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军区总医院

作品数:12,893 被引量:40,358H指数:46
相关作者:田伏洲汤礼军蒋明德邓旦曾维政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军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571篇期刊文章
  • 1,816篇会议论文
  • 178篇专利
  • 4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757篇医药卫生
  • 98篇文化科学
  • 86篇生物学
  • 7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1篇机械工程
  • 39篇化学工程
  • 39篇农业科学
  • 38篇哲学宗教
  • 31篇建筑科学
  • 28篇理学
  • 26篇经济管理
  • 19篇天文地球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语言文字
  • 16篇电子电信
  • 13篇社会学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政治法律
  • 11篇军事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45篇细胞
  • 982篇护理
  • 724篇手术
  • 647篇肿瘤
  • 534篇疗效
  • 467篇血管
  • 457篇术后
  • 448篇超声
  • 441篇老年
  • 355篇蛋白
  • 338篇静脉
  • 312篇胰腺
  • 310篇动脉
  • 265篇外科
  • 265篇慢性
  • 260篇糖尿
  • 260篇糖尿病
  • 243篇切除
  • 242篇免疫
  • 242篇基因

机构

  • 12,608篇成都军区总医...
  • 2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9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63篇成都军区
  • 145篇四川大学
  • 13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8篇成都医学院
  • 108篇第三军医大学...
  • 98篇泸州医学院
  • 93篇第三军医大学...
  • 92篇第二军医大学
  • 91篇四川大学华西...
  • 79篇成都市第六人...
  • 7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4篇第四军医大学...
  • 59篇解放军452...
  • 57篇四川省人民医...
  • 56篇成都军区疾病...
  • 52篇第四军医大学
  • 5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62篇田伏洲
  • 373篇汤礼军
  • 326篇蒋明德
  • 273篇曾维政
  • 263篇潘显明
  • 246篇邓旦
  • 232篇徐辉
  • 223篇权毅
  • 219篇顾建文
  • 201篇王庆松
  • 197篇汪涛
  • 173篇廖明松
  • 173篇曾仁杰
  • 169篇王庆堂
  • 168篇李运明
  • 164篇呼永河
  • 159篇杨永健
  • 158篇匡永勤
  • 150篇王亮
  • 148篇谭映军

