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

作品数:17 被引量:107H指数:7
相关作者:任庆华章晶朱武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生物力学
  • 5篇生物力学特性
  • 4篇皮肤
  • 4篇角膜
  • 3篇眼角
  • 3篇眼角膜
  • 3篇应力松弛
  • 3篇皮肤扩张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聚集
  • 3篇红细胞聚集
  • 2篇动脉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应力
  • 2篇软组织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维持期
  • 2篇红细胞
  • 2篇红细胞聚集性

机构

  • 17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日友好临床...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2篇曾衍钧
  • 4篇庄逢源
  • 3篇孙广慈
  • 3篇盛佳
  • 2篇王勤美
  • 2篇刘有军
  • 2篇胡泳霞
  • 2篇杨坚
  • 2篇乔爱科
  • 2篇黄伟
  • 2篇宋海兰
  • 2篇李秀云
  • 2篇任庆华
  • 2篇姜黎
  • 1篇李秀峰
  • 1篇张东升
  • 1篇丁志红
  • 1篇包芳军
  • 1篇刘学军
  • 1篇倪茜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3篇力学进展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组织力学进展
1993年
概述了软组织力学最近的发展,介绍了在体和离体皮肤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进一步说明了成形外科中皮肤扩张的力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另外对用凹痕法和本构方程导得的肺的增量弹性模量结果作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对键和韧带结构和功能有影响的以下诸因素:冷冻储存、温度、年龄、功能适应和内环境稳定。
曾衍钧
关键词:韧带生物力学
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粘弹性特性被引量:8
2002年
对狗背部扩张后和相应对照侧的皮肤软组织在移植后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应力 应变和应力松弛粘弹性力学特性及极限抗拉强度实验 .在移植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移植后恢复时间的增加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 .扩张试件在移植后 2 4周的生物力学性能基本恢复 。
曾衍钧黄昆许传青章晶孙广慈
关键词:皮肤扩张粘弹性应力松弛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2年
摘 要 血流动力学因素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目前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分支动脉、弯曲动脉以及因血管内膜增生而导致的局部狭窄动脉,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的病灶性部位.精确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必须依赖于解剖精确的血管几何模型和生理真实的血流与管壁有限变形的非线性瞬态流-固耦合、只有在‘虚拟血液流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血管内的壁面剪应力、粒子滞留时间和氧气的跨血管壁传输等多种因素,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才能真正有助于人们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机理。才有可能应用于有关动脉疾病的外科手术规划中.
刘有军乔爱科黄伟曾衍钧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动脉粥样硬化虚拟现实
不同扩张方案下在体皮肤生物力学特性被引量:7
2003年
成形外科中 ,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 ,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 ,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我们设计和制成了在体张力量测仪并首次进行在体生物力学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扩张结束后 ,扩张面积的测定表明 ,扩张皮瓣中心面积增加和整个扩张面积的增加在各种扩张方案下的差别不大 ;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在扩张时都有明显的增加 ,然而 ,随着维持时间的增加 ,慢慢向正常水平恢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 ,快速扩张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十分接近于常规扩张组 ,而且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提高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据此 ,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 。
杨坚曾衍钧刘学军孙广慈
关键词:生物力学特性皮肤扩张维持期
不同扩张方案下离体皮肤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被引量:8
2003年
整形外科中 ,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 ,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 ,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本研究进行了快速和常规扩张的离体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比较。离体生物力学各参数 ,如强度、应力 应变、应力松弛、蠕变等参数在Instron实验机上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 :扩张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皮肤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维持时间的增加 ,扩张皮肤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对于同样的维持时间 ,快速扩张和常规扩张对生物力学性质影响区别不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快速扩张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十分接近于常规扩张组 ;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改变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 ,使之与对照组接近。因此 ,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 ,延长维持期的方法来提高疗效。
曾衍钧杨坚许传青李瑱孙广慈
关键词:皮肤扩张维持期生物力学特性整形外科离体皮肤
软组织扩张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被引量:2
1995年
对狗后肢扩张后和对照例的隐神经、隐动脉、隐静脉进行应力-应变、应为松弛实验,确实其应力-应变函数和连续松驰谱的各参数。从应力-应变曲线和归一化连续松驰曲线来看,在扩张后的短时期内,随着扩张器注水量的增加,扩张后样品的力学特性相对于其对照侧样品的特性又趋于接近。隐神经、隐动脉、隐静脉都表现出这样的规律。
傅广宇曾衍钧朱武华夏兆骥李静平
关键词:生物力学软组织
猪眼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被引量:7
1993年
对猪眼角膜进行了有系统的单轴拉伸实验,通过实验来确定其极限强度,断裂能、显著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滞后环.在不同的应变水平下进行了应为松弛实验并确定了连续松弛谱的各参数.从极限强度、断裂能和应力松弛来看,角膜的纵向和横向之间无重大的差异,据此,各向同性假定可用于初步的角膜力学模型.
曾衍钧任庆华蔡琦瑛李秀云胡泳霞宋海兰
关键词:角膜应力松弛生物力学
扩张皮肤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1993年
采用人体皮肤扩张的最佳动物模型,进行模拟临床皮肤扩张的研究。最后一次注水后的第1、2、3天,在扩张和正常皮肤上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样条进行皮肤生物力学的研究。同时在扩张皮肤的中心、中部和边缘取小块标本,在临近周围取小块正常皮肤标本,观察和测定其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酸性磷酸酶(ACP)。扩张后第1、2天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变化,但第3天的曲线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组织化学的平均密度变化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
曾衍钧倪茜丁志红牛星涛吴连存陈东明
关键词:皮肤扩张器生物力学组织化学
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被引量:8
2002年
对狗背部扩张后和相应对照侧的皮肤软组织在移植后的不同阶段 ,分别进行应力 应变、应力松弛特性和极限抗拉强度实验。在移植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移植后恢复时间的增加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扩张试件在移植后 2 4周的生物力学性能基本恢复。
章晶曾衍钧黄昆胡华新张正文孙广慈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应力-应变皮肤移植
红细胞聚集的生物力学基础被引量:7
1999年
红细胞聚集是一种细胞间的非特异粘附.从宏观角度讲,它是一种热力学过程;由不分散的单个细胞发展为三维网状结构.而从细观上看则是一种细胞膜间有大分子参与的弱相互作用.本文对红细胞的聚集形式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了综述.
盛佳曾衍钧庄逢源
关键词:红细胞粘附生物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