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地震局

作品数:1,681 被引量:4,695H指数:31
相关作者:冯志生李清河卢永孙业君黄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8篇期刊文章
  • 298篇会议论文
  • 104篇专利
  • 18篇标准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4篇天文地球
  • 84篇建筑科学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7篇文化科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经济管理
  • 19篇电子电信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机械工程
  • 9篇水利工程
  • 7篇政治法律
  • 7篇理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电气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矿业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社会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47篇地震
  • 122篇震前
  • 109篇地磁
  • 103篇前兆
  • 101篇地震前
  • 91篇地壳
  • 88篇地震预报
  • 82篇断裂带
  • 82篇裂带
  • 78篇地电
  • 75篇地震台
  • 74篇震源
  • 71篇地震前兆
  • 62篇郯庐断裂
  • 60篇断层
  • 60篇郯庐断裂带
  • 55篇地震活动
  • 54篇地质
  • 52篇台网
  • 50篇震级

机构

  • 1,668篇江苏省地震局
  • 101篇中国地震局地...
  • 89篇中国地震局
  • 51篇中国地震局兰...
  • 40篇南京工业大学
  • 36篇中国地震局地...
  • 34篇中国地震台网...
  • 32篇山东省地震局
  • 31篇广东省地震局
  • 30篇四川省地震局
  • 28篇上海市地震局
  • 27篇中国科学技术...
  • 26篇安徽省地震局
  • 24篇南京大学
  • 23篇河北省地震局
  • 23篇云南省地震局
  • 21篇福建省地震局
  • 20篇天津市地震局
  • 20篇新疆维吾尔自...
  • 17篇青海省地震局

作者

  • 119篇冯志生
  • 86篇李清河
  • 75篇卢永
  • 74篇王俊
  • 70篇孙业君
  • 66篇黄耘
  • 65篇杨军
  • 57篇田韬
  • 52篇瞿旻
  • 52篇居海华
  • 52篇宫杰
  • 50篇李鸿宇
  • 49篇张秀霞
  • 48篇范小平
  • 48篇刘红桂
  • 48篇章熙海
  • 48篇郑江蓉
  • 47篇詹小艳
  • 42篇顾勤平
  • 39篇许汉刚

传媒

  • 167篇地震学刊
  • 118篇地震地磁观测...
  • 85篇国际地震动态
  • 70篇地震
  • 65篇中国地震
  • 55篇华南地震
  • 50篇地震学报
  • 47篇防灾减灾工程...
  • 4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9篇地震地质
  • 37篇地震工程学报
  • 34篇西北地震学报
  • 31篇地震研究
  • 27篇大地测量与地...
  • 25篇华北地震科学
  • 25篇震灾防御技术
  • 16篇高原地震
  • 15篇灾害学
  • 13篇内陆地震
  • 13篇江苏地质

