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地震局

作品数:1,576 被引量:3,472H指数:24
相关作者:王俊郑海刚姚大全李军辉刘泽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31篇期刊文章
  • 168篇会议论文
  • 34篇科技成果
  • 28篇专利
  • 6篇标准

领域

  • 1,351篇天文地球
  • 1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建筑科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经济管理
  • 16篇电子电信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矿业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理学
  • 4篇社会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03篇地震
  • 115篇前兆
  • 109篇震前
  • 106篇裂带
  • 104篇断裂带
  • 99篇地震前
  • 96篇地震预报
  • 96篇郯庐断裂
  • 92篇郯庐断裂带
  • 76篇地震活动
  • 72篇地震台
  • 68篇地震前兆
  • 66篇震源
  • 63篇地磁
  • 59篇断层
  • 59篇台网
  • 56篇减灾
  • 54篇防震
  • 47篇地电
  • 46篇强震

机构

  • 1,567篇安徽省地震局
  • 70篇中国科学技术...
  • 62篇中国地震局
  • 49篇中国地震局地...
  • 35篇庐江地震台
  • 33篇中国地震台网...
  • 33篇合肥地震台
  • 29篇蒙城地震台
  • 26篇上海市地震局
  • 26篇江苏省地震局
  • 2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8篇合肥工业大学
  • 15篇天津市地震局
  • 15篇山东省地震局
  • 14篇新疆维吾尔自...
  • 14篇四川省地震局
  • 1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0篇河北省地震局

作者

  • 115篇郑海刚
  • 112篇李军辉
  • 108篇姚大全
  • 103篇沈小七
  • 83篇刘泽民
  • 80篇王行舟
  • 80篇陈宇卫
  • 77篇何康
  • 70篇张军
  • 66篇王俊
  • 64篇刘东旺
  • 64篇洪德全
  • 58篇夏仕安
  • 58篇杨源源
  • 58篇黄显良
  • 57篇陶月潮
  • 49篇王雪莹
  • 49篇方震
  • 48篇戚浩
  • 47篇徐如刚

