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中医学院

作品数:2,426 被引量:8,057H指数:28
相关作者:杨新年周文献刘永业沈莎莎郑雨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50篇期刊文章
  • 679篇会议论文
  • 3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37篇医药卫生
  • 194篇文化科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经济管理
  • 20篇农业科学
  • 18篇哲学宗教
  • 14篇化学工程
  • 11篇生物学
  • 11篇理学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语言文字
  • 5篇历史地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主题

  • 526篇中医
  • 259篇中医药
  • 167篇药疗
  • 167篇药疗法
  • 160篇医药疗法
  • 160篇中医药疗法
  • 153篇教学
  • 140篇中药
  • 124篇疗效
  • 91篇细胞
  • 88篇辨证
  • 79篇慢性
  • 69篇护理
  • 62篇糖尿
  • 62篇糖尿病
  • 60篇药理
  • 59篇疗效观察
  • 57篇中西医
  • 55篇中西医结合
  • 48篇医药治疗

机构

  • 2,365篇河南中医学院
  • 200篇河南中医药大...
  • 175篇河南中医学院...
  • 117篇河南省中医院
  • 45篇郑州大学
  • 28篇河南省中医药...
  • 2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5篇河南中医学院...
  • 16篇河南省洛阳正...
  • 1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4篇河南医科大学
  • 1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山东中医药大...
  • 7篇新乡医学院
  • 7篇郑州市大肠肛...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南阳理工学院
  • 6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96篇王付
  • 42篇李建生
  • 31篇陈玉龙
  • 31篇常学辉
  • 28篇司富春
  • 20篇崔瑛
  • 18篇高希言
  • 16篇游言文
  • 16篇杨丽萍
  • 15篇尹素改
  • 15篇王君明
  • 15篇张明昊
  • 14篇张振强
  • 14篇徐玉英
  • 13篇孟毅
  • 13篇王新志
  • 13篇苗明三
  • 11篇关芳芳
  • 11篇任秀花
  • 10篇刘延泽

传媒

  • 200篇中国中医药现...
  • 112篇光明中医
  • 99篇河南中医药学...
  • 71篇中医临床研究
  • 48篇中医杂志
  • 47篇河南中医
  • 43篇中医研究
  • 37篇家庭医学(上...
  • 31篇中国实验方剂...
  • 28篇中医药管理杂...
  • 26篇辽宁中医杂志
  • 2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1篇中医药通报
  • 18篇时珍国医国药
  • 15篇中国民族民间...
  • 14篇中国老年学杂...
  • 13篇中医正骨
  • 1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2篇中国民间疗法
  • 12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2篇2017
  • 149篇2016
  • 337篇2015
  • 332篇2014
  • 245篇2013
  • 155篇2012
  • 99篇2011
  • 85篇2010
  • 81篇2009
  • 80篇2008
  • 54篇2007
  • 61篇2006
  • 61篇2005
  • 31篇2004
  • 31篇2003
  • 37篇2002
  • 41篇2001
2,4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功能
1988年
社会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探索性活动。人们对社会的研究早在古代就开始了,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并没有出现真正发现社会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因而“社会科学”基本上也不具备科学的性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社会科学研究获得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成为真正的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才逐渐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舶指导下,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四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朱少均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社会规律方法论世界观认识社会
云竹润肠丸对混合痔术后通便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云竹润肠丸的通便作用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术后给予云竹润肠丸口服,对照组60例术后不予任何润肠通便药物口服,其余治疗相同。结果:在首次排便出现时间,首次排便使用时间,首次排便时疼痛、出血,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混合痔术后应用云竹润肠丸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能减少并发症,并有利于创口修复。
王成
关键词:混合痔通便
芍药甘草附子汤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有鉴于《伤寒论》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相关条文过于简略,不能有效地指导该方剂的临床拓展运用的现状,故笔者试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眼光,以卫气的生理特性、源流及其与肾中阳气相互滋生的关系为主要着力点,围绕《伤寒论》相关条文,试从该方剂的药味、药物剂量等方面来分析芍药甘草附子汤的方义,以期拓宽临床运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张玉婷易华许二平
关键词:芍药甘草附子汤中医经典伤寒论
β淀粉样蛋白膜内片段免疫APP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学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分析不同剂量的淀粉样蛋白膜内片段(intramembranous fragments of amyloid-β,IF-Aβ)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转基因(transgenic,Tg)小鼠的影响,以确定IF-Aβ疫苗是否对APP Tg小鼠有治疗作用。方法 1)分别用PBS、KLH-IF-Aβ(50μg/只)、KLH-IF-Aβ(100μg/只)和KLH-Aβ42(100μg/只)免疫对照组、IF50组、IF100组和Aβ42组6月龄APP Tg C57BL/6J小鼠,共4次,2.5月;2)ELISA检测血清和脑组织IgG抗体;3)水迷宫检测APP Tg小鼠认知功能变化;4)免疫组化检测模型鼠大脑老年斑的变化;5)HE染色和电镜技术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结果免疫2.5个月后:1)IF-Aβ疫苗对APP转基因小鼠具有良好的体液免疫原性;2)IF50组小鼠的认知功能加强,大脑皮层区老年斑有所减少,较对照组海马区域组织学有所改善;3)IF100组小鼠的认知功能下降,大脑皮层老年斑明显减少,但组织学观察海马区域损伤加重;4)Aβ42组小鼠认知功能有所提高,大脑皮层老年斑明显减少,组织学观察海马区域损伤有所加重。结论在合适的免疫剂量下,小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和海马区域神经元的损伤情况以及老年斑变化一致;而免疫剂量过大,虽然老年斑减少,但是小鼠的神经组织和细胞损伤加重,认知功能下降。
张松江邬力祥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免疫
电针合增液汤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24例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增液汤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的疗效。方法把48例脊髓损伤后便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肠道护理,治疗组还采用电针配合增液汤辨证治疗,治疗30天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54.16%,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增液汤辨证加减治疗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便秘情况,疗效较好。
郭冰张相安
关键词:脊髓损伤便秘增液汤电针
自主性教育模式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自主性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实践的对比,发现自主性教育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价值,为教学提供参考.
李亚楠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愈男性病二例临床报道被引量:1
1994年
案1 患者张某;34岁。于1989年10月来 脉滑数。诊断:不育(精液不液化症),辨证属诊。主诉婚后四年未育。患者30岁结婚,四年 湿热蕴练 流注下焦所致。治则:清热利湿,解来一直未育,夫妻双方从未服用避孕药物及采取 毒祛瘀。处方:黄连*,积实*,竹茹其它节育措施,性生活正常。
牛晓亚张红瑞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不育证阳萎
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征52例被引量:6
2000年
肾病综合征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其中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所致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不显。笔者在临床上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一...
贺庆华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肾病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多中心临床
不寐亦称失眠,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临床上虚证居多,尤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三部推拿法,是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人体的三个部位,即头、腹、背部,对不寐证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
周运峰高清顺宁国利
文献传递
浅议“失眠从脾胃论治”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从历代医家论述、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三方面探讨失眠从脾胃论治。认为脾胃化源不足,气血亏虚、脾胃气化不利,心肾不交,脾虚痰火内生,上扰心神及饮食积滞胃腑,胃气上逆均可导致失眠。临证分别采用健脾益气养血、化痰清热、交通心肾、和胃安眠之法,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史付鑫常学辉董宁
关键词:脾胃失眠
共2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