传媒

  • 2,135篇西南国防医药
  • 1,222篇西南军医
  • 486篇成都军区医院...
  • 472篇四川医学
  • 117篇医疗卫生装备
  • 11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107篇西部医学
  • 96篇第三军医大学...
  • 93篇华西医学
  • 85篇重庆医学
  • 78篇中国普外基础...
  • 75篇局解手术学杂...
  • 69篇国际检验医学...
  • 67篇中国药房
  • 64篇中国输血杂志
  • 62篇华西药学杂志
  • 57篇中国误诊学杂...
  • 5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6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59篇2019
  • 358篇2018
  • 410篇2017
  • 563篇2016
  • 644篇2015
  • 805篇2014
  • 740篇2013
  • 670篇2012
  • 773篇2011
  • 692篇2010
  • 704篇2009
  • 515篇2008
  • 540篇2007
  • 495篇2006
  • 501篇2005
  • 547篇2004
12,8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8增加烧伤休克复苏大鼠中性粒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
目的 探讨在烧伤休克复苏大鼠模型中,IL-18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中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方法 建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大鼠,分别检测假烫伤组以及延迟复苏大鼠在模型建立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
杨勇王晓娟刘德贵薛刚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治,阐明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前的重要性。方法对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分别行术前的颈总动脉造影及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提出了颈动脉体瘤术前Matas 试验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方法,以提示颅基底...
张建设郑维银朱宏卫李晨军李明哲杨永沛
文献传递
鞘内介入治疗肺癌脑转移116例
11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鞘内介入治疗。结果:CR14/116例;PR64/116例;CR+PR为78/116例,有效率为68.4%,经过随访观察,除6例已生存9个月仍健在外,余110例肺癌脑转移后生存期平均5.4个月...
杨儒畅雍正蓉袁新徐朝霞沈道华
关键词:肺癌肺肿瘤肿瘤转移脑转移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自重力曲度牵引结合麦肯基诊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王文春卢家春柯晓华庞日朝王倩苟翔呼永河张安仁
股骨颈骨折五种内固定器械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对五种临床上常用的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疗效进行观察、评估。方法 1994年7月至200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病人136例,分别采用多根斯氏针、三刃钉、加压螺钉、动力髋钢板(DHS)、多根空心螺纹钉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其中1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多根空心螺纹钉组并发症最少,髋关节功能最佳。结论 1.早期良好的复位,使用合适的内固定器,大多数患者(约70%~80%)可获得满意的疗效。2.对股骨颈骨折,三根空心螺纹钉的固定较为确实,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均较低,髋关节功能较好。
张波潘显明权毅胡修德陈乾一黄钢马泽辉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斯氏针三刃钉动力髋钢板空心螺纹钉
误服油墨稀释剂783中毒1例
2014年
病例 男性,36岁,因自服油墨稀释剂783后嗜睡2h于2013年6月18日入院。患者于当日凌晨与家人吵架后自服油墨稀释剂78350ml后,出现全身乏力、头昏不适,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患者家属给予口服肥皂水1000ml洗胃后,我院120接入急诊后,给予3000ml生理盐水洗胃至胃液清亮后收入科。
杨红霞任娟张勇
关键词:中毒
军队医院应急医学救援预案与演练被引量:14
2017年
基于既往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实践,介绍成都军区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预案中应急队伍、响应等级、响应机制、物资准备及机动方式等要素,明确伤员规模、救援范围、出动时限及救援时间等预案内容,阐述开展桌面推演、常态训练和模拟演练方法,总结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中情况研判、后勤保障、志愿者招募等三方面注意事项。
谭映军李运明李刚马兴吴凡许贲
关键词:灾害救援预案演练
细胞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穿透素3(PTX-3)、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72例NSCLC患者,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26)和非复发组(n=46)。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个月检测血清PTX-3、CYFRA21-1、TTF-1水平。结果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PTX-3、CYFRA21-1、TTF-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复发组患者血清PTX-3和TTF-1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术后3个月复发组血清PTX-3、CYFRA21-1、TTF-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3个月(AUC=0.823)和Δ1(AUC=0.863)PTX-3水平对NSCLC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最大。相关性分析提示PTX-3(术后3个月、Δ1和Δ2)、CYFRA21-1(术后3个月和Δ1)、TTF-1(术后3个月和Δ1)与NSCLC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结论 NSCLC患者术后监测PTX-3、CYFRA21-1、TTF-1水平变化有助于肿瘤复发的早期预警监测。
官廷华俞永康姜建青毛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49例临床研究
1999年
目的 对我院92~97年住院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病)人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对其发病性别、年龄、病程、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心脏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甲亢心病患者占甲亢住院人数的20.8%。其发生与甲亢的年龄及病程显著相关(P<0.05),其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率高,而与甲状腺功能状态、T_3、T_4水平无密切关系(P>0.05)。甲亢心病中以心脏扩大改变为主,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心病症状、体征好转。结论 甲亢心病是甲亢中严重的并发症,然而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是可逆的,对于甲亢心病应极早诊断,极早治疗。
张蜀平裴凤珍欧阳霖俞永华
关键词:甲亢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状态病程
肝脂康颗粒剂抗脂肪肝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脂康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鼠d l-E(d l-乙硫氨酸)或高脂-白酒饮食两种脂肪肝模型,观察肝脂康颗粒对脂肪肝肝匀浆SUP(上清液)中LPO(过氧化脂质),肝脂、血脂,及肝功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肝脂康颗粒对d l-E模型脂肪肝小鼠的肝脂、血脂,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其脂肪变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还能使高脂-白酒饮食模型脂肪肝小鼠的肝脂、血脂,肝匀浆SUP中LPO及肝功值降低。结论:肝脂康颗粒对d l-E诱导型小鼠脂肪肝作用微弱,对高脂-白酒饮食型小鼠脂肪肝具有良好的降脂和保肝作用。
陈重华方治平于波涛
关键词:脂肪肝
共1,2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