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作品数:1,570 被引量:4,797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锡宝朱慧兰叶兴东田歆刘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4篇期刊文章
  • 239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475篇医药卫生
  • 9篇经济管理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05篇细胞
  • 172篇皮肤
  • 162篇疗效
  • 135篇梅毒
  • 117篇银屑
  • 117篇银屑病
  • 97篇荨麻
  • 97篇荨麻疹
  • 94篇疗效观察
  • 89篇慢性
  • 85篇皮炎
  • 73篇激光
  • 70篇免疫
  • 64篇护理
  • 62篇痤疮
  • 58篇疱疹
  • 56篇生殖
  • 56篇球菌
  • 54篇耐药
  • 52篇血清

机构

  • 1,547篇广州市皮肤病...
  • 121篇广州医科大学
  • 3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4篇广东医学院
  • 33篇中山大学
  • 27篇广东医学院附...
  • 2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1篇南方医科大学...
  • 2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暨南大学附属...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广东省中医院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广东省皮肤性...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366篇张锡宝
  • 337篇朱慧兰
  • 170篇叶兴东
  • 123篇刘玉梅
  • 110篇田歆
  • 108篇曹文苓
  • 99篇汤少开
  • 99篇罗权
  • 96篇梁碧华
  • 93篇李振洁
  • 92篇王艳芳
  • 91篇黄振明
  • 87篇黎小东
  • 87篇李润祥
  • 86篇梁艳华
  • 81篇何玉清
  • 77篇罗育武
  • 76篇周欣
  • 75篇林玲
  • 74篇毕超

传媒

  • 156篇皮肤性病诊疗...
  • 13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09篇岭南皮肤性病...
  • 75篇中国皮肤性病...
  • 56篇临床皮肤科杂...
  • 56篇中华皮肤科杂...
  • 54篇国际医药卫生...
  • 43篇国际皮肤性病...
  • 28篇中国艾滋病性...
  • 20篇中国中西医结...
  • 18篇中国美容医学
  • 16篇中国微生态学...
  • 14篇现代医院
  • 13篇海峡药学
  • 1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0篇中国激光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4篇2023
  • 35篇2022
  • 39篇2021
  • 62篇2020
  • 47篇2019
  • 54篇2018
  • 104篇2017
  • 72篇2016
  • 98篇2015
  • 93篇2014
  • 80篇2013
  • 73篇2012
  • 46篇2011
  • 68篇2010
  • 83篇2009
  • 62篇2008
  • 64篇2007
  • 76篇2006
  • 90篇2005
1,5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被引量:13
1997年
叶兴东佟菊贞白桦李欢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疱疹T淋巴细胞亚群
阿维A治疗大疱性鱼鳞病前后形态学比较研究
大疱性鱼鳞病又名表皮松解角化过度症(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EHK),是一类少见的先天性鱼鳞病,目前文献报道主要有三种临床表型:①Siemens鱼鳞病,由Siemens于1937年发现并...
张锡宝崔丽田歆李雪梅周欣何玉清罗权张三泉罗育武刘玉梅
T、B、NK淋巴细胞亚型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
目的:探讨T、B、NK淋巴细胞亚型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
朱慧兰李润祥罗静英李振洁李嘉彦郭庆
文献传递
白癜风丸系列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白癜风丸系列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白癜风丸系列能上调酪氨酸酶的活性,其中1、3号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这些中药可能通过调节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治疗白癜风。
刘利平朱全红殷勇冠李振洁梁燕梅
关键词:酪氨酸酶活性白癜风白癜风丸活性影响黑素合成氧化法
126株生殖器部位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2017年
目的:了解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其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培养出的126株念珠菌,用ATBID32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趋势。结果:126例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者中,白念珠菌93例(73.81%)、近平滑念珠菌13例(10.32%)、平滑念珠菌9例(7.14%)、无名念珠菌4例(3.17%)、其他念珠菌7例(5.56%);念珠菌检出构成比以30-39岁最多;女性多于男性。药敏结果分析发现,白念珠菌中74.19%对氟康唑敏感,而仅有45.16%对伊曲康唑敏感,敏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9,P<0.01);非白念株菌中60.61%对氟康唑敏感51.52%对伊曲康唑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457)。结论: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伊曲康唑高,非白念珠菌对两种药物的敏感率无明显差别。
吴敬英代歆悦高爱莉陈荃黎小东毕超朱慧兰
关键词:念珠菌三唑类药敏试验ROSCO纸片扩散法
以分泌型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Nrf2报告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目的:建立以分泌型荧光素酶Gaussia Luciferase(Gluc)为报告基因的Nrf2信号通路激活的报告系统,筛选和验证抗氧化转录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的应用。方...
张尔婷江娜刘清李华平朱慧兰
文献传递
CO_2激光治疗阴囊血管角皮瘤35例报告被引量:3
2004年
邓建华罗权徐丽华
关键词:CO2激光疗效随访
点阵激光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点阵激光利用局灶性光热分解作用部分皮肤组织,保留周围正常皮肤,应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造成皮肤不可逆的损伤.由于激光参数、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点阵激光治疗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疗效.近几年国内外剥脱性或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出现不良反应,例如,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感染、瘢痕和痤疮样疹等,因此,应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研究防治对策,供临床参考.
马少吟朱慧兰赖维
关键词:点阵激光
我所2014年中药颗粒与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2015年
目的:促进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我所2014年中药颗粒剂、中药饮片的销售情况。结果:中药颗粒剂的销售额远大于中药饮片,其中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位居前5位。结论:中药颗粒剂有着潜在和巨大的产业优势、市场容量、社会经济效益。
周建芳吴小纯
关键词:中药颗粒中药饮片
浅谈几类药物对婴幼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2004年
1 抗生素 (1)抗生素的疗效需在用药2~3 d后才能判定,故在治疗过程中,除因病情变化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需要换药外,一般不宜过早改换药物.(2)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药物热、二重感染(霉菌或耐药菌感染);氨基糖苷类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可损害听神经,造成婴幼儿聋哑;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产生"灰婴综合征".
田广红陈雷卢秉忠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
共1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