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作品数:29 被引量:56H指数:5
-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非诺贝特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江西省中医院眼科就诊的40例(80只眼)2型糖尿病并发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就诊顺序的随机数字分为A、B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基础上A组(20例,40只眼)口服非诺贝特胶囊0.2g,37次/d;B组(20例,40只眼)口服安慰剂VitC片0.1g,3尉d,饭前0.5h口服;两组均常规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0.5g,3次,d,连续用28天。比较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照相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0.464,P〉0.05;t年龄0.437,tDM病程=0.484,tDR病程=0.962,t血糖=0.886,t血肌酐=0.768,tBMI=0.812,tTG=0.924,tLDL=0.834,tSBp=0.956,tDBp=0.647,tGh=0.726,t视力=0.864,P均〉0.05)。治疗21d后,视力提高56只眼,其中A组32只眼(占57.1%),B组24只眼(占42.9%),两组视力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5,P〈0.05);其中38只眼治疗后矫正视力〉0.05,其中A组26只眼(68.4%),B组12只眼(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264,P〈0.05)。治疗28d后,A组眼底病变治疗有效率为30.0%(12/40),总有效率85.0%(34/40),B组显效率15.0%(6/40),总有效率55.0%(22/40),结果显示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8.571,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NPDR临床疗效与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非诺贝特可提高非增生期DR患者视力,有效改善非增生期DR症状,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
- 易昀敏易敬林王慧珍邵毅罗燕燕卢玉燕
- 关键词:非诺贝特
- 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法联合热奄包外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法联合中药热奄包内服外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利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24h尿蛋白、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体重、水肿评分水平较治疗更低,尿量较治疗前增多,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其水肿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徐也周铂凯熊文华吴国庆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
- 对中药保健品的正确认识
- 中药保健品深得民众信赖和推崇,人们往往只注重其滋补、防御和保健作用,很少关注其副作用、配伍禁忌以及一些存在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中药保健品的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出对于中药保健品人们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指出以中医养生...
- 陶叶琴唐闻汉杨娇李森杨岩涛周逸群张雨恬
- 关键词:中药保健品养生功效
- 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肾损害初期患者选用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患者血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以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ACEI制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 Alb)、胱抑素C(Cys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改善及中医症状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m Alb、Cysc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肾损害,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m Alb、Cysc水平。
- 宋卫国唐怡
- 关键词: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花宝金调气燥湿法治疗大肠癌术后用药经验
- 2024年
- 目的对花宝金教授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用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门诊的19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共计464份诊治处方,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Modeler 18.0、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花宝金教授调理大肠癌术后方药的药味频数、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核心药物聚类等进行分析。结果464份处方每剂处方药味数14~39味,平均26味;464份处方中共用药235种,累计用药频次12109。其中,用药次数最多的为白术;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药物归经集中在脾经、胃经和肝经。药物类别频数最多的为补虚药。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核心药物聚类得到茯苓-白术、藤梨根-蛇莓、木香-砂仁等药对,18个聚类方。结论花宝金教授基于大肠癌术后本虚(气)、标实(湿、热)的基本病机,以“调气燥湿”为法指导用药,尤重调理气机升降。根据不同兼证辨证施治,用药精当平和,为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防治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价值。
- 陈雪胡佳奇何善泉杨冰炜王成磊花宝金李卫东
- 关键词:数据挖掘大肠癌
- 从“气”辨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4
- 2019年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指具有反酸、烧心、反流等典型临床症状但内镜检查未见食道黏膜损伤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食管壁扩张高敏感性、食管下括约肌障碍、蛋白酶分泌紊乱、致炎细胞因子、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该文尝试从中医“气”的运化和盈亏致NERD的病机入手,摒弃以西药为主治疗NERD的惯性思维,重视治疗过程中健脾和胃疏肝法的运用,使脾胃运,气机通,标本兼治,以期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于玲潘炜甘淳
- 关键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酸
-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的机理研究进展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为血癖,属中医“血疲证”范畴。内异症血癖证与免疫缺陷、血管生成、炎症性反应、基因遗传等密切相关。血癖证的病因不同,证型各异。血疲日久入络,或日久血癖蕴毒,或痰疲互结。
- 江珍李佩双梁瑞宁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发病机理
- 雅解益栽(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大鼠脂代谢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雅解益栽(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炎症、氧化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VD3+高脂饲料喂养建立AS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雅解益栽(心)方高、低剂量组。检测血清大鼠TG、LDL-C、HDL-C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检测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雅解益栽(心)方高、低剂量组血清中TG、大鼠LDL含量减少,HDL含量增加,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雅解益栽(心)方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GSH-PX、SOD、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雅解益栽(心)方高剂量组、雅解益栽(心)方低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TNF-α、IL-6含量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雅解益栽(心)方具有显著的抗AS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大鼠模型脂代谢,降低动脉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炎症反应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骆始华李易赵丽娟陶希睿刘中勇段小花张超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 周珊玲治疗月经病经验被引量:2
- 2015年
- 月经后期主要见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月经改变,严重者闭经。临床常伴无排卵、不孕、高雄激素血症、肥胖及卵巢增大和多囊性变等。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痰湿内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型。导师周珊玲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本虚标实或伴虚实夹杂,故自拟背部"双合穴",配合肝脾肾三经之要穴,运用针灸及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疗效显著。
- 方慧敏周珊玲
- 关键词:针灸穴位埋线闭经月经稀发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探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6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主要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高血压级别及病程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①常见中医证候有35种,其中排前10位的证候依次为:头晕、脉弦、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红少苔、困倦乏力、脉弦滑、舌淡苔腻、脉弦细数、心烦胸闷;②主要中医证型中虚实夹杂>虚证>实证;③实证患者年龄多≤40岁,虚证患者多>40岁,虚实夹杂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④实证患者主要分布在正常高值者、Ⅰ级高血压及单纯收缩期患者中,虚证患者主要分布在Ⅱ级及Ⅲ级高血压患者中,虚实夹杂患者主要分布在Ⅰ级、Ⅱ级及Ⅲ级高血压患者中;⑤实证患者分布与患者病程成反比,虚证患者分布与患者病程成正比,虚实夹杂患者病程多>6年。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分级及病程有一定关联性,掌握其分布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
- 陈洪涛刘中勇罗兴滢胡芳骆始华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证候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