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作品数:40 被引量:278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强刘玉敬何春梅张成华刘铁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玉米
  • 5篇玉米种
  • 5篇种质
  • 5篇高产
  • 4篇育种
  • 4篇杂种
  • 4篇杂种优势
  • 4篇近红外
  • 4篇高油
  • 4篇高油玉米
  • 4篇红外
  • 3篇带种
  • 3篇玉米种子
  • 3篇玉米自交系
  • 3篇配合力
  • 3篇种子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近红外光
  • 3篇近红外光谱

机构

  • 37篇国家玉米改良...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郑州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鲁东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0篇陈绍江
  • 4篇郭景伦
  • 4篇段民孝
  • 4篇王元东
  • 4篇赵久然
  • 4篇张春原
  • 4篇戴景瑞
  • 3篇秦广雍
  • 3篇陈彦惠
  • 3篇王继东
  • 3篇邢锦丰
  • 3篇李石初
  • 3篇孟庆翔
  • 3篇张义荣
  • 3篇唐照磊
  • 3篇常胜合
  • 3篇杜青
  • 3篇刘强
  • 2篇李建生
  • 2篇魏良明

传媒

  • 4篇玉米科学
  • 2篇种子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新农业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广西植保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玉米新品种仲玉518高产稳产特征分析
2015年
杂交玉米新品种仲玉518系四川仲帮种业有限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粮饲兼用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效益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宜种植区域广,适宜净作或间套种植,是一个适合四川省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低山区及类似地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刘刚唐海涛杨迎春李祥艳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
玉米完整籽粒近红外品质分析模型的比较及改进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对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品质分析实验室采用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建立的完整籽粒近红外品质(蛋白质、油分、淀粉)分析模型(简称模型Ⅰ和模型Ⅱ)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进行了进一步地改进。比较分析发现模型Ⅰ蛋白质预测的决定系数(R2),定标均方根差(RMSEE),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p2)和外部验证均方根差(RMSEP)与模型Ⅱ相差不大,模型Ⅰ蛋白含量范围8.15%~16.06%,比模型Ⅱ8.55%~14.7%稍宽;改进以后的模型Ⅲ蛋白质含量8.15%~16.06%,分布比模型Ⅰ和2要广,浓度梯度更均匀;模型Ⅰ油份含量范围2.85%~10.26%,适合测低油分籽粒,模型Ⅱ油份含量范围4.16%~10.12%,适合测高油分籽粒,这与其建模时分别使用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材料相吻合。模型Ⅲ油分(2.85%~10.26%)涵盖了模型Ⅰ的普通玉米和模型Ⅱ的高油玉米,适应性更广。模型Ⅰ高淀粉含量籽粒分布多,模型Ⅱ低淀粉含量籽粒分布多;模型Ⅲ综合了模型Ⅰ的高淀粉含量玉米和模型Ⅱ的低淀粉含量玉米,适应范围也得到加强。
卢宝红张俊张义荣魏良明戴景瑞李建生
关键词:玉米籽粒品质近红外光谱高油玉米近红外籽粒蛋白质含量
玉米杂交种汉单99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优化措施被引量:2
2013年
汉单999(区试代号DT 6702)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出籽率高、抗病性强,适合四川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低山区种植。
唐海涛丰俊陈洁康继伟谭君张彪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高产栽培
鉴定玉米花粉活力4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2009年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花粉活力鉴定是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关系到商用杂交种的生产,而且与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密切相关。主要对现在4种经常应用的玉米花粉活力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粉体外萌发的方法要优于化学染色的方法。在2种花粉管液体培养基的比较中,含有较多蔗糖但是没有氨基酸的培养基(处理I)优于虽然含有氨基酸但是蔗糖含量较少的培养基(处理II)。尽管蔗糖和氨基酸在花粉萌发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氨基酸的重要性要低于蔗糖。
常胜合陈彦惠苏明杰秦广雍
关键词:玉米花粉活力
玉米青枯病主要分离物对玉米苗期的影响
通过试验研究,弄清玉米青枯病主要分离物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明确玉米青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用玉米青枯病主要分离物,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禾生腐霉菌和肿囊腐霉菌进行盆栽接种试验,玉米播种30d后进...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农倩磨康
关键词:根系叶片分离物玉米青枯病
文献传递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Model of the Maize Genome Nature.2000 Dec 14;408(6814):796-815.Analysis of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flowerin...
赖锦盛
关键词:玉米测序方法
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的几点建议--增加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我国目前大田生产需要,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在选育过程中除继续采用密度这一选择压力外,还应人为增加多重选择压力,诸如水分亏缺、超量施肥、病虫草害以及粗放式种植管理等,以期选育出丰产性与抗逆性协调统一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此外,文中还对增加选择压力后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强刘铁山董瑞何春梅张成华高新学张秀清王春英汪黎明
关键词:玉米育种方法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青贮玉米饲料中NDF与ADF含量被引量:26
2005年
本试验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适合不同品种、适配范围广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稳定的校正模型。本试验选取132种青贮玉米样品,采用中心化+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方法,谱区为950~1650nm,建立了青贮玉米NDF和ADF校正模型。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分别达到0.9781和0.9905,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9745和0.9806,交叉验证误差(SECV)分别为1.55和1.03。因此,此模型可以用来快速准确的测定青贮玉米饲料中NDF和ADF的含量。
刘强孟庆翔白琪林陈绍江
关键词:畜牧学近红外光谱技术NDFADF青贮玉米
特用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被引量:24
2005年
主要以糯玉米、甜玉米为例阐述了我国特用玉米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玉米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高产、高效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巩东营高荣岐刘强
关键词:特用玉米
几个CIMMYT热带群体与中国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与12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热带群体Pop49(Tuxpeno)、Pop32(ETO)、Popstay-green和Pool34与近年来选自外引种质的P群自交系的平均产量表现较突出,其中群体Pop49与之的平均产量表现最突出;热带群体Suwan-1则与中国温带传统骨干系有着较为突出的平均产量表现。配合力分析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的sca(特殊配合力)水平较低,中国传统温带骨干系与群体Suwan-1的sca水平均较高。这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则有相近的遗传背景。在温带适应性较好的P群自交系可以作为热带种质Suwan-1快速有效导入温带种质的桥梁;中国传统骨干温带骨干系则与群体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远,Suwan-1热带种质在温带可与传统温带种质构成重要杂种优势模式;群体Popstay-green和Pop49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利用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王元东张春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郭景伦赵久然陈绍江
关键词:玉米温带种质杂种优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