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访谈
  • 3篇文化研究
  • 2篇大众
  • 2篇文学
  • 2篇机制化
  • 2篇教学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大众文化批判
  • 1篇学人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著作
  • 1篇研究教材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游人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人类学
  • 1篇社会历史
  • 1篇社会历史学

机构

  • 10篇新疆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潍坊学院

作者

  • 10篇邹赞
  • 1篇彭兆荣
  • 1篇陶东风
  • 1篇刘献彪
  • 1篇林子敏
  • 1篇张玉霞
  • 1篇陆扬

传媒

  • 3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当代电影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活在别处——萨姆·门德斯的电影书写被引量:7
2013年
作为来自英伦的戏剧导演,门德斯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一方面要应对好莱坞明星制与国际化拍片路线,尤其是好莱坞类型惯例的强大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机融入舞台剧风格与英国文化质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导演个人风格。鉴于门德斯丰富的舞台剧导演经验,其电影剧情大多取材于虚构或非虚构性文学作品,影像借用传统戏剧里的疯癫形象及其叙事功能,有意味地羼入现代派戏剧的典型意象。门德斯的电影以深沉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忧思介入现代性背景下的美国日常生活,主题贯穿着对于现代工具理性、美国梦、男性气质危机、身体政治和国家政治多层面的剖析和批判。门德斯的跨文化身份与跨类型导演经验使得几部代表性电影作品具有明显的跨/超类型特征。
邹赞
关键词:舞台剧现代性批判
“文化研究”的香港经验——香港岭南大学陈清侨教授访谈被引量:1
2013年
陈清侨教授是文化研究在香港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他在访谈中详细追溯了文化研究在香港的发生、发展及现状。岭南大学作为亚际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在文化研究机制化与社会介入两方面作出了有效尝试,这种"香港经验"可以归纳为:首先,处理好文化研究的课程建设、学位授予和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和社会事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创设一个教育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处理教与学的问题,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会对文化研究的理解与发展带来新的贡献;其次,香港的社会体制和历史情境都很独特,因此在开展具体的文化研究实践之前,不能照搬任何既定模式,包括伯明翰学派的命题,必须认真评估在地情境,尤其是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语境。最后,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十分注重课程改革,在课程设计中贯彻"在地"(local)与"全球"(global)的交汇和联通,倡议通过不同的公共渠道和方式,走出课堂,介入社会,思考生活,推动文化践行在社会历史面向的落实和应用。
邹赞林子敏
关键词:文化研究机制化介入
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本土实践——陶东风教授访谈被引量:11
2014年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基本理论、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一一陶东风学术自选集》、《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成果曾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优秀文艺评论一等奖,第一届、第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等。
陶东风邹赞
关键词:文化研究本土实践
霍加特与“文化转向”被引量:4
2015年
理查德·霍加特敏锐察知战后英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前瞻性地将当代文化纳入研究视野,以学术问思的严肃姿态展开对战后工人阶级文化的细致分析,揭示出工人阶级日常生活与个体经验的文化意义,将英国"文化——文明"传统所突显的精英主义的文学文化与低俗的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转变为对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经验的体察和关注。这种重视经验、能动性、民族志方法,以及包含文本细读在内的跨学科资源的交叉运用,铺就了英国文化研究早期的文化主义色彩。
邹赞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转向
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访谈被引量:1
2013年
彭兆荣教授结合自己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经历,回顾了由外国文学到古希腊文化酒神精神与文学仪式的研究转向,这种转向主要缘于西方知识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尝试通过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以探究文学中所谓诗学的源头。访谈还涉及以下重要论题:首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语境下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的特定关联;其次,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交叉视角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现实意义;再次,如何认识民族志的"真实性",如何重估"大传统"与"小传统";最后,彭教授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民族仪式、家园意识与民族认同角度评价了旅游人类学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涉及的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关联,并大力倡导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彭兆荣邹赞张玉霞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人类学
