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4 被引量:201H指数:8
相关作者:周文辉郭芹王晨谭帅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电气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耐蚀
  • 7篇耐蚀性
  • 6篇合金
  • 5篇电沉积
  • 5篇喹啉
  • 5篇羟基
  • 5篇羟基喹啉
  • 5篇8-羟基喹啉
  • 4篇电化学
  • 4篇浮选
  • 3篇电池
  • 3篇动力学
  • 3篇镀镍
  • 3篇循环伏安
  • 3篇循环伏安法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3篇伏安法

机构

  • 44篇中南大学
  • 3篇金杯电工股份...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江西瑞林稀贵...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沈阳铝镁设计...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长沙环境保护...
  • 1篇广州有色金属...
  • 1篇中国五环工程...

作者

  • 9篇钟宏
  • 7篇满瑞林
  • 6篇曾冬铭
  • 5篇刘小勤
  • 4篇陈启元
  • 4篇王帅
  • 4篇黄凤祥
  • 3篇刘广义
  • 3篇胡俊利
  • 2篇方芳
  • 2篇王海燕
  • 2篇江放明
  • 2篇苏小爱
  • 2篇彭东明
  • 2篇邓留
  • 2篇李洁
  • 2篇赵刚
  • 2篇刘晶晶
  • 2篇盛毓
  • 2篇许凯扬

