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作品数:487 被引量:841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旭郑杰馨林力田宇王浚哲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3篇期刊文章
  • 20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7篇理学
  • 7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5篇机械工程
  • 4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文化科学
  • 28篇建筑科学
  • 26篇天文地球
  • 2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电气工程
  • 16篇医药卫生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电子电信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6篇有限元
  • 28篇数值模拟
  • 27篇值模拟
  • 18篇船舶
  • 17篇教学
  • 17篇复合材料
  • 17篇复合材
  • 14篇虚拟激励法
  • 13篇应力
  • 13篇纳米
  • 12篇振动
  • 11篇海洋工程
  • 10篇多孔介质
  • 10篇优化设计
  • 10篇仿真
  • 10篇饱和多孔介质
  • 9篇动力学
  • 8篇拓扑优化
  • 6篇有限元法
  • 4篇有限元模拟

机构

  • 47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大连交通大学
  • 8篇中国海洋石油...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电建集团...
  • 4篇东北大学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国家海洋环境...
  • 4篇沈阳飞机设计...
  • 4篇中国北车集团...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密苏里大学
  • 3篇中国船舶科学...
  • 3篇中国第一汽车...
  • 3篇南车青岛四方...
  • 3篇沈阳鼓风机(...
  • 3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15篇宗智
  • 12篇林家浩
  • 11篇赵岩
  • 11篇岳前进
  • 10篇张昭
  • 10篇张洪武
  • 9篇武文华
  • 8篇高云
  • 8篇吴志刚
  • 6篇郭攀
  • 6篇周力
  • 6篇项盼
  • 6篇胡平
  • 6篇吴承伟
  • 6篇张伟
  • 6篇张有为
  • 5篇蔡贤辉
  • 5篇张文首
  • 5篇刘刚
  • 5篇刘君

传媒

  • 11篇计算力学学报
  • 9篇船舶工程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中国造船
  • 7篇固体力学学报
  • 7篇船海工程
  • 6篇哈尔滨工程大...
  • 6篇中国力学大会...
  • 5篇力学学报
  • 5篇应用数学和力...
  • 5篇船舶力学
  • 5篇中国海洋平台
  • 5篇实验室科学
  • 5篇中国力学学会...
  • 4篇机械研究与应...
  • 4篇工程力学
  • 4篇风机技术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科技创新与应...
  • 4篇2011船舶...