“英文研究”的兴起与英国文学批评的机制化被引量:4
2013年
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化学术语,"英文研究"大致是在19世纪伴随英国文学及其学科建制过程而出现、兴起的,其演变紧紧牵系着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马修·阿诺德对英文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社会功用的重视,文学脱离了浪漫主义的理解维度,被置于一个大的社会文化场域中加以考量。阿诺德对文学文化的推崇直接影响到后来的F.R.利维斯和"细察派",为英国文学批评的机制化奠定了根基。伴随着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英文研究逐渐摆脱古典语文学的压力,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建构英国文化的"英国性"的意识形态黏合剂。尽管作为一项意识形态工程的英文研究已然消融于历史的苍茫之中,但"英文研究"对英国文化研究、剑桥批评传统对英国文学批评的重要影响依然清晰可循。
邹赞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少数人文化”与大众文化批判——弗·雷·利维斯文化批评思想的基本路径被引量:2
2014年
作为英国"第二波人文主义"思想家以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弗·雷·利维斯坚持捍卫马修·阿诺德的人生批评原则,以"文化政治学"的姿态和本土视野切入同时代英国文学与文化问题的思考。利维斯早期文化批评所建构起的"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言而喻地将其自身纳入了威廉斯所谓的"文化与社会"传统。但必须注意的是,利维斯更加偏向于"少数人的精英文化",尤其重视语言的中介功能和文化传承效果。此外,利维斯固然怀念前工业文明时期的有机共同体,但他所设想的拯救文化衰退现状的出路,既不同于阿诺德的希腊化、T.S.艾略特的重返十七世纪,也不像马克思那样构想一个社会乌托邦,而是寄望于英语教学,尤其是期盼列入"伟大传统"的英国文学经典能够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继而有效应对甚嚣尘上的大众文化。在利维斯那里,文化被赋予了社会责任,但是其实现方式却必须依赖文学文化的意义维度,从这一意义上说,利维斯堪称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的转折点上的重要人物。
邹赞
关键词:英语教学
“边缘”的号角:中国比较文学的普及与应用——刘献彪教授访谈
2013年
邹赞(以下简称“邹”):刘教授您好,您30年来一直从事中国比较文学的普及与应用工作,编撰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工具书,在教材编写、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机构组建、学术团体建设,以及社会实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恰如学界所传,“刘献彪现象”堪称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道独特风景,您在昌潍师专的“小舞台”上大显身手,为中国比较文学事业振臂高呼、增砖添瓦。我关注到,您在研究生班学习的专业是现代文学,早期写过有关鲁迅、郭沫若、夏衍以及《新青年》方面的文章,从专业学习的角度上讲,您是从现代文学领域开始涉猎比较文学的相关论题吗?您后来特别注重比较文学的学科史研究与资料编撰,是否与现代文学的学术训练有关?
邹赞刘献彪
关键词:文学学术著作教材编写课程教学
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文化论争”与“范式转型”——以E.P.汤普森为中心
2013年
E.P.汤普森结合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对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定义展开批判,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定义的多重面向。以佩里·安德森为代表的第二代英国新左派积极从欧陆寻求理论资源,引发与英国本土以经验为特色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论争。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文化论争"不仅偏离了利维斯主义狭隘保守的"文化"观念,将文化的意涵进一步扩大到日常经验,并且重视"文化"作为激进政治载体的抵抗潜能。同样,围绕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结构马克思主义、"经验"与"理论"的思想交锋,既促成了英国文化研究内部的范式转型,也为当下学界重返伯明翰,进而理清文化研究的理论系脉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邹赞
关键词:P汤普森社会历史学文化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
现代性、日常生活与文化研究——陆扬教授访谈
2013年
邹赞(以下简称“邹”):陆教授您好!作为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您在引介西方文化理论和编写文化研究教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们先谈谈教材方面的情况。迄今为止,您撰写的以“文化研究”命名的教材有三部,其中两部冠以“文化研究导论”之名,分别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2007年出版的那本导论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陆扬邹赞
关键词:文化研究研究教材倡导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