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作品数:3,200 被引量:9,463H指数:29
相关作者:汪期明狄亚珍吴军华吕勤康国贵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65篇期刊文章
  • 498篇会议论文
  • 258篇专利
  • 4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07篇医药卫生
  • 57篇文化科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经济管理
  • 11篇机械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政治法律
  • 7篇哲学宗教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社会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36篇儿童
  • 260篇新生儿
  • 219篇妊娠
  • 195篇子宫
  • 169篇小儿
  • 166篇手术
  • 163篇细胞
  • 152篇护理
  • 128篇疗效
  • 122篇患儿
  • 114篇综合征
  • 108篇产前
  • 107篇血清
  • 106篇肿瘤
  • 105篇腹腔
  • 93篇基因
  • 93篇宫内
  • 91篇术后
  • 89篇先天
  • 87篇先天性

机构

  • 3,168篇宁波市妇女儿...
  • 139篇宁波大学
  • 58篇宁波市第一医...
  • 35篇浙江中医药大...
  • 28篇宁波市第二医...
  • 28篇浙江大学
  • 27篇宁波市疾病预...
  • 26篇复旦大学
  • 26篇浙江大学医学...
  • 2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1篇宁波大学医学...
  • 20篇宁波市医疗中...
  • 1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8篇温州医学院附...
  • 16篇宁波卫生职业...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苏州大学
  • 11篇徐州医学院
  • 10篇浙江大学医学...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87篇汪期明
  • 83篇吴军华
  • 75篇吕勤
  • 74篇周黎明
  • 69篇狄亚珍
  • 60篇邱海燕
  • 58篇严海雅
  • 57篇庄丹燕
  • 56篇范琦慧
  • 53篇卢文波
  • 51篇朱诚
  • 49篇康国贵
  • 48篇张檀
  • 48篇陈安儿
  • 47篇丁盛
  • 44篇孙亦婷
  • 43篇周江瑾
  • 42篇胡波
  • 40篇陈志央
  • 37篇赵雅云

传媒

  • 602篇现代实用医学
  • 95篇宁波医学
  • 95篇中国现代医生
  • 93篇中国优生与遗...
  • 92篇中国乡村医药
  • 87篇浙江医学
  • 57篇中华医院感染...
  • 57篇中国妇幼保健
  • 52篇中国卫生检验...
  • 44篇中国基层医药
  • 34篇中医药管理杂...
  • 3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9篇浙江预防医学
  • 28篇护理与康复
  • 23篇医学研究杂志
  • 19篇中国高等医学...
  • 18篇浙江实用医学
  • 18篇医院管理论坛
  • 17篇中华全科医学
  • 13篇中华男科学杂...