年份

  • 24篇2023
  • 34篇2022
  • 29篇2021
  • 9篇2020
  • 20篇2019
  • 30篇2018
  • 23篇2017
  • 33篇2016
  • 62篇2015
  • 43篇2014
  • 40篇2013
  • 26篇2012
  • 35篇2011
  • 28篇2010
  • 25篇2009
  • 13篇2008
  • 4篇2007
4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固耦合分析的载荷映射开放式软件架构设计
2015年
基于开放式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平台SiPESC设计实现了流固耦合分析流场载荷映射软件架构。软件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计算流体力学(CFD)网格模型与计算结构力学(CSD)网格模型交互界面网格不匹配情况下的流-固载荷映射问题。软件采用插值方法将流场分析得到的物面载荷转换为结构分析的载荷边界条件。软件基于SiPESC平台的微核心+插件的开放式可扩展软件框架进行设计,依托SiPESC.ENGDBS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大规模数据管理。设计实现的软件框架提供了算法的灵活扩展接口与管理机制,可动态扩展新的插值算法,满足流固耦合分析需要的数据管理与数据转换需求。在该软件框架下,已实现了多种插值算法,并完成验证算例与工程算例的载荷数据转换。算例表明软件功能具备良好的工程适用性,为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张帆陈飙松刘君钟万勰
关键词:流固耦合
新型运载火箭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被引量:2
2021年
伴随着运载火箭大型化与重型化的趋势,结构优化技术在火箭轻量化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更高精度的试验、测试以及更高置信度的分析评估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运载火箭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进行概述;然后针对几种典型密封类与非密封类结构优化案例及新型运载火箭结构中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未来结构优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王金明鲍国苗刘勇顾铖璋易果刘博吴春雷亢战
关键词:运载火箭结构优化试验验证不确定性
基于DGPS的海洋平台运动轨迹测量装置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海洋平台在单点系泊作用下运动轨迹的监测问题,研制了一套DGPS海洋平台水平运动轨迹测量装置。该装置利用GPS实时测量海洋平台的定位位置,通过自建基准站提供差分改正数据,移动站接收并解析该差分数据提高传统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两者构建DGPS测量系统,动态描绘海洋平台的运动轨迹。通过地面小车运动模拟海洋平台的水平运动,对该DGPS测量系统进行各项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其动态跟踪效果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平台运动轨迹测量的需要。
唐达苏亮亮岳前进
关键词:DGPSDSP
广义耦合扩展多尺度FEM及其在饱和多孔介质弹塑性固结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饱和多孔介质提出了一种广义耦合扩展多尺度FEM(GCEMs),其数值基函数的构造基于有限元离散后形成的单胞等效刚度阵,获得的耦合多尺度数值基函数包含了固相与液相之间的耦合作用。对于二维问题,为了提高算法在处理非均...
卢梦凯郑勇刚张洪武
关键词:饱和多孔介质弹塑性固结
基于精细积分理论与算法体系的时变最优控制方案工程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以航天器的编队飞行控制为工程背景,利用PIMCSD工具箱设计了航天器远/近程逼近的时变控制方案,并在飞行控制仿真平台上通过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常控制器方案,新的时变控制器方案可以在更短的控制时间内,以更少的燃料消耗,达到更高的终端控制精度,从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同时,提出的时变控制器简化实现方案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指标,也便于工程设计和实现。这些工作为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谭述君段佳佳夏永江陆仲绩吴志刚
关键词: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精细积分方法
钢带封装燃料电池端板优化设计
<正>基于拓扑优化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考虑多个设计指标,建立了多目标燃料电池端板拓扑优化模型,对端板进行了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佳材料分布和最优外形。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端板结构比原结构质量更轻而且在封装后能够...
魏铭瑛蒋化南刘博吴承伟
文献传递
基于三维蒙特卡洛方法的搅拌摩擦焊晶粒生长模拟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三维湍流模型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结合三维蒙特卡洛模型模拟焊接区域的晶粒生长,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流体模型中物质点运动和温度历程结合晶粒生长模型,模拟了焊接搅拌区晶粒结构演变,研究发现搅拌区搅拌头前进侧晶粒尺寸大于返回侧尺寸,结果与文献中晶粒分布相符。模型展示了实验切面中难以观测到的晶粒三维特征,对于定量了解焊接搅拌区三维空间晶粒组织形貌特征以及晶粒尺寸分布有促进作用。
张昭胡超平吴奇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湍流模型
应用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PIMCSD求解卫星编队重构问题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线性时变系统终端约束最优控制方法,为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的队形重构控制问题设计了均衡耗能最优控制器。由于描述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相对运动的Lawden方程是时变方程,给卫星编队重构的最优控制器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基于精细积分算法的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PIMCSD进行系统设计,求解卫星编队重构所需的时变最优反馈控制律和前馈控制律,最后给出了由三颗卫星组成的编队队形重构控制仿真计算结果。
吴志刚谭述君陆仲绩
关键词:卫星编队飞行编队重构最优控制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海洋系泊链钢22MnCrNiMo腐蚀磨损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了锚链在海洋环境中腐蚀磨损(简称"磨蚀")累积损伤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能够同时考虑锚链链环间接触面在海水中的腐蚀和磨损耦合损伤。针对22MnCrNiMo低碳低合金钢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海水侵蚀以及磨蚀性能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基于该材料的锚链链环间接触面在海水中磨蚀损伤数值分析中的相关参数。通过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锚链链环间接触面磨蚀累积损伤数值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粟京刘刚孙佳君
关键词:磨损
基于概率断裂力学的管道疲劳寿命分析
采用奇异单元模拟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张开应力。以概率论为基础,结合确定性疲劳断裂力学估算方法,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管道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J积分计...
田宇张昭张洪武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蒙特卡洛模拟法
文献传递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