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作品数:107 被引量:362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庆良郑雪萍路瑶唐家祥刘超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科大学公共教育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矿业工程
  • 21篇化学工程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文化科学
  • 9篇理学
  • 6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冶金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篇浮选
  • 8篇褐煤
  • 7篇矿物
  • 6篇粒度
  • 6篇磨煤机
  • 5篇动力学
  • 5篇能谱
  • 5篇中速磨
  • 5篇中速磨煤机
  • 5篇离子
  • 5篇浸出
  • 4篇电厂
  • 4篇电池
  • 4篇扫描电镜
  • 4篇稀土
  • 4篇煤炭
  • 4篇教学
  • 4篇合金
  • 4篇
  • 3篇电极

机构

  • 106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教育部
  • 5篇北京电力设备...
  • 4篇徐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工业...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徐州市公安局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国投新集能源...
  • 1篇徐州市墙体材...
  • 1篇淮北矿业(集...
  • 1篇湖南柿竹园有...
  • 1篇山东隆基机械...

作者

  • 35篇何亚群
  • 13篇王帅
  • 12篇周蕊
  • 10篇于冰
  • 9篇王震威
  • 8篇谢卫宁
  • 8篇王超
  • 7篇卢兆林
  • 7篇徐剑坤
  • 6篇聂继红
  • 5篇高庆宇
  • 5篇王海锋
  • 4篇王庆良
  • 4篇李红
  • 4篇马少莲
  • 4篇于建勇
  • 3篇张涛
  • 3篇朱向楠
  • 3篇高贺凤
  • 3篇吴国光

