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作品数:85 被引量:297H指数:10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岭南汉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地域性
- 岭南地区是以五岭山脉的阻隔,以珠江流域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区域。秦汉以前,这里是百越民族的聚居区。相对落后的社会进程与以越文化为主体的面貌是本地区秦汉以前的客观情况。
岭南汉文化的形成是以秦平岭南战争将该...
- 朱海仁
- 关键词:墓葬考古礼仪制度
- 广州银河公墓所见辛亥革命史料
- 2012年
- 位于广州银河公墓内的"辛亥革命烈士墓园",其中现存的77座墓碑,作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广东光复前后的历史史事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它蕴涵的丰富的文献史料价值在于,对于研究民军,尤其是惠军及地方历史名人的历史有补充作用。另外,张朝墓碑的发现,也弥补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实地考察,对《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天河区卷)收录的"辛亥革命烈士墓园"条,加以重新整理,尽量保存史料的准确性。
- 李克义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军烈士墓碑
- 考古出土脆弱青铜器加固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土的青铜器锈蚀相当严重,许多器物通体矿化,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埋藏环境加剧了青铜器的腐蚀,对该类青铜器的保护需从考古现场保护开始重视,只有采用渗透加固和背衬加固相结合的工艺方法才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从考古现场保护的处理到实验室内加固处理的研究成果,此期为出土脆弱青铜器的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吕良波
- 关键词:青铜器加固技术
- 唐代端溪石砚的几个问题被引量:8
- 2004年
- 全洪
- 关键词:唐代历史文化端砚
- 广州黄花岗汉唐墓葬发掘报告被引量:24
- 2004年
- 黄花岗地处广州东北部,这一带原属广州城郊,地势高阜,山岗绵连,有黄花岗、二望岗、龙生岗等,多为较厚的红粘土堆积,是广州较重要的古墓区之一。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大规模城市基本建设的进行,广州城区范围不断扩大,这一带的地势地貌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昔日的荒郊野岭变成今日的高楼大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这一带发现不少汉代墓葬。
- 朱海仁
- 关键词:汉朝唐朝墓葬西汉墓形制
-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东晋南朝的铁甲和皮甲被引量:3
- 2008年
- 2004~2006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组成的考古队在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两口水井内清理出东晋南朝时期的铁甲和皮甲各1件,铁甲有53片形状不同的甲片,皮甲应为马甲上的胸甲。这类铠甲的出土在岭南属首次发现,同时也填补了这一时期铠甲资料的欠缺。
- 莫慧旋白荣金韩维龙白云燕
- 关键词:水井铁甲东晋南朝
- 做好广州文物保护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六大史迹点为中心
- 通过介绍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决策,研究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的五大类别和六大史迹点,并针对其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护文物方面的主导作用,由于文物保护与开发涉及面十分广泛,因此必...
- 李杨莫吉武关汉华丁巍
- 关键词:文物保护资源利用海上丝绸之路
- 北京延庆出土一件唐代彩绘陶罐的保护与研究
- 件唐代有彩绘的陶罐进行保护,对陶器进行了X光透视以及彩绘颜料的X射线荧光等分析检测,得知唐代彩绘陶罐是轮制成型的制作工艺,白色颜料为石灰,橙红色颜料为铅丹(Pb3O4),但无法鉴定黑色颜料为何物.针对主要病害为泥土严重覆...
- 吕良波李威李民
- 关键词:清洗工艺加固工艺唐代
- 香港西贡沙下遗址DI区发掘简报
- 2007年
- 2002年春,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香港西贡沙下遗址DI区进行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和宋代文化层,清理了石器制作场、墓葬、灰坑及柱洞等遗迹,出土大量石制品和陶器,还有少量汉、宋、明、清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序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陈伟汉朱海仁张强禄邝桂荣陈春丽廖明全关舜甫全洪黄兆强丁巍易西兵覃杰张金国马建国陈淑庄朱家振朱汝田苗慧董峰封中石田均平
- 史料记载中的南汉德陵与康陵
- 2007年
- '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南汉德陵与康陵的清理发掘,不仅使珍贵的南汉史迹重见天日并得以原址保护,而且解决了讹传已久的历史疑案。本文根据考古发现,对长期以来史料中关于德陵和康陵记载的错漏之处进行了更正,并指出了错误的原由所在,澄清历史本来面目。
- 张强禄
- 关键词:考古疑案史料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