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
- 作品数:96 被引量:220H指数:9
- 相关作者:于深礼安树升林军姜洪亮李润寅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更多>>
- 关于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规模的讨论
- 本文根据黄海北部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或Penaeus chinese)增殖放流量和渔获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这个系统的经济状况,确定放流规模为10±2亿尾.根据各地区的征费数额、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
- 安树升林军
- 关键词:中国对虾黄海北部增殖渔业
- 文献传递
- 辽宁省渔政通信网络的设计与效能
- 1988年
- 渔业无线电在海洋渔业的发展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在生产、指挥、安全、救助、管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效能。我省水产局为了促进渔业的发展,保护水产资源,并为全省渔业通信摸索经验,踏出新路,予以拨款组建渔政通信网络。
- 孙国强
- 关键词:海洋渔业水产资源拨款通信网络
- 关于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渔获量预报的讨论被引量:2
- 1997年
-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近几年来回捕率大幅度下降,常规预报方法仍能满足生产需要。环境因素不是影响回捕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回捕率下降是由于8月15日前放流虾入海后发生大量死亡。
- 林军
- 关键词:中国对虾对虾放流
- 青蛤的产业化人工育苗报告(Ⅱ)青蛤的早期个体发育
- 本文报道了室内培育条件下青蛤的早期个体发育.青蛤的卵径,平均大小89.49μm.初孵D型幼虫,平均壳长124.50μm,平均壳高106.33μm.D型幼虫孵化后3~4d开始附着,12d出水管形成,发育到单管稚贝,15d进...
- 刘文善胡守义马跃华苗贵华李敬慧
- 关键词:青蛤滩涂贝类人工育苗
- 文献传递
-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下降的原因被引量:9
- 2002年
- 林军安树升
- 关键词: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
-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水产养殖良药——介绍美菌方Alken Clear—F10被引量:13
- 1994年
- 为解决当前因污染造成的渔业生态环境恶化给水产养殖业带来的巨大灾害,本文介绍美国一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水产养殖良药——美菌方Alken Clear—F10。它可消除污染、净化水质、减少病害、提高产量。倘若美菌方能得以推广应用,效益将是巨大的。
- 刘靖段若玲
- 关键词:鱼病药物防治生物工程技术水产养殖
- 青蛤的产业化人工育苗报告(Ⅰ)青蛤的繁殖特性
- 本文报道了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繁殖特性.锦州天桥海域自然生长的青蛤,6月底开始进入繁殖期,而繁殖盛期出现在7月中下旬以后.在繁殖季节,亲贝一般入池1~3d后,无需催产刺激,便可陆续自然排放.青蛤的产卵量...
- 刘文善胡守义马跃华苗贵华李敬慧
- 关键词:青蛤繁殖特性滩涂贝类人工育苗
- 文献传递
- 试论辽宁省海洋捕捞业的战略转变
- 1988年
- 1987年全国农业(水产)工作会议确定的近期全国水产发展路子为:发展两头,改善中间,突破加工。现仅结合辽宁省海洋捕捞业现状,探索把海洋捕捞业从“猎捕”型转向“农牧化”的增殖型渔业,以“改善中间”的对策。
- 陆荣甫
- 关键词:海洋捕捞业渔业农业水产
- 黄海北部对虾增殖业发展的探讨被引量:1
- 2002年
- 黄海北部对虾增殖业历经17年,有了较快发展。目前,苗种、资金、回捕效果等制约因素,影响了对虾增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稳定苗种来源、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增殖效果的综合措施,推动对虾增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 王建芳于深礼陈钰
- 关键词:北部对虾
- 辽宁省海洋渔具区划报告
- 该区划和调查报告系全国渔业自然资源调查和渔业区划领导下达的科研任务,按照全国统一制定的标准,对辽宁省海洋渔具渔法,作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经过综合研究、论证编写的。该区划报告对辽宁省海洋渔具的演变、分布与渔业资源的变化,海...
- 关键词:
- 关键词:海洋渔具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