传媒

  • 7篇电子显微学报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选煤技术
  • 4篇煤炭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粉体技术
  • 4篇分析测试技术...
  • 4篇矿产综合利用
  • 3篇煤炭技术
  • 3篇山东化工
  • 3篇煤炭学报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粉煤灰综合利...
  • 2篇Acta B...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表面技术
  • 2篇物理测试
  • 2篇煤炭工程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分析测试仪器...
  • 2篇煤矿安全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6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 3篇1991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化学还原辅助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效浸出
2022年
为了提高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浸出效率,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实现对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锂、镍、钴和锰浸出率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电化学浸出前后正极片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实现了有价金属的还原,正极材料浸出后,主要剩余具有多孔结构的黏结剂PVDF;在硫酸浓度0.8 mol/L、浸出时间60 min、温度50℃、电流密度30 mA/cm^(2)的条件下,锂、镍、钴和锰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7.2%、95.68%、95.09%、94.61%。
韦能李家皓陈王洋张光文谢卫宁何亚群
关键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还原浸出
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进行金矿鉴定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X)进行金矿鉴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法比较直观、简便,可以确定金的存在形式及生成环境。
聂继红高澜
关键词:扫描电镜能谱仪金矿物SEM
矿物组分对煤炭发热量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定量研究了常见无机矿物对无烟煤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方解石的分解率随其含量提高而降低,其吸热偏差可由分解率推算;高岭石主要分解产物是无定形非晶态物,少量转变为莫来石,发热量测定偏差可按其完全分解吸热计算;硫铁矿燃烧放热造成发热量测定结果偏高;石英没有变化,石膏脱水转变热效应很小,二者对发热量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多种矿物复合影响试验表明,在矿物总量较高时校正值为各矿物独立热效应之和。
张洪王超周敏赵志芳高贺凤
关键词:发热量矿物组分煤炭无机矿物无烟煤
重度污染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_(1.0)物理化学特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大气颗粒物样品采自徐州市区2013年12月~ 2014年1月间重度污染天气.采样期间PM1.0主要由烟尘颗粒、复合酸冷凝颗粒、硫酸盐颗粒、矿物颗粒、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颗粒等组成.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能谱仪(EDS)给出的大气颗粒物PM1.0高分辨结构信息、颗粒相尺寸及化学相尺寸信息、颗粒相中不同化学相嵌布特征信息等,对组成颗粒相的化学相连生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分析数据表明,大气颗粒物PM1.0的颗粒模态转变过程与颗粒物形成过程的相关性较强.异相凝结颗粒中化学相物质结构类型的判别是识别颗粒成因及形成过程的重要因素.
于建勇周蕊于冰王帅肖昕
关键词:透射电子显微镜物理化学特征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精确度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在可磨性指数(HGI)测定回路中嵌入能耗测定模块,并对磨后细粒产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磨能耗与HGI不呈严格的线性相关关系;磨后产品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增加规律超出了可磨性指数测定依据面积假说所能解释的范畴。这导致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谢卫宁何亚群左蔚然周国平吴仁超
关键词:煤炭可磨性指数比表面积能量损耗
污泥对分散剂的吸附及其对污泥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采制城市污泥样品和煤样,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污泥样品的组成特征和微观形貌,测定污泥颗粒和煤颗粒对聚羧酸型分散剂SAF的吸附等温线、研究吸附动力学。此外,制备了污泥水煤浆并考察污泥掺加量与分散剂用量对水煤浆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存在极强的分子间氢键缔合羟基,并含有大量由丝状微生物等形成的絮凝体结构;污泥颗粒对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为7.98 mg/g,大于煤颗粒对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4.91 mg/g;污泥颗粒对分散剂的吸附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煤颗粒对分散剂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分散剂在污泥颗粒形成的空隙中的扩散是决定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随污泥掺加量的增大,污泥水煤浆的定黏浓度降低、成浆性变差。污泥的组成、结构特征造成了成浆体系中污泥和煤对分散剂的竞争吸附,是影响污泥水煤浆成浆特性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加分散剂的用量来改善污泥水煤浆的成浆性。
马少莲吴国光孟献梁苗真勇褚睿智周蕊
关键词:城市污泥水煤浆分散剂
JEE—4x型真空镀膜仪功能扩展
1996年
报道了对JEE-4x型真空镀膜仪蒸发装置的改进以及建立蒸发材料回收装置的具体方法,并介绍了改进后该仪器在高分辨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上的应用实例.实验证明,上述改进不但扩展了JEE—4x型真空镀膜仪的制样功能又节省了蒸发材料,集中了离子溅射法及常规高真空镀膜法的优点,完全满足SEM样品的分析要求,该方法简单易操作.
于冰王大庆
关键词:蒸发装置镀膜SEM功能扩展电子显微镜
背散射成像及能谱分析在细粒煤流化床分选中的应用
2014年
对细粒煤进行气固流化床分选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成像(BSE)和能谱仪(EDX)元素面分布技术对分选结果进行分析,探索该技术在评价细粒煤气固流化床分选效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元素背散射系数差异,背散射电子图像可以很好地区分出各分选产物中的煤与其他无机矿物质组分,元素面分布定性和定量分析也可有效判断无机质元素的赋存状态,两者的联合使用,可快速有效地评价分选结果.
王震威王帅于冰王超魏华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流化床细粒煤
碱性溶液中H_2O_2-S_4O_6^(2-)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2017年
S_4O_6^(2-)是S_2O_3^(2-)氧化过程重要的中间产物。在p H值9.5~11.0范围内,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S_4O_6^(2-)的H_2O_2氧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反应溶液中检测到的产物包括S_2O_3^(2-)、S_2O_6^(2-)和S_3O_6^(2-)。在动力学研究中发现,氧化剂H_2O_2的浓度对S_4O_6^(2-)的降解速率影响不大,这可能是由于H_2O_2-S_4O_6^(2-)氧化体系中,优先发生的反应不是S_4O_6^(2-)的氧化,而是它的碱性分解反应,H_2O_2只对S_4O_6^(2-)的降解产物进行氧化。在考察p H值范围内,S_4O_6^(2-)的氧化降解速率受pH值影响较大,但速率常数与S_4O_6^(2-)碱性分解反应速率十分接近。提出了13步反应机理,通过数值拟合计算得到的动力学曲线与实验曲线较好地吻合。
陆永超路瑶高庆宇
关键词:过氧化氢碱性条件动力学
湿磨工艺制备污泥水煤浆中污泥对粒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湿磨工艺制备污泥水煤浆的粒度分布情况,并对比平行实验条件下制备水煤浆的粒度数据。研究发现,污泥的掺混均增加了浆体中细颗粒的累积分布,其中干污泥比湿污泥更有利于细颗粒的产生;湿磨时间对污泥水煤浆粒度的影响大于分散剂添加量的影响;此外,高比例的细粒度分布也成为污泥水煤浆粘度增加,成浆性降低的影响因素之一。
马少莲吴国光周蕊孟献梁
关键词:正交实验粒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