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87 被引量:115H指数:7
- 相关作者:吴锦旗秦玉葛维东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四个选择”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刍议——以“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专题为例
- 2024年
- “纲要”课专题教学目前注重史实讲授,琐碎且不能突出本课程的主题、主线及教学目的。本文借鉴史书纲目体之特点,主张以“四个选择”分别建四大专题,下设若干子专题,且以第一专题“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例,建议下设磨难与觉醒、中体与西用、改良与革命、民主与科学、师俄与建党五个子专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桂始馨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纲目体
- 论托马斯伦理学的主题及其现代效应——对《爱、自由与责任》的一种再阐释
- 2017年
- 托马斯伦理学的现代效应,既具备在理论上持续复兴的发展向度,还存有在实践中的应用维度。托马斯以神学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二维并行的主题与方法建构伦理学,奠定其现代效应的根基。中世纪哲学的合法性或曰道德性,是这一现代效应得以呈现的总体渊源。新托马斯主义者对托马斯伦理学思想主题的继承与时代化、世俗化阐释,自然法思想的复兴与实践应用,以及当代西方流行的伦理和政治哲学,皆可归属于或发现托马斯伦理学思想的影响。
- 卢传斌
- 关键词:中世纪哲学新托马斯主义
- 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被引量:7
- 2013年
- 历史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演进脉络,其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差异,同时也具有明确的共同发展取向。现代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思维、新元素和新方法。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过渡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中呈现出六大现代向度:环境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功能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方法从散在化转向系统化;目标从社会本位转向人本位;思维从经验性转向科学性;从关注工具理性转向关注价值理性。
- 邢晓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审视
- 以融促进:新时代国企党建发展探析
- 2023年
- 新时代,部分国企的党建工作呈现出重任在肩、效果不佳的状况,存在党建队伍不够专业化、党建工作流于表面化、党建内容不够实际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是部分国企的党建工作未能与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信息技术很好地进行融合。因此,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需要坚持以融促进的基本思路,从基础融合、过程融合和成效融合三方面入手,推进国企党建工作融入治理结构、融入业务工作、融入企业文化,从而汇聚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企业生产经济优势成为国有企业独特的发展优势。
- 张子悦
- 关键词:国企党建
- 荀子“成人之道”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2020年
- 荀子始终将其教育思想置于个体的欲望的冲动与成人成圣的激烈矛盾冲突之中,而这种冲突决定了教育的本质就是把人从本初的自然质朴的冲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与外在的礼义规范一致的普遍精神,如此,个体才能获得一种精神的教养,使人的主体道德主观性获得一种普遍的性质。教育的本质或根本任务不是培养人的个性,而是通过学以成人、化以成人、教以成人的曲折的化性起伪过程来获得一种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教养。荀子"成人之道"教育思想对当今人们理解教育的本质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 陈光连潘赐璇
- 关键词:荀子教育成人之道礼乐
- 系统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动因探析被引量:4
- 2016年
- 转型动因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原初问题,对其多维探析可促进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以系统论为考察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要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程度。引发其转型的动因既有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社会基础、精神环境等外部动因,也有系统自身运动、学科发展困境、人的因素变化等内部动因。这些动因具有多类型、多层次、多结构,共同形成合力系统。
- 邢晓红
- 关键词: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动因
- 荀子论德性如何向善被引量:2
- 2018年
- 荀子的性与知、义、礼、伪等核心概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荀子将"凡以知"归之于"人之性",但并没有对"知"作一个或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可当与物相接时,却赋予人一种向善的可能。伪是对人类之性由恶转善的人文规导、价值导向,在荀子的思想中,无论是"仁义法正"之质具,还是义辨之德能,其本身都是与"知"或"智"相关联的两个不可分离的概念,"质具"是指"心以征知"的先天具有的道德逻辑推理能力,"义辨"是人"生而有知"的对于心所接之物的感知、判断、辨析的道德认知能力。从"质具"到"义辨"本身反映了从知善到行善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 陈光连黄磊
- 关键词:荀子化性起伪黑格尔道德
- 民国大学中的“党化教育”研究
- 2017年
- 国民党在革命和执政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推行"党化教育",在大学中建立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党化教育"体制,以此来改造和左右大学师生的思想,强化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支持和政治认同。由于"党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学术界知识精英的批评和抵制,国民党大学中实施的"党化教育"并不成功,这是其谋求社会一体化努力失败的一个重要表现。
- 吴锦旗
- 关键词:民国党化教育
- 无偏私:立场、原则、限度--基于程序正义的法哲学视角
- 2020年
- 决定者应无偏私是程序正义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原则,其源于自然法之自然正义理念,是公认的人权并被各国法律所承认。决定者对结果享有个人利益、决定者对结果存有偏见、决定者职能混合、决定者与当事人单方面接触都会导致无偏私的缺乏。但无偏私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其限度表现为对由个人利益引起表面影响的禁止、替代决定的不能、政策的合理控制和决定者职能的有限混合。
- 陶爱萍
- 关键词:程序正义立场
- 传统文化的新意表达:汉服、汉服运动及其文化复兴被引量:12
- 2021年
- 汉服不仅是一个服饰概念,而是文化体系和服饰体系的融合。汉服运动以青年群体为主体,以汉服为旗帜,以文化复兴为己任,以汉服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创新与发展、深化与推广为实践形态。汉服运动潜藏三重意义:传统文化接续的诉求;民族“寻根”的焦虑;“精英文化”的先导或象征。近二十年的汉服文化复兴运动,既有成就,也有潜在瓶颈。主要成就表现为:消弥“复原”与“复兴”的纷争,趋同于守正创新;直面传统与现实的差异,转化为爱国情怀与责任意识的表达;实现个性表达与规束激励的统一,内化为道德文明建设的自律;突破个性化与同质化的背离,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正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博弈,开拓了汉服的国际市场。潜在瓶颈表现为:“国族”与“汉族”可能存在的张力;精英主义路线抑或大众庶民主义路线的选择。
- 尹剑
- 关键词:汉服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