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371 被引量:879H指数:11
- 相关作者:黄信有谢克锦江秀梅祖庆蔡长煌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平市延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闽北大米中铅镉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闽北大米中铅、镉污染状况,进行风险预警。方法按照《2011年福建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采集市辖10个区县市的农户自产水稻,经自然晾干后去壳、粉碎、过20目尼龙筛制成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量。结果在269份样品中,铅、镉检出率分别为84.8%和100%,平均值为0.093 mg/kg和0.056 mg/kg;中位数为0.093 mg/kg和0.038 mg/kg;P90值为0.19 mg/kg和0.12 mg/kg。不同区县铅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县镉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标比较,铅、镉超标率均为1.5%。结论闽北大米有不同程度铅、镉污染;虽然污染水平较低,亦不可掉以轻心,应进一步加强监测,控制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 李桓陈大红
- 关键词:大米铅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 消除疟疾培训效果分析及思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南平市消除疟疾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消除疟疾后培训思路。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平市各级医疗机构疟疾培训的人员、频次、间隔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疟防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合格率48.8%,镜检技术合格率56.2%。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防治知识和镜检技术合格率均有增高的趋势;随着培训间隔时间延长,防治知识和镜检技术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疟疾相关培训效果显而易见。在消除疟疾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不论医院等级和年龄层次,这是消除疟疾成果可持续性的重要保证。
- 张辉张芝平卓鸣莺文辉
- 关键词:疟疾疾病控制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刘国兴罗桂妹
- 关键词: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菌苗治疗免疫功能减退
- 超声引导下定位切除触诊不清乳腺肿块1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定位切除临床触诊不清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间的137例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触诊不清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行超声引导下金属导丝定位,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乳腺肿块。结果 137例共158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均准确切除,术后病理检出124个(78.5%)良性病灶,恶性病灶34个(21.5%);恶性病灶中,13个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1个行保乳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3个月,仅1例患者术后2年左右出现肺转移,无局部复发者。结论超声引导下术前定位切除临床触诊不清乳腺病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治中意义重大。
- 敖翠炖
- 关键词:乳腺肿块
- 2019—2022年南平市诺如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南平市诺如病毒疫情流行病学与病原学资料,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2年南平市报告且现场采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选取相关标本的诺如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2019—2022年南平市诺如病毒感染聚集和(或)暴发疫情共34起,其中聚集疫情26起,占76.47%(26/34),暴发疫情8起,占23.53%(8/34),每起疫情病例数在12~51例,发病总数为1 583例;疫情报告时间最短1 d,最长8 d,平均为(5.73±0.69)d;平均疫情持续时间为(9.36±0.78)d;疫情场所主要分布在中小学,小学占41.18%(14/34),中学占38.24%(13/34);诺如病毒感染人群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34起疫情中,共收集标本628份,检出阳性123份,其中2019年无诺如病毒阳性感染,2020、2021、2022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29%(44/112)、18.52%(55/297)、11.82%(24/203),各年度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7,P<0.01);123份阳性标本中,GⅡ型阳性检出106份(86.18%);混合感染型检出9份(7.32%);GⅠ型检出8份(6.50%)。结论 2019—2022年南平市诺如病毒疫情主要分布于中小学校,以GⅡ型阳性感染为主。
- 郑雯菱
- 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腹泻
- 闽北首例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确定闽北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感染来源,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该患者咽拭子、漱口液和下呼吸道抽取物等标本检测出禽流感病毒(H5N1)特异性核酸阳性,病毒...
- 刘振江谢克锦张辉胡平叶桂春黄建新许龙善
- 文献传递
- 延平区2000~2009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 〔目的〕延平区为我市所辖十个县、市(区)麻风患病率最高的地区,为了解其近10年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确立今后工作的重点。〔方法〕收集我市2000009年的所有新病例个案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
- 祖庆林娜
- 关键词:麻风病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南平市预防接种门诊现况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了解南平市预防接种服务门诊现状,为改善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南平市预防接种门诊资料。结果南平市共设有预防接种门诊139个,其中城镇29个(20.9%)、农村110个(79.1%);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平均面积83.6m2,平均设工作室3.7个;门诊专兼职工作人员共381人,平均2.7人;专职共119人,平均0.9人;每万服务人口专兼职人员平均1.7;以30~49岁、大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平均服务半径23km;主要以按日接种和按周/旬、墟日接种为主。结论为提高南平市预防接种门诊可及性,应提升接种门诊的施,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探索先进的免疫规划管理机制。
- 陈丽云江秀梅骆培玲
- 关键词:预防接种免疫规划
- 南平市2018-2020年318例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南平市接触性皮炎人群的常见致敏物质,为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皮肤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南平市318例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318例患者总阳性率84.0%(267/318),有≥2种致敏原的患者占71.9%(192/267);斑贴试验阳性率前5位的致敏原,分别为氯化钴(28.9%)、十二醇硫酸钠(28.9%)、重铬酸钾(26.7%)、对苯二胺(17.0%)和硫酸镍(16.0%);男性患者阳性率(84.8%)与女性(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结论南平市接触性皮炎人群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4.0%。斑贴试验是了解接触性皮炎患者致敏原的简单、可靠、安全的方法。
- 徐丽琴
-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致敏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果蔬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SPE)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样品经乙腈提取和氯化钠盐析分层,再经CABR/NH2柱净化,氮气流吹干后正己烷溶解定容,采用RTX-5毛细管柱分离,FT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灭威、异丙威、仲丁威、克百威、抗蚜威、甲萘威)均能较好地分离,平均加标回收率82.2%~115.0%,相对标准偏差2.1%~7.8%,检出限3.2~13μg/kg。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批量果蔬样品的分析。
- 江虹
- 关键词: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氨基甲酸酯类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