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品数:4,224 被引量:11,545H指数:31
相关作者:许爱娥王平沈宏杨关根宋为民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02篇期刊文章
  • 1,068篇会议论文
  • 158篇专利
  • 5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855篇医药卫生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经济管理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7篇哲学宗教
  • 7篇化学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6篇理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社会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39篇细胞
  • 316篇白癜风
  • 310篇疗效
  • 278篇皮肤
  • 268篇护理
  • 154篇黑素
  • 149篇手术
  • 140篇中医
  • 137篇肿瘤
  • 135篇慢性
  • 132篇疗效观察
  • 125篇老年
  • 123篇术后
  • 122篇黑素细胞
  • 119篇血管
  • 114篇蛋白
  • 104篇激光
  • 85篇动脉
  • 85篇糖尿
  • 85篇糖尿病

机构

  • 4,081篇杭州市第三人...
  • 210篇浙江中医药大...
  • 62篇浙江大学
  • 54篇浙江大学医学...
  • 51篇浙江大学医学...
  • 50篇安徽医科大学
  • 35篇浙江省人民医...
  • 30篇杭州市红十字...
  • 28篇浙江大学医学...
  • 24篇复旦大学
  • 22篇浙江医科大学
  • 22篇杭州市中医院
  • 21篇杭州市第一人...
  • 20篇浙江省中医院
  • 16篇浙江省中西医...
  • 13篇浙江中医学院
  • 12篇武汉市第一医...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杭州市西溪医...
  • 1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793篇许爱娥
  • 192篇沈宏
  • 151篇诸靖宇
  • 125篇杨关根
  • 115篇宋为民
  • 113篇王平
  • 96篇刘云霞
  • 96篇洪为松
  • 87篇尉晓冬
  • 86篇周鹏
  • 85篇徐智慧
  • 84篇李瑞鹏
  • 77篇王彦彬
  • 75篇康云平
  • 74篇黄邦高
  • 68篇宋秀祖
  • 67篇沈忠
  • 65篇彭建中
  • 63篇黄巧玲
  • 60篇张心男

传媒

  • 210篇中华皮肤科杂...
  • 19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2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20篇浙江医学
  • 92篇中国中西医结...
  • 74篇健康博览
  • 67篇中华中医药学...
  • 54篇中国中医药科...
  • 49篇中医药管理杂...
  • 45篇中国皮肤性病...
  • 40篇中国基层医药
  • 38篇中华医院感染...
  • 37篇护理与康复
  • 35篇中国现代应用...
  • 34篇中国现代医生
  • 32篇国际皮肤性病...
  • 32篇中文科技期刊...
  • 31篇临床皮肤科杂...
  • 31篇全科医学临床...
  • 30篇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

  • 7篇2024
  • 176篇2023
  • 174篇2022
  • 163篇2021
  • 145篇2020
  • 148篇2019
  • 260篇2018
  • 146篇2017
  • 166篇2016
  • 177篇2015
  • 188篇2014
  • 191篇2013
  • 213篇2012
  • 221篇2011
  • 169篇2010
  • 186篇2009
  • 246篇2008
  • 194篇2007
  • 209篇2006
  • 160篇2005
4,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菌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从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角度)
自2016年G20杭州峰会始,政府对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日趋严格,由于历史的原因,真菌实验室长期游离在检验科和皮肤科的边缘地带,在规范化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杭州举行亚运会在即,预计相应的检查和整顿会接踵而至,我省真菌实验室规...
夏修蛟
儿童亲毛囊性MF
男,11岁8月,5年前右颞部出现浸润性红斑,随之左眼下方出现类似皮疹,逐渐扩大,右颞及左眼外下方片状红斑、肿胀、浸润,右颞红斑表面散发粟米大小丘疹,个别表面少许剥蚀、丘脓疱,1年前四肢背部出现粟米大小毛囊性丘疹,无明显痒...
王彦红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镜在评估黑变病综合治疗疗效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抗炎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黑变病的疗效,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皮肤镜和VISIA皮肤检测仪在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黑变病患者6例,采用综合疗法治疗:1.基础治疗:避光,防晒,保湿;2.静脉滴注:复方甘...
黄骏许爱娥
非剥脱性激光和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黄褐斑:利与弊
黄褐斑是好发于女性面部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治疗较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紫外线、外用脱色剂和化学剥脱剂等,或疗效欠佳,或容易引起色素不匀、炎症后色素沉着、接触性皮炎等不良反应。随着激光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类激光和强脉...
宋为民潘虹
关键词:黄褐斑激光治疗
文献传递
用于黑素细胞培养的共聚改性壳聚糖交联膜的制备
2013年
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膜上培养黑素细胞可用于白癜风移植治疗。本文通过甲基丙烯酸酐酰化反应,在壳聚糖中引入双键。以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2959)为光引发剂,在365nm紫外光照下进行改性壳聚糖与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的交联共聚,制备改性壳聚糖交联膜(CMMC)。研究表明CMMC具有满足伤口辅料要求的吸水率和水分蒸发透过率,其机械强度优于硫酸钠物理交联的壳聚糖膜,黑素细胞能在CMMC上生长和增殖,并保持生物学活性,满足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的使用要求。
邹洁辉王文俊王文俊李阳傅丽芳
关键词:壳聚糖黑素细胞交联膜丙烯酸酯共聚
毛囊回植术对头皮术后瘢痕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毛囊回植术在头皮术后瘢痕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52例患者,将皮损周围因梭形切除所产生的多余毛囊回植入切口内,切口前1/2作为对照组,后1/2作为移植组,术后进行瘢痕评分。结果52例患者中,毛囊回植术区的瘢痕评分与未回植区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和3个月时P=0.168,0.659,0.063),在术后第6个月和1年时评分均低于同期的未回植区(P均<0.05)。结论毛囊回植术可减轻头皮术后瘢痕。
戴叶芹许爱娥罗显雁王涛
关键词:毛囊回植术头皮瘢痕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与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裘新民周渭珩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特异性IGE
四逆汤穴位贴敷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四逆汤穴位贴敷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给予四逆汤穴位贴敷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hs-CRP、FIB及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IL-4、PT、APTT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汤穴位贴敷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张萍萍周逸丹葛婷爱茅迪敏
关键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四逆汤穴位贴敷凝血功能
微粉刺研究新进展
2023年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的面部和胸背部,对其心理健康有明显负面影响。根据皮损形态可分为非炎性皮损和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包括微粉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炎性皮损包括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其中微粉刺是痤疮发生的早期阶段,肉眼不可见,在皮肤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其大小与数量和痤疮的严重程度与复发率相关。近年来,氰基丙烯酸酯皮肤表面剥离技术及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实现了微粉刺超微结构的精准分析,为痤疮的诊疗和预后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手段。本文综述近几年关于微粉刺的文献,以期促进对痤疮的进一步认识。
曾小芳许爱娥
关键词:痤疮
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增殖功能、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修复和保护COPD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例住院的COPD患者,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μmol·L-1)刺激并诱导其分化为EPCs,荧光双染色鉴定EPCs并进行细胞计数。收集贴壁细胞,再加入各浓度姜黄素,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6、12、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EPCs的增殖能力,硝酸还原酶法(Griess法)检测NO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未加入姜黄素的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可显著增加COPD患者EPCs的数量,并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显著改善了EPCs的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姜黄素也可显著上调EPCs的e NOS表达,与姜黄素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姜黄素增加了EPCs的数量,改善了EPCs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并上调了e NOS的表达。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增加EPCs的数量及改善EPCs的功能来修复COP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黄美健朱成圣姚航平梁斌汤晓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皮祖细胞姜黄素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共4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