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作品数:4,677 被引量:15,420H指数:42
相关作者:张昌民尹太举何幼斌胡望水李少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08篇期刊文章
  • 5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81篇天文地球
  • 1,54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6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0篇文化科学
  • 77篇经济管理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生物学
  • 32篇化学工程
  • 30篇农业科学
  • 29篇矿业工程
  • 26篇自然科学总论
  • 26篇理学
  • 22篇建筑科学
  • 22篇水利工程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政治法律
  • 8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04篇盆地
  • 707篇储层
  • 508篇油田
  • 420篇地质
  • 391篇油气
  • 309篇凹陷
  • 265篇地层
  • 247篇沉积相
  • 232篇层序
  • 222篇三角洲
  • 197篇鄂尔多斯盆地
  • 192篇油藏
  • 185篇勘探
  • 165篇页岩
  • 162篇成藏
  • 154篇微相
  • 147篇层序地层
  • 142篇准噶尔盆地
  • 141篇气藏
  • 138篇油层

机构

  • 4,534篇长江大学
  • 59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46篇中国石油
  • 2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5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2篇中国石化
  • 83篇中国地质科学...
  • 63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教育部
  • 47篇中海石油(中...
  • 45篇武汉大学
  • 38篇青海油田
  • 36篇成都理工大学
  • 3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7篇中海石油(中...
  • 23篇华北油田

作者

  • 269篇何幼斌
  • 210篇张昌民
  • 180篇尹太举
  • 167篇罗顺社
  • 167篇胡明毅
  • 123篇李少华
  • 121篇胡望水
  • 102篇李建明
  • 89篇潘仁芳
  • 88篇肖传桃
  • 88篇汤军
  • 86篇何贞铭
  • 85篇胡忠贵
  • 82篇张尚锋
  • 80篇朱锐
  • 78篇尹艳树
  • 77篇王振奇
  • 76篇张春生
  • 72篇王新海
  • 71篇李华

传媒

  • 385篇石油天然气学...
  • 147篇长江大学学报...
  • 121篇中国石油和化...
  • 99篇内蒙古石油化...
  • 88篇石化技术
  • 87篇长江大学学报...
  • 86篇断块油气田
  • 83篇长江大学学报...
  • 83篇岩性油气藏
  • 75篇科学技术与工...
  • 68篇石油地质与工...
  • 68篇2015年全...
  • 66篇沉积学报
  • 64篇江汉石油学院...
  • 61篇古地理学报
  • 50篇中国锰业
  • 49篇天然气地球科...
  • 47篇石油与天然气...
  • 46篇新疆石油地质
  • 40篇内江科技

