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技术研究所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齐晓李明震李维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吡啶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
- 1997年
- 王文广陈建成
- 关键词:叔丁醇钾联苯
- 上端含烃基的杯(4)芳烃的合成及性质
- 1997年
- 王文广黄志镗
- 关键词:杯芳烃杯芳烃烃基格氏反应THF
- 新型防伪油墨用有机荧光剂的合成及其研究
- 1997年
- 张文官徐锡瑛
- 关键词:防伪油墨喹唑啉酮
- 新型防伪有机荧光剂2-[5-溴-(2-对甲苯磺酰氨基)苯基]-6-溴-4-(3H)-喹唑啉酮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报道了2-[5-溴-(2-对甲苯磺酰氨基)苯基]-6-溴-4-(3H)-喹唑啉酮的合成。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鉴定和研究,给出它的一系列光物理参数。实验表明,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耐酸、碱性,是一种荧光强度高激发时可见光新颖清晰而具有持久性的防伪荧光剂。
- 张文官杨联明王文广江和金徐锡瑛
- 关键词:喹唑啉酮衍生物
- 丙烯酸共聚物多相乳液聚合机理的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为合成出应用前为水溶性而应用后为抗水性、同时做载体和快速成膜剂的树脂 ,采取油溶和水溶混合引发体系并借助微量铜离子及少量乳化剂在水醇介质中进行了乳液聚合及测试实验。在实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探讨了多相乳液聚合反应的机理 ,指出介质中进行的是溶液聚合 ,单体内进行的是本体聚合 。
- 武军
- 关键词:丙烯酸共聚物
- 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与其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相比 ,本文合成的吲哚螺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疲劳性、耐久性和能反复使用等特点。该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 ,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再用红外光照射或置于暗处 ,颜色变回到无色。通过合成实验 ,找出了产率高、方法较合理的反应流程。进行配墨和制膜实验 ,结果表明其显色性、灵敏度及耐久性均较理想。
- 张文官江和金
- 关键词:光致变色化合物配墨油墨防伪
- 有机防伪荧光油墨的配制研究被引量:10
- 1997年
- 以合成的新型荧光剂2-(4-甲氧基苯基)-3,1-苯并嗪唑-4-酮为发色剂,通过反复实验确定较佳配比,研制出有机防伪荧光油墨。该油墨目视色为无色,紫外光照射则产生很强的蓝色荧光,可用于防伪印刷。
- 张文官杨联明王文广江和金
- 关键词:荧光油墨防伪印刷
- W/O乳液型油墨粘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W/O乳液型油墨粘度的因素,指出改变表面活性剂,碳黑和水的含量以及连结料的粘度值,会改变W/O乳液型油墨粘度值。
- 周震李密丹齐晓王进
- 关键词:粘度油墨表面活性剂
- 功能性硅橡胶的合成研究
- 1999年
- 以羟基硅油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共聚单体,合成出侧链挂氨基的功能性硅橡胶。
- 李维仙杨联明张文官江和金
- 关键词:羟基硅油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印刷材料
- 6-氯-2-[5-氯-2-(4-联苯磺酰氨基)]苯基-4-苯并恶嗪酮的合成和油墨的配制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 ,用盐酸 -双氧水氯代法制得 5 氯邻氨基苯甲酸 ,产率 40 % ,然后将固体联苯磺酰氯加入至 5 氯邻氨基苯甲酸的吡啶液中 ,合成出荧光发射波长为 550nm的荧光剂 6 氯 2 [5 氯 2 ( 4 联苯磺酰氨基 ) ]苯基 4 苯并恶嗪酮 ,产率提高了 2 0 %。并配制出了两种胶印油墨 :黏度 5 32Pa·s,黏性 4 62 ,细度 1 0 μm ;黏度 31 7Pa·s ,黏性 1 0 30 ,细度 1 0 μm。适用于有效证件的防伪。
- 张文官江和金
- 关键词:氯代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