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科技大学校工会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罗爱平新晨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教学
  • 1篇道德
  • 1篇学风
  • 1篇学风建设
  • 1篇学校管理
  • 1篇意蕴
  • 1篇思念
  • 1篇思想道德
  • 1篇思政
  • 1篇特色文化
  • 1篇专业课
  • 1篇专业课程
  • 1篇文化
  • 1篇文明建设
  • 1篇下乡
  • 1篇乡村
  • 1篇乡风文明
  • 1篇校务
  • 1篇校务公开
  • 1篇廉政

机构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朱强
  • 1篇罗爱平
  • 1篇梁晓峰
  • 1篇王巍
  • 1篇蒋国凤
  • 1篇张永康
  • 1篇新晨

传媒

  • 2篇高教研究(西...
  • 1篇音乐大观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轻化工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4
  • 1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 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被引量:1
2003年
西南科技大学校务公开工作在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和校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其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所认识。
朱强张永康蒋国凤
关键词:校务公开决策民主化廉政建设学校管理教师参与
关于我校学风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2005年
学风建设是育人质量的根本,高校教育改革中,学风建设一直是一个重点,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全校上下团结一致,正在以迎接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提出了“迎评创优”的目标。“迎评创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命运与发展前途的大事。在诸多工作中,学风和教风建设又是一个事关全体师生,需要长期不断坚持的重要工作。如何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推进学风建设,怎样发挥高校学风在教育、教学上的引导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罗爱平梁晓峰
关键词:学风建设教育改革本科教学教育工作者办学水平教学评估
思念霜
2014年
新晨王巍
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被引量:5
2023年
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要求,传统城乡规划学已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行业变革重塑新时代城乡规划师的价值观,相应地,地方高校需要在城乡规划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适时调整。在此背景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既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孕育土壤之一,具有“望得见,摸得着,共参与,接地气”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以城乡规划学核心课程《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课程思政为例,探索将信息技术下的绵阳市地方资源和绵阳市在长江中上游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具体实施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思政,以期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白萍师满江
关键词:城乡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价值意蕴、实践难题与优化进路被引量:5
2023年
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机遇与挑战交织交融、同步激荡。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维互动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社会氛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风文明内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的风气习俗,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乡风文明的价值力量深深内嵌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过程,为振兴乡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积聚深厚的文化力量,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各异、乡风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的掣肘,使得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被弱化,这集中体现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难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公共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移风易俗有待加强四个方面。着眼于当前乡村振兴的现实境遇,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倡导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就成为现阶段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优化进路。同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乡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推进,进而达成乡村振兴之目的。
白萍王幸媛
关键词:乡风文明思想道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