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3 被引量:416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福接王召福章文嵩杨国强董振亚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电子电信
  • 5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网络
  • 15篇计算机
  • 11篇体系结构
  • 11篇分布式
  • 10篇处理器
  • 7篇多核
  • 7篇多线程
  • 7篇线程
  • 6篇仿真
  • 6篇并行计算
  • 4篇容错
  • 4篇上网
  • 4篇片上网络
  • 4篇自组网
  • 4篇组网
  • 4篇P2P
  • 4篇并行计算机
  • 3篇调度
  • 3篇虚拟环境
  • 3篇异构

机构

  • 123篇并行与分布处...
  • 6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东北电力学院
  • 2篇装备指挥技术...
  • 1篇长沙学院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警官培...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乌鲁木齐指挥...

作者

  • 17篇周兴铭
  • 14篇金士尧
  • 13篇彭宇行
  • 11篇杨学军
  • 8篇张民选
  • 8篇窦文华
  • 7篇卢锡城
  • 6篇王正华
  • 5篇章文嵩
  • 5篇徐明
  • 4篇胡庆丰
  • 4篇肖侬
  • 4篇王召福
  • 3篇肖刚
  • 3篇张冬松
  • 3篇窦勇
  • 3篇齐树波
  • 3篇王意洁
  • 3篇贾佳
  • 3篇刘晓建

传媒

  • 109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软件学报
  • 2篇2009年全...
  • 1篇模糊系统与数...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2008年全...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3
  • 11篇2012
  • 20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SN中一种基于联合信息熵的拥塞公平性控制算法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分析了传统公平性定义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中的不足,引入联合信息熵的概念,提出了基于联合信息熵的公平性定义和拥塞缓解机制。当节点发生拥塞时,节点按上游节点联合信息熵值的大小计算权重,按权值用令牌桶算法限制上游节点流量,分配带宽。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公平性控制上优于目前算法,减少了丢包率,降低了能耗。
唐文胜罗娟彭宇行王威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信息熵
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应用情况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概述了当今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类型及特点,考察了国外超级计算机在气象、核模拟、CFD、生物信息学和医学、天体物理学等典型应用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应用领域之间的关系。
车永刚柳佳王正华李晓梅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一种抗DPA攻击的双轨信号平行布线方法
2011年
双轨预充电逻辑是一种有效的差分功耗分析(DPA)攻击防护技术,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必须保证互补的双轨信号线具有对称的电容负载。本文提出了一种双轨信号布线方法,能够基于商用的布局布线EDA工具实现双轨信号的平行布线,从而实现电容负载对称的目的。本方法首先利用EDA工具在奇数个布线轨道中对单轨网表进行布线,然后将信号线复制并平移到相邻的布线轨道得到双轨信号布线结果。这样,每对双轨信号线都有相同的布线结构,因而具有相同的电容负载。利用所提出的平行布线方法实现了一个AES加密协处理器,实验结果表明平行布线的双轨信号电容负载具有优异的对称性。
乐大珩齐树波张民选
关键词:差分功耗分析攻击
EPSS:可扩展的P2P流媒体模拟器
2011年
随着互联网上P2P流媒体服务的流行,P2P流媒体系统模拟器也成为实现和改进实际系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现有的模拟器普遍存在功能扩充困难的问题,用户若想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模拟器进行定制。基于此,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可以灵活扩展功能的P2P流媒体模拟器:EPSS。EPSS是一款事件驱动的报文级的模拟器,基于Python实现,为了实现EPSS功能上的可扩展性,我们进行了清晰的模块划分和可扩展的接口设计。实验结果表明,EPSS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充以支持多种研究,而且能支持很大的仿真规模,为P2P流媒体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吴吉庆刘锋彭宇行
关键词:P2P流媒体模拟器可扩展
基于硬件性能计数器的GPU功耗预测模型被引量:3
2012年
图形处理器GPU以其高性能、高能效优势成为当前异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主要采用的加速部件。虽然GPU具有较高的理论峰值能效,但其绝对功耗开销明显高于通用处理器。随着GPU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展,面向GPU的低功耗优化研究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准确的功耗预测是功耗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提出了基于硬件性能计数器的GPU功耗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硬件性能计数器信息,结合GPU在部分运行频率下的功耗值,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预测处理器在其他运行频率下的功耗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GPU功耗。
王桂彬
DVE系统中基于延迟拟合的间距一致性控制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分布式虚拟环境系统中连续模型的间距一致性问题是影响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关键问题,现有控制方法通常采用发送节点确定延迟的策略,在接收节点之间建立了制约关系,无法对系统的响应能力进行有效优化。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延迟拟合的间距一致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收节点定序的方式解除了节点间的强制约关系,并通过本地事件和异地事件统一延迟的策略维护了事件处理的时序一致和间距一致。此外,为了在运行期对节点延迟时间进行有效调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叉搜索树的延迟拟合值维护方法,通过周期性地对节点间延迟进行拟合及更新,保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保证各节点间距一致性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张伟周航军彭宇行唐新春
关键词:分布式虚拟环境
一种DVE中通用的因果消息序时间管理分布式中间件被引量:1
2012年
对于遵循高层体系结构(HLA)标准构建的分布式虚拟环境(DVE),时间管理服务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分布式仿真的效率和正确性。目前的时间管理服务实现了两种消息排序机制:接收序和时戳序。接收序对消息按其接收顺序进行处理,实时性高,但无法正确处理接收顺序与产生顺序相违背的消息;时戳序通常指保守时戳序机制,能对消息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处理,但时间开销较大,难以到达DVE的实时性要求。因此,本文以分布式中间件的方式为DVE设计实现了一种因果消息序时间管理服务,提供符合HLA标准的程序接口,使分布式仿真应用在不改变原有调用接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中间件对消息实现因果序时间管理。实验表明,使用该中间件可以有效维护消息的处理顺序,同时时间开销小,能够较好地满足DVE的实时性要求。
周航军张红雷
关键词:高层体系结构分布式虚拟环境时间管理分布式中间件
遥感图像像素级融合方法的建模与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遥感图像像素级融合方法众多,但缺乏统一的定义,使得各种方法的差异不明确,不利于有针对性的应用;各种方法的融合质量差异悬殊,缺乏选用合适融合方法的理论指导,往往只能根据操作者的经验进行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对融合方法的一般处理过程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融合过程中图像信息表示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的形式化定义RSPF;然后,基于RSPF从理论上分析了现有融合方法的融合质量差异;最后,通过实验定量分析了各种典型融合方法的融合质量。结果表明,融合过程中图像信息的表示形式是影响融合质量的关键因素。
王攀峰杜云飞周海芳贾佳杨学军
关键词:遥感图像像素级融合
图像非刚性配准技术及并行策略研究
2007年
图像非刚性配准是近几年配准方法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计算复杂度很高,它的并行化问题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给出了图像非刚性配准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其次分类总结了近年来图像非刚性配准串行算法研究的新进展,从而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相应的并行化策略。本文还详细分析了设计并行图像非刚性配准算法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并比较评价了现有并行算法的性能特点,得出了一些结论;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杜云飞王攀峰周海芳贾佳杨学军
关键词:非刚性配准加速比
MPLS接纳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1
2008年
接纳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性的流量控制手段,是避免网络拥塞、实现网络QoS保障的重要技术。MPLS是ITU-T和IETF共同推出的支持QoS的宽带技术,因此研究基于MPLS的接纳控制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接纳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各种接纳控制技术在MPLS网络中的应用及其实现方式,并预测了MPLS接纳控制技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热点问题。
张光胜徐振阳窦文华
关键词:接纳控制MPLSMPLSTEQOS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