年份

  • 10篇2024
  • 220篇2023
  • 202篇2022
  • 165篇2021
  • 156篇2020
  • 164篇2019
  • 153篇2018
  • 154篇2017
  • 209篇2016
  • 178篇2015
  • 157篇2014
  • 183篇2013
  • 140篇2012
  • 140篇2011
  • 96篇2010
  • 115篇2009
  • 81篇2008
  • 118篇2007
  • 78篇2006
  • 60篇2005
3,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18例双胎婴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双胎试管婴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的围产期情况、围产期疾病及母亲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出生的双胎儿318对,其中试管婴儿113对、自然妊娠组205对,对围产儿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母孕期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双胎试管婴儿226例(113对),自然妊娠双胎儿活产409例(205对,其中一胎胎死宫内)。两组双胎婴儿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窒息率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率比双胎试管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及败血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试管婴儿组孕妇平均年龄比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管婴儿组剖宫产率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余孕期并发症,如早破水、妊高征及产后出血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试管婴儿双胎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儿出生结局及新生儿总体预后无明显差异。
姜娟王红
关键词:围生期试管婴儿双胎
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被引量:11
2015年
文章分析了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现状,认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岗位总量与结构比例需动态调整、岗位任职条件可"因院而异"、配套政策还有待完善、岗位设置审批工作需实行网络化管理等建议。
王桂秀
关键词:岗位设置人力资源
TCT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TBS系统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364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TCT法标本满意率为97.42%,细胞阳性病例1316例,总检出率(占10.64%)。对所有细胞阳性病例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87.97%);LSIL(73.95%,67.68%);ASC-H(57.89%,25%);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5.25%。结论TCT技术和TBS系统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目前一种高效的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陈惠英丁丽娟
关键词:TBS系统病理检查宫颈上皮瘤样病变
宁波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救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把握重症患儿的抢救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手足口病患儿大便肠道病毒检测EV71均阳性,其中96.67%(29/30)为5岁以下患儿。临床均以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发热为首要症状。其中66.67%(20/30)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四肢抖动、惊跳、嗜睡、呕吐,严重者表现为抽搐、偏瘫、昏迷。所有患儿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对于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者早期应用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等疗效显著。结论宁波地区流行的EV71手足口病临床特点除发热、皮疹外,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对重症的抢救建议早期气管插管、降颅压、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米力农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朱利华张玲郑吉善许会卿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肠道病毒71型
硬膜外不同麻醉给药方案对足月初产妇产间发热率、疼痛程度及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不同麻醉给药方案对足月初产妇产间发热率、疼痛程度及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初产妇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硬膜外持续给药和规律间断给药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体温、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白介素-6(IL-6)水平、产间发热率、催产素使用率、人工破膜率、器械助娩率、破膜至分娩时间、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后4 h、镇痛后5 h、分娩时及分娩后1 h体温水平均显著高于镇痛前(均P<0.05);两组产妇其他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均P<0.05);两组产妇其他时间点IL-6水平显著高于镇痛前(均P<0.05);B组产妇镇痛后3 h和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两组产间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人工破膜率及器械助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破膜至分娩时间、产程时间及镇痛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麻醉药物用量显著少于A组(均P<0.05)。结论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用于足月初产妇可有效降低机体疼痛程度,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未对产间发热率、产程及产时干预产生不利影响,价值优于持续给药。
胡琼严海雅
关键词:疼痛程度麻醉药物
揿针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2年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器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逐渐成为临床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手术的首选方法[1]。然而,尽管腹腔镜在操作技术、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气腹形成、麻醉药物的使用、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心理、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等原因可引起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如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异常、术后食欲减退等[2],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3]。
吕丹钱苗红黄月颖黄群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腹腔内脏器术前肠道准备紧张焦虑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产时观察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程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163例实施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
李冬梅吴恋应红军
关键词:疤痕子宫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甲状腺微小癌定义为直径≤1cm的甲状腺癌,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最为常见。前些年我们把临床上未被发现,而在术后病理检...
葛荣杨海涛王雯
文献传递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2014年本院191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院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率为4.16%。发病高峰出现在5~6月份;以3岁以下散居婴幼儿为主(占85.96%),无性别差异(P〉0.05),但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致病毒株主要为EV71,阳性率为71.73%。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低龄、就医延迟、发热、EV71阳性是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较高,以EV71型毒株感染为主。建议加强低龄幼儿预防,及时就诊以减少重症发生。
邵慧芝华玲玲张亚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流行病学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经脐轮内环形切口治疗新生儿脐部瘘管畸形
2017年
目的探讨经脐轮内环形切口治疗新生儿脐部瘘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脐轮内环形切口治疗的新生儿脐部瘘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40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脐部外观佳,无脐部感染、脐疝、肠瘘及膀胱瘘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10 d,平均8.5 d。出院后随诊1~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经脐轮内环形切口手术治疗新生儿脐部瘘管畸形,手术创伤小,暴露清楚,瘘管切除完整,保留了脐轮完整性;术后脐部外观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文刚李勇乔键诸建明
关键词:新生儿
共3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