传媒

  • 7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电镀与涂饰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电工技术...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电化学
  • 2篇中国锰业
  • 2篇表面技术
  • 2篇Transa...
  • 1篇化学教育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有色金属(选...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化学进展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中国钨业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6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O_3-TiO_2复合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6
2012年
以钛酸四正丁酯和偏钨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模板法制备复合WO3-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WO3-TiO2复合半导体中的TiO2为锐钛矿晶型,焙烧后的WO3-TiO2呈中空球形结构,粒径在320 nm左右,且粒径分布均匀,其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40.95 m2/g和16.91 nm,WO3-TiO2复合半导体的紫外-可见吸收边带较TiO2的红移约50 nm,并在400~500 nm处有吸收。光降解甲基橙(MO)实验显示:经过80 min光照后,WO3-TiO2复合半导体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为99.2%和81%,而TiO2的仅为64%和25%,且在紫外和可见光下WO3-TiO2复合半导体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是TiO2的3.2和4.9倍左右。
吕珂臻李洁李文章陈启元
关键词:空心球光降解
电解金属锰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2年
电解金属锰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废渣,这些废渣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锰渣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对锰渣的综合利用途径(金属离子回收、制成农业肥和在各种建材方面的应用等),通过对比成本、锰渣掺量和锰渣对目标产品性能的影响等,提出工业化推广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未来电解金属锰渣的资源化利用方向提供参考。
刘唐猛钟宏尹兴荣喻名强李进中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回收建材
C掺杂WO_(3-x)的制备及其光解水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斜WO3-x及C掺杂WO3-x,采用SEM、XRD、DRS、XP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样品光解水析氧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WO3的晶体结构,并导致晶体缺陷和氧空位增加,使催化剂表面W5+和氧空位含量增加,增强了WO3-x的光吸收性能和电子传输性能。在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C掺杂WO3-x的光解水析氧速率分别为90.0μmol/(L.g.h)和26.6μmol/(L.g.h),比未掺杂样品提高了91%和52%。
王旋郭芹李耀民王晨李文章李洁
关键词:三氧化钨碳掺杂氧空位光解水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血清代谢组前处理中的除蛋白及衍生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代谢组学研究中血清样本的前处理方法进行考察,研究蛋白去除和衍生化两个步骤对血清代谢物分析的影响。对血清样本和质控(Quality control,QC)样本的图谱进行峰相对标准偏差(RSD)计算,全谱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信息量的计算以及代谢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QC样本和血清平行样的峰面积RSD均小于10%,PCA分析结果及信息量计算结果都表明这些前处理方法重复性及可靠性良好,适用于代谢组学研究。4种前处理方法所得代谢图谱的PC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除蛋白试剂和衍生化试剂对代谢物谱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衍生化试剂的影响大于除蛋白试剂的影响。信息量计算显示MSTFA组图谱的信息量(约8.9)大于BSTFA组的信息量(约8.7)。对血清样本定性共得到44种代谢物,MSTFA组血清样本特有代谢物5种,BSTFA血清样本特有代谢物6种。对定性结果进行分析后建议:当需要研究极性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时,采用BSTFA作衍生化试剂较合适;而当需要研究非极性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时,采用MSTFA作衍生化试剂较合适。
蔡品品卢红梅
关键词: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微量Cl^-和温度对7150-T76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开路电位、循环极化法和腐蚀形貌表征研究了微量Cl^-与温度对7150-T76超高强度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低Cl^-浓度的溶液中,铝合金主要发生点蚀;温度升高、Cl^-浓度增大,晶间腐蚀的倾向逐渐变大。微量Cl^-(20 mmol/L)致使开路电位(OCP)显著负移;温度升高OCP逐渐降低,且在60~70℃温度范围内发生突变,表明腐蚀机理发生变化。还分析了循环极化曲线的各个电位和电流密度参数随Cl^-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点蚀转换电位Eptp的出现表明被侵蚀后的铝合金表面的钝化是分步进行的,Eptp随Cl^-浓度的增大逐渐负移。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而自腐蚀电位逐渐负移,均可归因于高温溶液中溶解氧减少的缘故。此外,也论证了自腐蚀电位和再钝化电位的差值ΔE3(Ecorr-Erep)作为评价局部腐蚀发展程度标准的局限性。
孙擎擎周文辉谢跃煌董朋轩陈康华陈启元
关键词:7150铝合金温度
Ce和B对HSn70-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在HSn70-1合金中添加适量稀土Ce的同时再添加不同含量的B,利用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扫描电镜、静态腐蚀试验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B对HSn70-1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0%的Ce和0.03%的B(质量分数),HSn70-1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显著提高;B的加入对HSn70-1合金组织细化作用不明显,但添加0.03%的B使得合金中的第二相分布均匀、弥散。
孙利平林高用邹艳明万迎春张胜华
关键词:CEHSN70-1力学性能耐蚀性能
钛掺杂有序介孔硅Ti-KIT-6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2016年
以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P123和正丁醇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丁酯为钛源,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钛掺杂KIT一6介孔分子筛.反应物TEOS,TBOT,P123,HCl,BuOH,H20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4~0.1:0.017。1.O~3.0;1.31:195.通过XRD,BET,FT—IR和uV—Vis表征制备得到的材料.结果表明,掺钛量对原立方相的骨架结构和结晶度的影响显著.同时研究了制备Ti—KIT-6(20)时盐酸加入量对其结构的影响.
王斌黎璐蒋崇文钟宏
关键词:结晶度
四极子DNA修饰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用于荧光光谱法测定铅(Ⅱ)
2015年
采用四极子(G4)DNA修饰的金纳米棒通过荧光对铅(Ⅱ)进行检测。由于铅(Ⅱ)对四极子DNA结构具有极高的稳定效率,能够驱使四极子DNA形成四极子结构与荧光探针锌原卟啉(ZnPPIX)螯合。金纳米棒不仅作为DNA的载体,而且金纳米棒的荧光增强效应还可以提高ZnPPIX-G4的荧光强度,从而构建了一个灵敏的铅(Ⅱ)荧光传感器。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等表征该四极子DNA-金纳米棒复合材料。该荧光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0nmol·L^-1以内和150~1 000nmol·L^-1之间,检出限(3S/N)为0.1nmol·L^-1。采用该检测器对自来水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测定结果相符。
甘浩邓留
关键词:金纳米棒荧光光谱法
电解浸出废旧锂电池中钴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被引量:6
2014年
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条为阴极,以铅板作阳极,在稀硫酸溶液中,电解浸出正极材料中的钴,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钴的电解浸出过程进行研究。实验及热力学数据分析表明:LiCoO 2主要通过Co(OH)3还原浸出得到Co2+,考查浸出温度和时间表明在电解前期5~30 min电解浸出由缩核模型的化学反应过程控制,浸出率α与时间t满足未反应核收缩模型1-(1-α)1/3=Kt,其表观活化能为7.32 kJ/mol;中期是混合控制;后期75~180 min符合内扩散控制模型1-2α/3-(1-α)2/3=Kt,表观活化能17.05 kJ/mol。浸出液中的铝主要是铝箔表面氧化铝层不受阴极保护而溶于硫酸溶液,正极材料从铝箔上剥离与氧化铝层的溶解有关,剥离时间影响钴的浸出率。
张建满瑞林徐筱群贺凤吴奇尹晓莹
关键词:热力学动力学
Lead electrodeposition from alkaline solutions containing xylitol
2011年
The electrodeposition of lead in alkaline solutions containing xylitol (1, 2, 3, 4, 5-pentahydroxypentane) was studied. The lead electrodeposition and the chemical stability of xylitol in alkaline solu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pparen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exchange current density were obtained b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Initial stages of lead electrocrystalliz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chronoamperometry. Voltammograms of a AISI 316 stainless steel electrode in xylitol solution exhibit no current in the potential range of-1.3 V to 0.75 V (vs Hg/HgO), implying that xylitol is stable to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pparen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exchange current density were calculated to be 35.15 kJ/mol, 1.56 and 9.65x10^-5 A/m^2. Analysis of the chronoamperometric responses implies three-dimensional growth of nuclei, with the type of nucleation depending on overpotential.
古映莹周琼华杨天足刘伟张杜超
关键词:LEADXYLITOLELECTRODEPOSITIONNUCLEATIONCHRONOAMPEROMETRY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