫剂
2002~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被引量:87
2014年
[目的]分析中国2002-2011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公开发表的2002-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1年全国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在137.1/10万-156.1/10万之间,基本保持稳定。肺癌、肝癌和胃癌是主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三者约占总恶性肿瘤死亡率的60%;肺癌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APC=2.79%,Z=4.03,P=0.004),肝癌和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2.53%,Z=-3.60,P=0.007;APC=-3.32%,Z=-10.58,P〈0.001)。农村总恶性肿瘤、肝癌以及胃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肺癌死亡率略低于城市;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约为女性的2倍。[结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保持稳定,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性别以及年龄阶段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贾士杰范慧敏刘伟谢敏林路平艾香英罗纯高倩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产妇与婴儿血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抗体在产妇及其婴儿体内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3月龄和6月龄的流脑抗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39名产妇及分娩的婴儿241名。产妇在分娩前A群、C群流脑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8.13μg/ml(95%CI:2.89~22.88)和1.37μg/ml(95%CI:0.62~3.05)。新生儿A群流脑抗体GMC为3.60μg/ml(95%CI:0.95~13.63),在3~6月龄时抗体水平在2.85~3.59μg/ml间波动;C群流脑抗体GMC为0.49μg/ml(95%CI:0.15~1.63),至6月龄时抗体水平持续升高5.49μg/ml(95%CI:2.04~14.75)。新生儿较其产妇A群、C群流脑抗体水平均有所下降。母婴A群、C群流脑抗体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与6月龄婴儿的流脑抗体水平和抗体保护率处临界水平,应加强婴儿与儿童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曹毅敏贺晴陆龙傅传喜蒋力云王鸣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产妇婴儿
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在霍乱暴发溯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霍乱暴发事件进行分析,了解霍乱菌株的PFGE特征,追溯菌株的来源及其演变过程,探讨霍乱暴发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 I,对20032005年广州地区霍乱暴发疫情中41株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并与噬菌体.生物分型及致病相关基因分型方法作比较。结果在霍乱暴发事件中,PFGE能有效地区分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菌株与无关菌株,与噬菌体一生物分型和致病相关基因分型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结论PFGE分型可揭示人和环境分离的霍乱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为霍乱疫情溯源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证据和支持。
王鸣李孝权莫自耀刘于飞邓志爱张欣强沈纪川张颖
关键词: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共3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