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中心
- 作品数:9 被引量:243H指数:6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吉林省西部草原区经济发展的生态建设问题
- 吉林西部地区位于东北松嫩平原的南部,辽河平原的北端.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植被区划上属森林草原带,在植被类型中属草甸草原,农业区划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虽然该区的农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但它又是草原带最湿润的地区,与内蒙古高原...
- 李建东
- 关键词:西部草原经济发展生态建设
- 文献传递
-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 Ⅲ.物种分布格局被引量:17
- 2002年
-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2 2个种中有 16个为聚集分布 ,4个为均匀分布 ,2个为随机分布。说明群落中多数物种为聚集分布 ,其格局尺度多小于 0 0 4m2 。认为物种聚集分布可能在维持多样性中起重要作用 ,并在群落物种花期分布、物种实现生态位、种间关联与种间协变研究的基础上 。
- 杨利民韩梅周广胜王玉辉
- 关键词: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
- 20世纪人类活动对松辽平原草地的影响
- 人类活动放牧和开垦是造成目前草地面积减少和出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地各种影响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草地生态建设和退耕还草的几个问题:1.草地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是生态建...
- 李建东
- 关键词:松辽平原草地放牧开垦生态建设
- 人类活动对榆树疏林土壤环境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3年
- 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是目前主要的全球变化问题之一 .榆树疏林是分布于温带草原地带的沙地生境顶级群落 ,其生态环境脆弱 ,极易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人类活动 (包括人工林的建造 )对原生榆树疏林土壤环境和植物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人工樟子松林和重牧干扰影响最大 ,其次是人工杨树林 .在沙地环境治理中应充分地考虑自然规律和系统的短期与长期生态过程的统一 .
- 杨利民周广胜王国宏王玉辉
- 关键词:土壤环境植物多样性
- 论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风沙整治中的生态经济功能被引量:1
- 2000年
- 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降雨少、春季干旱、人为过度开垦草原及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沙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超过135.3万hm~2,农业生态条件恶劣,粮食产量低,没有像样的工业,经济落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大多集中在这里。为改变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提出了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风沙整治中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综合利用价值。
- 刘洪章杨利民
- 关键词:沙棘风沙生态功能经济功能
- 关于吉林省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被引量:14
- 2000年
- 在论述中国生态农业和西方持续农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在吉林生态省的建设中,可持续生态农业建设是重点之一。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思想方法把农业各学科组织起来,搞大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科技成果的联合转化,并且首先应处理好三大区域的发展模式问题,即西部半湿润半干旱草原区、东部山区和中部大中城市密集区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以及目前急需做好的几点工作。
- 杨利民刘洪章李建东
- 松嫩平原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0
- 2002年
-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而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是其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常与生产力密切相关 ,其相关性格局主要表现为 3种形式 ,即单调上升、单调下降和单峰关系。本研究结果支持单峰格局 ,即中等生产力水平物种多样性最高。并认为水的作用导致草地群落养分资源的空间异质性降低 ,物种竞争增大 ,从而物种多样性下降 ,但生产力明显增加。物种的共存依赖于进化上稳固的物种之间利用资源能力的交换 ,而物种在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上的交换使具有更高生产力的物种是竞争的弱者。
- 杨利民周广胜李建东
- 关键词:松嫩平原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
- 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被引量:18
- 2003年
-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0年。降水较50年代减少了113.4 mm,减少率达21.0%;较49年的平均值低38.0 mm,减少率为8.3%。降水变率呈明显增大趋势,表明降水稳定性降低,干旱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呈同步发展趋势。
- 韩梅杨利民王少江刘东和
-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变率
-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01年
-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核心和前沿问题。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作用机制 ,充分认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理 ,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以及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生态学家们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 ,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论 ,其焦点是竞争与共存的关系问题。
- 杨利民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