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人民医院
- 作品数:48 被引量:120H指数:5
-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小肠转移性肿瘤临床和病理特点——附4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小肠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例小肠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均以腹痛为突出表现,伴有肠套叠或肠梗阻症状,术后预后差,多数患者在1年内死亡。结论:小肠转移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应引起重视,避免误诊和误治。
- 廖谦和夏康徐丹
- 关键词:病理
- 人乳铁蛋白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乳铁蛋白(hLF)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hLF对人鼻咽癌细胞CNE、人肝脏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乳铁蛋白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对正常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CNE的增殖。
- 李志沭仇志琴杨欢成勇
- 关键词:人乳铁蛋白细胞增殖鼻咽癌
-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G-HGF)对兔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HGF治疗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CD34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rhG-HGF治疗后3天实验组CD34+含量(%)为(0.7156±0.0842)明显高于对照组(0.3849±0.081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2±0.16)/HPF,明显高于对照组(4.18±0.65)/HPF(P<0.01)。结论rhG-HG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 杨继武周业庭刘伟平张立飞姜志良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下肢缺血血管新生缺血模型
- 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 2020年
- 目的探讨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沭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例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3例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的年龄分别为10岁、23岁和25岁,病程分别为1个月、2个月和4个月。左侧附睾1例,右侧附睾2例,均为单发性病灶,临床以阴囊肿块并进行性增大为主要症状。B超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发现附睾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附睾横纹肌肉瘤,其中2例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由原始间叶细胞和不同分化的横纹肌母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肌调节蛋白(MyoD1)、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结蛋白(desmin)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S-100蛋白、肌动蛋白(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尤文氏肉瘤标记物(CD99)和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阴性。结论附睾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廖谦和安慧敏陈志永
- 关键词:附睾肿瘤横纹肌肉瘤病理学
- 超声评价川崎病患儿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采用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分析川崎病(KD)患儿各期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测定50例KD患儿(KD组,亚急性期3人失访、恢复期2人失访)、28例发热待查患儿(发热对照组)及19名正常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肱动脉FMD,并对恢复期患儿依据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分为两个亚组,对各组FM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D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F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2,P<0.001);KD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与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恢复期KD患儿有无冠状动脉扩张性损害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结论 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肱动脉FMD可反映KD患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为KD患儿诊疗监测提供有用信息。
- 高明任彦丁粤粤
- 关键词:川崎病肱动脉内皮功能障碍
- 大黄联合辛伐他汀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全身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行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行正规CAPD治疗,治疗组在正规CAPD治疗的同时,予以大黄及辛伐他汀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3月后Hs-CRP、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存在全身微炎症状态,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大黄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减轻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全身微炎症状态。
- 刘金凤韩洪波王芹王振
- 关键词:辛伐他汀腹膜透析炎症
- 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2年
- 选择207例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20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血清弓形虫特异性IgG抗体进行检测。病例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9.81%,对照组为5.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脑型、癫痫型、精神病型和神经衰弱型患者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81%、24.32%、16.05%和1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中有猫犬等宠物接触史者和无猫犬等宠物接触史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97%和9.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临床上对其开展弓形虫感染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志沭黄玉政胡礼仪王光胜华海涌周永华
- 关键词:弓形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IGG血清学调查
- 前列腺泡沫状腺癌一例报告
- 2019年
- 患者,男,64岁。因排尿困难3个月于2018年3月16日入院。尿常规:红细胞计数186个/ul。血清PSA149.22ng/ml,fPSA7.61ng/ml。B超检查:前列腺增生,大小6.1cm×4.8cm×4.8cm。前列腺MRI检查:前列腺体积增大,右侧及左侧叶见片状异常低信号,DWI见病灶高信号改变,T2见病灶略低信号,盆腔内和右侧盆腔间隙见稍肿大淋巴结影;两侧腹股沟见多发小淋巴结影;考虑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3分。胸部X片、骨扫描未见肿瘤转移。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低倍镜下瘤细胞类似透明状,由小腺管或腺泡状结构组成,肿瘤在前列腺间质内弥漫浸润性生长。高倍镜下瘤细胞胞质丰富,淡红色,呈泡沫状,酷似黄色瘤细胞,细胞核小,深染,核质比例小,核无明显异形性,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泡沫状肿瘤细胞表达PSA、PAP和P504S,不表达34βE12、CD68、Lysozyme、S-100、P63。病理诊断:前列腺泡沫状腺癌,Gleason评分4+4分,左髂血管旁淋巴结3/6枚、右髂血管旁淋巴结1/5枚见癌转移,精囊和输精管未受累。临床分期T2cN1M0。术后患者口服比卡鲁胺50mg/d,6个月后行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随访17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 廖谦和陈志永徐丹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GLEASON评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红细胞计数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
- 老年人食管碰撞癌一例
- 2019年
- 碰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结合类型,指在人体某一器官同一部位的一个肿瘤中出现了两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肿瘤,本文报道的1例60岁的男性患者,因哽噎感3周、加重1周入院、镜检时见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成分,两种癌分界明显,病理诊断为食管碰撞癌,患者术后行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化疗,仍在随访中。
- 廖谦和徐本文
- 关键词:食管肿瘤碰撞癌
- 老年人额头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一例被引量:3
- 2020年
-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是一种软组织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和腹膜后,原发于其他部位的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92岁的女性患者,因额头肿块进行性增大4个月、表面皮肤溃烂10 d入院。术后镜检下见肿瘤细胞具有高级别肉瘤特征,病理检查诊断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6个月后发生肺、脑等处转移而死亡。
- 廖谦和丁辉
- 关键词:皮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