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1,860 被引量:8,260H指数:31
相关作者:谢金鲜李萍邓小莲谭强刘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26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54篇医药卫生
  • 152篇文化科学
  • 113篇理学
  • 103篇农业科学
  • 102篇轻工技术与工...
  • 78篇化学工程
  • 40篇生物学
  • 21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4篇活性
  • 173篇学成
  • 172篇化学成分
  • 165篇药理
  • 164篇中药
  • 117篇教学
  • 116篇色谱
  • 114篇黄酮
  • 113篇细胞
  • 101篇相色谱
  • 91篇抗氧化
  • 85篇高效液相
  • 83篇液相色谱
  • 82篇壮药
  • 80篇药理作用
  • 79篇高效液相色谱
  • 69篇小鼠
  • 68篇指纹
  • 68篇指纹图
  • 68篇指纹图谱

机构

  • 1,821篇广西中医药大...
  • 99篇广西医科大学
  • 59篇广西中医药大...
  • 58篇广西中医药大...
  • 52篇右江民族医学...
  • 49篇广西大学
  • 29篇江西中医药大...
  • 26篇广西国际壮医...
  • 22篇桂林医学院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广西科学院
  • 18篇广西师范学院
  • 18篇广西庚源香料...
  • 17篇成都中医药大...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5篇成都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国家工程研究...
  • 15篇广西药用植物...
  • 1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4篇邓家刚
  • 54篇郝二伟
  • 52篇杜正彩
  • 37篇侯小涛
  • 36篇陈勇
  • 28篇杨秀芬
  • 28篇叶勇
  • 28篇夏星
  • 27篇易湘茜
  • 23篇刘华钢
  • 22篇黄锁义
  • 20篇李耀华
  • 18篇高程海
  • 18篇王勤
  • 15篇孙正伊
  • 14篇秦华珍
  • 14篇覃洁萍
  • 14篇蒋林
  • 13篇王建
  • 8篇覃文慧