年份

  • 2篇2024
  • 64篇2023
  • 59篇2022
  • 57篇2021
  • 82篇2020
  • 74篇2019
  • 93篇2018
  • 73篇2017
  • 62篇2016
  • 66篇2015
  • 52篇2014
  • 49篇2013
  • 60篇2012
  • 50篇2011
  • 40篇2010
  • 52篇2009
  • 39篇2008
  • 33篇2007
  • 34篇2006
  • 37篇2005
1,6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1624年扬州6级地震的讨论
1624年2月10日(明朝天启三年十二日廿二日丁未申时)扬州发生6级地震,该地震是江苏省陆地上最大的一次历史地震.据历史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范围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四省市,其中有若干地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田建明谢华章
关键词:地震活动地震构造震中
文献传递
地震电磁辐射研究的进展被引量:4
1993年
地震前的电磁辐射现象已经在许多震例中被证实。作为地震预测预报的一种新方法研究,我国近年来在震前电磁辐射的机理、前兆现象、观测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概述了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并介绍了国家地震局电磁辐射研究技术组的活动以及在云南、北京两地所做的对比观测试验的一些初步结果。
修济刚吴培稚张德齐
关键词:地震预报电磁辐射短临前兆
一种适用于地震设备的防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地震设备的防雷装置,包括支撑杆、防护板、固定板、安装板一、安装板二、预埋固定架和接地导线;固定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部,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防护板的底部,防护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避雷针,固定板的底...
郝冉高明智张岑陈健王化生
文献传递
不同构造环境下盐岩的迁移规律及其对深部钾盐资源勘探的启示
盐岩是在比较封闭的盆地环境下由饱和的多源卤水蒸发浓缩沉淀,随后经过几十、上百万年的演变以及后期的覆盖保护而成.这些盆地沉积环境主要有克拉通盆地,同裂谷沉积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以及造山缝合带和前陆盆地.沉积盆地中盐岩往往...
尹宏伟吴珍云汪伟李长圣
关键词:钾盐地质勘探盐岩流变特征
基于SuperMap GIS的江苏省地震灾情应急采集系统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作出紧急应对,是减少灾情损失的关键。本系统基于SuperMap WebGIS网络地图服务,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灾情的快速采集,实现信息采集、管理,并同步上传地震现场一手资料以供应急指挥统一决策。
胡晓荣赵萍毕雪梅
关键词:地震灾害SUPERMAP
南京砂的液化与判别被引量:17
2001年
南京砂是一种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粉细砂,与土动力学试验中常用的圆形颗粒标准石英砂有一定的差别.片状颗粒成分使得南京砂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其水平向强度小于垂直向强度。因此,在同样的标贯击数下,南京砂比标准砂易于液化。在采用基于标准砂的研究结果作为液化判别标准时,可能会高估这种砂的抗液化能力。文章在总结南京砂液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南京砂液化的特点,提出了南京砂液化的判别式.
黄永林
关键词:土动力学砂土液化标贯试验地震动
地震活动的灰色预测和地震前兆的灰色判别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地震活动进行灰色预测,表明河北唐山7.8级强震和江苏常熟5.1级中强震建模预测效果良好。对地震前兆数据作新息模型和等维新息模型的异常判别,以及包络模型判别、拓扑模型群判别,可以鉴别出地震前兆异常,实为地震前兆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张绍治
关键词:等维新息模型拓扑模型群
江苏苏05井、苏06井水温近年来典型异常特征分析及其机理讨论被引量:3
2018年
近10年历史震例的分析表明,江苏苏05井、苏06井水温观测资料异常与江苏及邻省中等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2010年后两口井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苏05井、苏06井水温测项在震前的典型异常特征:(1)异常表现为打破上升趋势的下降变化;(2)震前异常持续时间为2—3个月左右,映震范围在300km左右;(3)两口井的震前异常幅度在0.003℃左右。根据总结的异常特征并结合水温与井孔结构关系、水温与水位的关系、不同层位水温观测原理以及水化分析结果等,对异常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叶碧文王维缪阿丽李峰
关键词:水温观测
江苏天宁M_(S)4.2地震震源深度分析
2023年
应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21年12月22日江苏天宁M_(S)4.2地震震源深度进行重新测定。使用NonLinLoc方法对地震进行绝对定位,得出震源深度为11.9 km。以绝对定位结果为初值,利用该区域范围内历史地震事件,使用双差定位法对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出震源深度为10.1 km。结合该地区构造环境等进行分析,认为震源深度为10—12 km相对合理。
霍祝青周文杰立凯钱婷孙小航何奕成
关键词:震源深度双差定位
GPM 技术及在郯庐带东侧断裂 F_1F_5(江苏段)调查中的应用
1991年
本文扼要介绍了 GPM 技术在郯庐带东侧断裂(江苏段)调查中的应用结果;并着重讨论了利用域值判别有覆盖层的基岩类型并通过层面的连续性和盘的比较判别隐伏断裂是否存在。同时本文还提到,GPM 技术在考古勘探中对土层扰动特征的研究,可成功应用于土层裂隙的调查,这在活断层的研究中是有实际意义的。
张治天孙文科顾小宁蒋邦本
关键词:断层
共1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