年份

  • 16篇2024
  • 184篇2023
  • 166篇2022
  • 183篇2021
  • 201篇2020
  • 191篇2019
  • 241篇2018
  • 290篇2017
  • 243篇2016
  • 427篇2015
  • 262篇2014
  • 287篇2013
  • 261篇2012
  • 255篇2011
  • 281篇2010
  • 227篇2009
  • 189篇2008
  • 164篇2007
  • 139篇2006
  • 171篇2005
4,6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陆相页岩从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角度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其中总有机碳(TOC)平均为1.5%,有机质类型以II 和III 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Ro 大于2.0%),基本为过成熟阶...
周三栋刘大锰蔡益栋汤济广
关键词:营城组孔隙结构含气量梨树断陷
陕西富平地区上奥陶统等深流沉积及其影响因素
陕西富平上奥陶统赵老峪组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隆起带东段。赵老峪组岩性以灰黑色薄层泥晶灰岩和含泥灰岩为主,夹黑色薄层放射虫硅岩、深灰色薄层粉屑灰岩、砂屑灰岩、中—厚层砾屑灰岩。泥晶灰岩发育水平层理,沿层面发育Nerei...
黄伟何幼斌李华刘朱睿鸷
关键词:等深积岩沉积层序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物探方法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中,物探方法在划分大地构造单元,识别断裂构造、地层和岩体信息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重磁可以作为预测要素参与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和评价,也可在识别隐伏矿、深部矿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总结了重磁方法在矿产预测方面的...
YIN Jiang-ning阴江宁XIAO Ke-yan肖克炎
关键词:矿产预测物探方法数据处理资源评价
港西潜山构造带地质特征分析及区块评价
2004年
通过对研究区钻遇奥陶系潜山的钻井资料分析,认为奥陶系潜山具有有利的油源和盖层条件,储层亦较发育,因此成藏有利。通过地质特征研究,落实了11个圈闭,圈定了3个最有利的圈闭;钻井证实,这3个圈闭油气显示良好,主要含油层位为奥陶系峰峰组;但由于勘探程度低和对奥陶系储层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局面的展开。建议下一步应该加强储层研究,查明有利的储集部位。
刘成华李秀菊肖传桃
关键词:奥陶系油气成藏圈闭碳酸盐岩大港油田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2
2012年
野外综合实习作为长江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和地学素养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野外综合实习的内容和目的,分析了目前野外综合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李功权刘学锋何贞铭龚文平
关键词:教学模式
北祁连—北山地区早白垩世盆地物源分析——来自古水流、砾石组分、砂岩组分和碎屑锆石年龄的证据被引量:13
2013年
物源分析是判断古侵蚀区位置和恢复盆山格局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古流向、砾石组分、砂岩组分和碎屑锆石年龄研究,分析北祁连—北山地区下白垩统的物源,进一步探讨早白垩世盆山格局。综合研究认为,早白垩世北祁连-北山地区的沉积物源分别来自南、北两大物源区。南部物源区由奥陶纪北祁连洋火山弧、中-晚志留世—泥盆系中祁连与阿拉善地块碰撞造山花岗岩、新元古代中祁连裂解岩浆岩与变质岩基底、早中生代南祁连岩浆岩组成;北部物源区则主要为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增生造山与后碰撞期花岗岩、塔里木板块东部敦煌-库鲁克塔格地块古元古代岩浆岩和深成变质岩。早白垩世初期,走廊带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物源区,早白垩世早期南、北部物源同时存在,早白垩世中期则逐渐以南部源区为主,早白垩世晚期西北部和南部同时为物源供给区。整个早白垩世期间,北祁连-北山东部为统一的内陆湖盆群。
彭楠柳永清旷红伟陈军薛沛霖徐加林刘海刘燕学许欢董超
关键词:早白垩世沉积物源碎屑锆石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灰岩微量元素与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被引量:20
2015年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争议较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则认为早中期为封闭海盆,晚期转化为陆相湖盆。在对林西官地林西组剖面实测时,于其上部发现大量灰岩透镜体,内含钙藻和苔藓虫等海相化石。对系统采集的灰岩透镜体进行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灰岩中轻稀土略亏损,Eu正异常明显,La、Ce具有轻微的正异常,Gd、Y/Ho基本无异常;Si O2含量较高、且Zr与REE具有良好正相关性,表明其沉积环境为海相近岸带,水体可能有正常海水、河水或大气降水和热液三个来源。剖面沉积特征、化石组合及灰岩中碳、氧同位素组成也为近岸带环境提供了进一步支持。这说明晚二叠世兴蒙—吉林一带仍存在狭长海盆,海盆内部仍存在热液活动,在近岸地区,海水循环可能受阻,使得短期内以蒸发作用或河水注入占主要地位,造成碳同位素大幅漂移,而氧同位素漂移主要由成岩作用引起。
翟大兴张永生田树刚邢恩袁吴非蒙朱常伟蒋苏扬
关键词:晚二叠世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沉积环境
川南—黔中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富集条件探讨被引量:9
2017年
根据川南—黔中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的露头观测与钻井岩心描述、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温吸附等方法所获地球化学和物性资料,探讨了页岩气富集条件。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相为深水陆棚相、中陆棚相等;有机碳含量普遍在2%以上;成熟度介于1.32%~4.78%之间,均值为2.85%;主要发育Ⅰ型干酪根;储集类型主要以微米-纳米孔隙发育为主,裂缝比较发育,孔隙度介于0.24%~11.9%之间,渗透率介于(0.000 087~0.535)×10^(-3)μm^2之间,等温吸附实验测试平均吸附气量为2.74m^3/t。黄页1井现场解析含气量介于0.16~0.99m^3/t之间,平均含气量为0.52m^3/t;金石1井现场解析含气量介于1.51~2.41m^3/t之间,均值为1.8m^3/t。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内下寒武统页岩经历了有利于页岩气成藏的长期浅埋—长期隆升—快速深埋—快速抬升的埋藏史及热演化史且构造相对稳定,导致其具有较好页岩气保存条件;而盆外地区由于经历了多期次的生排烃,同时也遭受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致使页岩气藏的保存条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优越的物质基础、保存条件等是页岩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勘探选区上应往四川盆地内走,选区上要寻找有利于页岩气成藏的埋藏史及热演化史的同时采取"高中找低、强中找弱、好中找厚"的原则。
顾志翔何幼斌彭勇民饶松杜伟张灿
关键词:下寒武统页岩气主控因素
基于SuperMap Objects荆州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09年
对荆州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描述和分析,利用SuperMap Objects组件、VB6.0和SQL Server2000,实现了荆州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这对于发展荆州市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江东刘少华
关键词:TGISSUPERMAPOBJECTSC/S公交查询
燕山中东部凌源地区雾迷山组MT构造的发现、地质特征和研究意义被引量:12
2009年
MT构造碳酸盐岩(Molar-tooth structure carhonate)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尽管其成因至今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重要的地质意义使得它越来越引起地学界的重视。文中报道了在凌源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中发现MT构造。通过对雾迷山组MT宏观、微观特征的详细观察,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和综合研究表明,MT断续发育于上部灰岩段,有细纺锤形、碎屑状、细长条带状(和/或肠状)及小瘤状(或不规则形态)等4种类型,其形态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MT发育层位Sr/Ba和Ca/Mg较高,相比邻近不发育MT的层位,分别表现为高δ^(13)C和低δ^(18)O.MT构造岩石学、形态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形成于潮间带下部至风暴浪基面附近的潮下带环境,背景条件具有气候温暖、海水碳酸钙过饱和、生物产率较高,局部菌藻类生物富集的特点,碳酸钙软泥钙化速度快,菌藻类生物具有催生MT的作用。雾迷山组MT与同样发育MT的北美中元古界Belt超群及俄罗斯里菲系碳同位素具有良好的对比关系,它是区域和全球前寒武系对比的良好标志。
旷红伟彭楠罗顺社岑超李家华陈铭培
关键词:雾迷山组地质特征地质意义
共4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