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充市高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43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何兮青承昀李定志邓洪林张松更多>>
相关机构: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疫情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8篇疫情分析
  • 8篇艾滋病
  • 7篇控制策略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流行病学分析
  • 5篇接种
  • 4篇流行性
  • 4篇麻疹
  • 3篇腮腺炎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性腮腺炎
  • 3篇麻疹疫情
  • 3篇免疫规划
  • 3篇接种率

机构

  • 42篇南充市高坪区...
  • 5篇南充市疾病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18篇何兮
  • 17篇李定志
  • 17篇青承昀
  • 15篇邓洪林
  • 9篇张松
  • 8篇张旭
  • 6篇蒲焘
  • 6篇曾凤梅
  • 5篇申冬梅
  • 4篇杨帆
  • 4篇唐伟
  • 3篇侯杰
  • 2篇李定智
  • 2篇李宁秀
  • 2篇甘霖
  • 2篇王明珍
  • 1篇苟铁军
  • 1篇廖桂萍
  • 1篇杨林恒
  • 1篇邱彬

传媒

  • 23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寄生虫病与感...
  • 6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高坪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充市高坪区2011-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04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10万,其中,街道发病率为46.33/10万;乡镇发病率为11.78/10万,城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79,P<0.01);9~12月为季节性发病最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9.23%;发病人群以0~4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4.89%,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病例总数的90.77%;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7.60%,女性年均发病率18.73/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9,P<0.05)。病原学检测显示EV71占9.89%,COX-A16占27.47%,其他肠道病毒占62.64%。结论 2011-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手足口病发率城区高于乡村,男性高于女性,9~12月为发病最高峰,病例多为5岁以下儿童。应加强疫情监测,严格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加大幼托机构晨检、午检及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散居和幼托儿童。
何兮张松舒念蒲焘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
南充市高坪区校内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效果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南充市高坪区校内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教授效果,并探索其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开展健康教育课前,按整群抽样原则,选择1所初中和1所高中作为基线调查,采取一对一方式按照中国-默沙东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调查表所列内容逐项询问登记。开课后再用同样的学校和方法调查,并将获得的信息分别录入Epi-data2.1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开课前调查534人,对8个问题总回答正确率为49.04%;开课后调查446人,回答正确率为70.40%,正确回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1)。结论开展校内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课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邓洪林李定志张旭曾凤梅何兮唐伟
关键词: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课
1994-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麻疹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南充市高坪区1994-2015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对策,为制定今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1994-2015年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 673例,年均发病率为13.24/10万,自2007年开始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疫情显著下降,2008-2015年的8年间,年均发病率0.77/10万,且无暴发疫情。结论按照免疫程序规范接种麻疹疫苗是控制麻疹流行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最可靠的重要手段。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免疫接种措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是控制和消灭麻疹的重要策略。
张松蒲焘李定志
关键词:麻疹控制策略
南充市高坪区大众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2011年
目的评价南充市高坪区大众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探索大众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开展大众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前后,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在农村和城市随机各抽取2个地段,按居住人口入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2.1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调查10~68岁大众人群550人和801人,对8个问题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2.14%和78.90%,前后比较,提高了2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90 P<0.01);对艾滋病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3种途径的正确知晓率由61.89%提高到86.42%;对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就餐、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由26.91%提高到61.42%;对艾滋病感染者持同情、关怀、接纳正确态度由23.82%提高到5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充高坪区大众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后,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改变了歧视态度。
申冬梅邓洪林张旭曾凤梅罗怡赵永忠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
注射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了解注射吸毒人群性痛艾滋病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艾滋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使用RPR血清学试验;收集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感染率6.73%,20~29岁感染率较高,8.57%;梅毒感染率4.33%,30~39岁感染率较高,5.95%。男女注射吸毒者感染HIV与梅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生物学监测非常必要,有利于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降低其传播与流行,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林恒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注射吸毒生物学监测
1950-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1950-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疟疾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为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充市高坪区1950-2015年疟疾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结果 1950-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0 703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33.82/10万,其中,50年代(1950-1959年)报告发病最多,为19 133例,年均发病率最高,达222.15/10万,60年代报告病例316例,年均发病率为3.41/10万;70年代报告病例336例,年均发病率为2.77/10万;80年代报告病例524例,年均发病率为3.89/10万;90年代报告病例358例3.98/10万;2000-2009年报告病例20例,年均发病率为0.35/10万;2010-2015年报告病16例,年均发病率为0.53/10万。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6~10月报告病例占全年总数的73.10%,年龄分布以20~65岁人群发病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8.26%,男女之比为2.78∶1。结论南充市高坪区疟疾发病呈下降趋势,进入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在0.5/10万以下波动,以后仍需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疫情发生和流行。
杨帆杨帆李宁秀张松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
高坪区江陵镇1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调查
2007年
目的查明高坪区江陵镇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原因及传播特征和掌握有效的控制措施,为扑灭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提供借鉴作用。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共发病101例,罹患率为10.67%,病例主要集中在4月8-12日和4月27-5月16日,各占发病总数的34.65%,发病年龄以7-12岁学生为主,共发病82例占发病总数的81.19%。所发101例病例均无确切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史,免疫空白、疫情报告不及时以及对暴发的防范意识不敏感是本次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和完善对学校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加大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推广与普及力度,是防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有效方法。
青承昀邓洪林何兮
关键词: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
南充市工厂职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2012年
目的了解南充工厂职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为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职工对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63.0%,知晓率与文化、城乡、年龄等因素有关。文盲组、20~30岁组和农村组知晓率较低,对"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有咯血、痰中带血症状,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知晓率为76.3%,但对国家有免费检查治疗政策知晓率仅为53.0%。结论南充工厂职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国家规划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温情李金凤邱彬刘帅姜柳米邓洪林李定志何兮
关键词:结核病知晓率
2017年南充市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某小学1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和疫苗保护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同类疫情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11-19//2018-02-02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全部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班级、有无接种人群罹患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相对危险度RR,疫苗保护率VE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本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共发生76例病例,总罹患率为4.77%(76/1592),覆盖23个班级,无死亡和重症病例;疫情持续了75 d,出现3~4代病例,发病高峰为2017-11-19/12-07报告发病56例,占本次疫情病例总数的73.68%;病例分布在23个班级,各班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6,P>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1岁,共69例,占发病总数的90.79%,各年龄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4,P<0.01)。男生45例,女生31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女学生性别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P>0.01);无免疫史组和有免疫史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9,P<0.01),含腮类疫苗接种1剂次组VE(疫苗保护率)为81.82%,接种2剂次组VE为99.43%,接种3剂次组VE为100.00%。结论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周期的大环境因素,免疫空白人群的存在,疫情发生早期未能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造成了本次疫情的发生。
青承昀杨帆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05—2020年南充市高坪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9种24376例,年均发病率为274.75/10万,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_(趋势)^(2)=89.96,P<0.001),死亡168例,年均死亡率为1.89/10万。乙类传染病20种165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6.28/10万,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χ=_(趋势)^(2)77.07,P<0.001),报告病例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传染病9种78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8.47/10万,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_(趋势)^(2)=866.23,P<0.001),报告病例以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为主。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1个大高峰,10-11月、1月为2个小高峰。高发地区为白塔街道、清溪街道、龙门街道、东观镇和小龙街道。男女性别比为1.70∶1;报告发病年龄分布以20~60岁和0~5岁年龄组为主;人群分类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为主。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梅毒;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乙肝和乙脑。由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起,占95.83%。结论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及场所,制定完善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青承昀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病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