传媒

  • 65篇中草药
  • 65篇中国药房
  • 64篇中国实验方剂...
  • 6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9篇世界科学技术...
  • 48篇中药材
  • 46篇中成药
  • 4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9篇亚太传统医药
  • 35篇中国民族民间...
  • 33篇医药导报
  • 31篇山东化工
  • 26篇中华中医药学...
  • 26篇轻工科技
  • 26篇壮瑶药研究
  • 25篇中国医院药学...
  • 2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2篇广西科学
  • 2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2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1篇2025
  • 153篇2024
  • 210篇2023
  • 161篇2022
  • 190篇2021
  • 180篇2020
  • 189篇2019
  • 121篇2018
  • 148篇2017
  • 104篇2016
  • 101篇2015
  • 91篇2014
  • 122篇2013
  • 50篇2012
1,8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藤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5
2013年
本文建立体外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并采用连苯三酚法在碱性溶液中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邻二氮菲-Fe2+/H2O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法,在酶标仪上检测藤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对DPPH.、O2-.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藤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杨梅素对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DPPH.IC50(2.91±0.28)mg/L,二氢杨梅素对O2-.的清除作用最强IC50(3.88±0.99)mg/L,对.OH的清除效果是杨梅素>二氢杨梅素>藤茶总黄酮。确定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为藤茶的主要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
欧贤红叶勇黄秋洁刘华钢宋云飞
关键词:藤茶二氢杨梅素杨梅素抗氧化
金樱子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对金樱子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金樱子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金樱子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糖苷类、黄烷醇类、甾体、脂肪酸类、碳水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抑菌、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以及耐缺氧、抗心率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金樱子根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应借助于动物模型、细胞模型和高通量筛选等从提取物、有效组分和单体成分三个层次深入研究,以探析其传统功效方面的药理作用。
龙小琴戴应和
关键词:金樱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矮地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9年
矮地茶是我国传统民间药物,在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有分布,长期被苗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使用,同时在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亦有分布和应用。矮地茶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干燥全株,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岩白菜素和黄酮类,以及三萜类、酚类、多糖类、挥发油等。矮地茶具有止咳、祛痰、凝血、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矮地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分析和整理,可以为矮地茶的临床应用和成方制剂的研究以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价值。
曾令阳王梓懿何翠薇
关键词:矮地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复方制剂毒性
毛草龙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毛草龙(Ludwigia octovalvis)中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_(18)中低压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毛草龙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通过MTS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毛草龙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南烛木树脂酚(1)、8,8′-bisdihydrosiringenin(2)、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3)、(-)-isolariciresinol(4)、3,4′-二甲氧基鞣花酸(5)、3,3′,4′-三甲氧基鞣花酸(6)、1,3,6-tri-O-galloyl-β-glucospyranose(7)、柯里拉京(8)、没食子酸甲酯(9)、没食子酸乙酯(10)、terminaliate A(11)、丁香酸(12)、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13)、木犀草素(14)、山柰酚(15)、5,8-dihydroxy-7-methoxyflavone(16)、川陈皮素(17)、桔皮素(18)、α-托可醌(19)、5-O-(E)-p-coumaroyl quinic acid ethyl ester(20)。其中,化合物1-5、7、8、11、13、16-2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9、10、12、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化合物19对白血病HL-60细胞显示细胞毒活性,IC_(50)为10.31μmol·L^(-1);化合物6-8、19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显示细胞毒活性,IC_(50)分别为25.82、42.05、36.94、17.54μmol·L^(-1);化合物6、7、11、14、19对肝癌SMMC-7721显示细胞毒活性,IC_(50)分别为24.24、26.35、26.51、33.34、20.44μmol·L^(-1);化合物6和化合物19对乳腺癌MDA-MB-231显示细胞毒活性,IC_(50)分别为34.91、21.13μmol·L^(-1);化合物6、7、19对结肠癌SW480显示细胞毒活性,IC_(50)分别为36.03、39.97、5.52μmol·L^(-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毛草龙的化学成分,为毛草龙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雨娴廖广凤李金玲李敏李兵朱小勇卢汝梅
关键词:壮药细胞毒活性
不同产地当归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及指纹图谱的建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当归藤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当归藤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3个不同产地当归藤中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13个产地当归藤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差异,并将10个产地的当归藤挥发油总离子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不同产地的当归藤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124种化合物,共有的成分有正十三烷、十六烷、十八烷、2,4-二叔丁基苯酚。10个不同产地当归藤挥发油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10个产地当归藤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相似度>0.9。结论:不同产地的当归藤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不同产地的当归藤挥发油成分指纹图谱也存在差异。
庞丹清阙祖亮陈勇刘玟君黄周艳韩倩陈良妮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杨桃根多糖醇沉工艺优化研究
2022年
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和提取液浓度为因素,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化多糖醇沉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68.95%,醇沉时间12.57 h,提取液浓度2.23 g/mL,所得多糖含量为27.94%(n=3),与预测值28.06%接近。响应面法优化杨桃根多糖醇沉工艺简单可行。
廖彭莹陈敏玉孙雪芹
关键词:多糖醇沉工艺响应面法
强化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以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3
2014年
从实验前要求学生观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视频以增强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规范的感性认识、抓好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及时发现学生错误操作并予以纠正、强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四方面,讨论如何强化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以提高教学质量。
蒋凌风廖海琳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药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状况调查与启示——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医药类专业学生开展的大学物理课程全面线上学习情况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需要全方位开发可视化、吸引程度较高的在线课程资源,并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袁颖蔡卓秦松梅韦相忠
关键词:在线教学问卷调查
NGR1改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靶点分析及验证
2024年
为阐明壮药三七特征皂苷(NGR1)的抗炎特性及其保护肾足细胞的作用,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NGR1改善糖尿病肾病(DN)炎症分子机制及其潜在靶点.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NGR1的靶点;OMIM和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DN炎症反应的相关基因;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对交集靶点-NGR1进行分子对接,GRAMM-X评估交集靶点-NLRP3炎症小体的亲和力.采用MPC-5细胞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STAT3、VEGFA为NGR1主要靶点,均与NLRP3密切关联.NGR1干预DN炎症反应主要涉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NGR1降低P-STAT3、VEGFA、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提示,NGR1通过降低STAT3磷酸化水平干预NLRP3的激活、调控VEGFA的表达,改善DN炎症反应.
任祥亭吕建珍刘秋霞黄国东王志静李统宇陆世龙LOO Wei‐Yin
关键词:三七皂苷R1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杉木双花鞘花寄生提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95%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为溶剂分别对杉木双花鞘花[Macrosolen bibracteolatus(Hance)Danser]寄生进行冷浸提取,用DPPH和ABTS体系评价杉木双花鞘花寄生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杉木双花鞘花寄生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95%乙醇和丙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天然来源之一。
陈睿霍丽妮李培源廖艳芳庞凯夏
关键词:DPPH自由基
共1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