传媒

  • 195篇地震地磁观测...
  • 90篇地震
  • 72篇国际地震动态
  • 65篇华南地震
  • 61篇中国地震
  • 55篇电脑编程技巧...
  • 50篇地震学刊
  • 50篇华北地震科学
  • 45篇防灾科技学院...
  • 44篇地震地质
  • 42篇地震学报
  • 34篇地震研究
  • 30篇灾害学
  • 28篇地球物理学进...
  • 27篇科技资讯
  • 24篇高原地震
  • 24篇大地测量与地...
  • 24篇电脑知识与技...
  • 20篇地球物理学报
  • 20篇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9篇2023
  • 69篇2022
  • 53篇2021
  • 46篇2020
  • 59篇2019
  • 79篇2018
  • 73篇2017
  • 75篇2016
  • 105篇2015
  • 71篇2014
  • 57篇2013
  • 90篇2012
  • 86篇2011
  • 54篇2010
  • 57篇2009
  • 42篇2008
  • 26篇2007
  • 31篇2006
  • 41篇2005
1,5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拼装式无人机底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式无人机底座结构,涉及无人机底座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凸块在底座的两侧呈对称状分布,所述底座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开设有滑...
王义陈靓于书媛丁娟
安徽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及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13
2004年
统计了安徽地区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 ,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 4组 ,它们与震中区及其附近的新生代活动断裂的走向有较好的一致性 ,大致反映了安徽各地的发震构造及破裂方位。其中北东、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新 ,多与地震活动相关 ,而北东向活动断裂是研究地区主要的地震构造。从构造地貌、断裂活动、遥感解译活动线性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的相互印证关系来看 ,大别山北麓、皖东北地区是安徽现代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 ,其中 ,皖东北地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张杰沈小七王行舟沈业龙
关键词:地震地质
基于《中国震例》的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基于《中国震例》记录的1966年以来的震例,按异常测项和变化类型分类统计了与地下流体相关的异常数量与震级、震中距、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大陆M6.5以下地震的地下流体异常数量与震级无相关性,M6.5以上地震异常数量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多,二者呈指数关系;地下流体异常多集中于距震中300km范围内,且各测项间无明显区别,异常数量与震中距之间呈Gamma分布特征;地下流体异常时空演化主要表现为"向震中收缩"、"构造控制"和"相对集中"三种典型特征,震前异常数量主要表现为"持续增长"型和"先增后减"型两类,且以"先增后减"型居多。本文统计得到的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特征,可为今后地震预报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孙小龙王俊向阳王熠熙
关键词:地下流体异常中国震例
地震电磁辐射研究的进展被引量:4
1993年
地震前的电磁辐射现象已经在许多震例中被证实。作为地震预测预报的一种新方法研究,我国近年来在震前电磁辐射的机理、前兆现象、观测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概述了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并介绍了国家地震局电磁辐射研究技术组的活动以及在云南、北京两地所做的对比观测试验的一些初步结果。
修济刚吴培稚张德齐
关键词:地震预报电磁辐射短临前兆
网上前兆数据动态时间变化无人值守警视系统被引量:1
2003年
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应用软件“网上前兆数据动态时间变化无人值守警视系统”。该软件基于安徽省前兆数据传输网上的14个台站、各学科(117个测项)前兆数据格式等特点,随时间的递增自动循环完成检索、汇集、处理、初级分析、绘制和显示时间变化曲线、报告缺测缺记时数等任务。能快捷、可视化地监知各台站、各学科前兆数据的时间变化情况。
刘长海陈宇卫李治华陶月潮沈业龙
关键词:地震前兆
安徽省地震信息网络重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简单阐述了安徽地震信息网络重新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原地震信息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证了地震信息网络重建的需求分析,重点介绍了信息网络重建的实施过程。重建后的信息网络,各项性能均有很大提升,解决了日益增长的地震信息网络业务需求同落后的网络建设之间的矛盾,为地震行业信息网络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潘丹丁娟王伟何琳
关键词:地震信息网络
地震预警系统快速定位方法综述
2018年
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在于能否利用有限台站和波形记录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震震级和震中位置等参数,对当前在地震预警系统中应用较广泛的几种快速定位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单台定位、双曲线定位、Tnow定位和4台连续定位方法等。
郁建芳谢石文夏仕安周冬瑞韩成成
关键词:地震预警P波
遥感技术及多源遥感影像在地震断裂构造解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对ETM+、SPOT5、Landsat TM、ASTER GDEM和高分一号影像数据进行研究,探讨多源遥感影像的特征与选择,详细阐述了地震断裂构造解译的方法和流程。最后,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对解译方法展开分析。
陈靓于书媛
关键词:多源遥感影像地震断裂解译标志DEM
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2年)中中国大陆发生的252次M_S≥5.0震例资料,将其中与电磁异常相关的135个震例中的457项电磁异常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国大陆电磁异常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电磁异常的测项种类、区域差异、异常分类、敏感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测项、异常特征与主震震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异常在大华北、南北带中南段、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地电异常的中短期性质更突出,电磁扰动则主要为临震异常;地磁日变畸变等测项具有显著的指标意义,可为震情判定提供重要参考。
何康郑海刚李军辉王俊
关键词:电磁异常中国震例敏感点
断裂微观滑移方式标志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将笔者近年来总结归纳出的活动断裂滑动特性标志引入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结合样品的产出环境及宏观和超微观滑移特性标志分析,对样品所反映的最新活动方式进行鉴定,并在实践中补充和完善识别标志,从而为工程场地地震环境分析提供微观依据。
姚大全汤有标李杰刘加灿张鹏鲍斯发刘庆忠王吉林
关键词:活断层断层滑动地震安全性评价
共1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