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作品数:48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吉杨志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历史地理
  • 14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2篇留学
  • 20篇留学生
  • 9篇教育
  • 7篇留学生群体
  • 6篇抗战
  • 5篇战时
  • 5篇清末
  • 5篇留日
  • 5篇留学教育
  • 5篇抗战时期
  • 4篇清末新政
  • 4篇留日学生
  • 4篇国民政府
  • 3篇辛亥革命
  • 3篇民初
  • 3篇民国
  • 3篇华人
  • 3篇国共
  • 3篇出国
  • 2篇档案

机构

  • 46篇江苏师范大学
  • 6篇西安思源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2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石油大学
  • 1篇淮安信息职业...
  • 1篇浙江广播电视...
  • 1篇中国第一历史...
  • 1篇文学院
  • 1篇阿克伦大学
  • 1篇圣约翰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空军勤务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周棉
  • 7篇魏善玲
  • 2篇王荣国
  • 2篇李新亮
  • 2篇安宇
  • 2篇贾辰飞
  • 1篇徐吉
  • 1篇屈春海
  • 1篇王延强
  • 1篇张林
  • 1篇赵师红
  • 1篇赵惠霞
  • 1篇杨志全
  • 1篇张卫杰
  • 1篇郭晶萍

传媒

  • 7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学刊
  • 3篇历史档案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珠海潮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神州学人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新政与留日大潮的涌起被引量:2
2014年
清末新政与留日大潮的关系极为密切,留学日本是当时清政府解决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径并大力提倡的结果,而日本政府为了其在华的长远利益,也试图利用中国人普遍的留日愿望实现自己的阴谋,少数日本有识之士则希望通过接纳中国留学生以维护中日的传统友谊。清末留日学生人数众多,达20000以上,为当时人类有史以来留学人数之最,且所学专业多样,以师范、法律及军事为主,回国后的主流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周棉王荣国
关键词:清末新政
留德水利大师李仪祉水利教育思想论略
2021年
近代中国第一个到西方学习水利科学的李仪祉,不仅是功勋卓著的水利大师,也是近代著名的水利教育家。其“水利兴国”的思想萌芽于第二次留德期间,而水利教育思想则形成于执教河海工程学校阶段,内容汇合中西,贯通古今,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炉,而且随时代变化和水利实践而发展丰富。其代表作《水功学》乃李仪祉水利教育思想形成和丰富的主要标志。在实践中,李仪祉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育人观念;在教育内容上坚持传统与现代合璧的水利科学理念;在教育方法上坚持重视实践、教学相长的路径。其教育思想与成就不但在民国水利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超越了时代,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棉贾辰飞
关键词:李仪祉留学德国
南京政府前期中央领导层的留学背景与权力之争
2014年
在南京政府前期,归国留学生是中央领导层的大多数和主要决策者。在国民党第三、四、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具有留学背景的委员平均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留日出身的最多。他们位高权重,南京政府前期的军国大事基本掌控在他们手中。他们发展了孙中山的"党治"理论,主导、推动了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的确立,国民党内外的派系斗争也大都由他们担任主角。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各派在抗战前大体上都有所约束,在整体上呈现了留学生群体一致对外的爱国主流。
周棉
关键词:国民党留学背景派系斗争权力之争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友好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搞好中美关系“一千个理由”的历史依据
2018年
中美两国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大国,在众多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合作。可以说,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时刻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回顾一个世纪多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自19世纪80年代中国幼童留美开创中美两国友好交流的先河起至今,两国间虽有波折和风雨,但友好互动始终是中美关系中的主旋律。其中,历次中美间的合作交流与友好互动,无不为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可以相信,中美之间这种深厚的友好互动的历史传统,也必将成为推动未来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大力量。
周棉高原
统制留学: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留学教育的管控被引量:1
2020年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统筹抗战,对留学教育实行严格管控,致使国内留学生的派遣陷入低谷,海外留学生的救济与归国留学生的安置也不尽如人意。国民政府对留学教育的统制,其典型特点就是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强化党化教育、经济上严管留学经费、专业上重视实类学科。在强敌入侵、内政不稳、经济困难、人才缺乏的战争形势下,国民政府加强统治力度、节制资金外流、培育专业人才,既是时势所需,也是其巩固政权的手段,其统制留学的管理举措虽有统筹抗战的必要性,但也有过犹不及之处,虽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魏善玲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统制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发展及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20世纪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甲午战败之后,白话报刊兴起,至维新运动时期,白话报刊掀起第一次高潮。百日维新的失败使白话报刊的发展陷入低谷。清末新政以后,清政府推行兴学堂、办报馆等措施,推动了白话报刊的发展。其间,以留日学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革命派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士担任了一些重要报刊的主编和主笔,他们借助白话报刊这一平台,传播革命思想和先进文化,不仅将白话报刊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促进了辛亥革命,也因为自身的白话报刊编撰实践,为此后的五四文学革命做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和语言文学变革准备。
周棉李新亮
关键词:清末民初清末新政留学生白话报刊
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唐绍仪
2013年
在清末民初的政坛和社会转型的巨变中,唐绍仪是一位大起大落的著名人物。在少年时代,他以幼童身份出国留学,被撤回国后辗转进入仕途,由最初清王朝的一般涉外官吏,累迁至对外事务大臣。辛亥革命以后,他以"拥袁共和"的形象出现在南北议和的舞台上,并荣任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此后,他为谋求共和统一而四处奔波。面对袁氏及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他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袁、护国护法的道路。作为一名留学生出身的年轻的新型外交家、政治家,他竭力维护民族权益,为民主共和政治而不遗余力。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唐绍仪因势利导,纵横捭阖,鲜明地留下了新型的政治家、外交家的足迹。
周棉魏善玲
关键词:唐绍仪清末民初社会转型
“海归”没有死,也不会死
2013年
有媒体发表“海归已死”的文章,表达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和愤激,也反映了当下部分人对近年来“海归”群体的失望心态,但难免失之偏颇。由于受习惯观念的影响,人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留学生就是精英”这种潜意识去看待“海归”,实际上这遮蔽了对这个日益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具体分析。在改革开放之初,出国留学是少数人的事情,无论是公派还是自费,留学生的数量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因此,出国者少,而物以稀为贵,所以,“海归”回来受到重视是普遍的,待遇自然也很高。
周棉
关键词:出国留学留学生不自觉潜意识少数人
论美国华人中文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被引量:2
2021年
美国华人中文教育的历史始于19世纪40年代,是华人移民美国的产物。受1848年美国西部淘金热影响,广东沿海的农民开始移民美国,并逐渐形成了华人社区,随之形成了自发的华人中文教育,几经曲折,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了巨大发展,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达到了高峰。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中美对抗的加剧,华人中文教育目前遇到了重大挫折。在此期间,有三种力量影响了美国中文教育的发展:首先是不同时期美国双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政策;其次是美国华人的一贯执着;第三是中国的长期支持。美国中文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不同时期显示了不同的特点。
周棉何勇
关键词:美国华人中文教育
民国时期留美博士生的中国教育研究路径与话语构建
2021年
在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的舞台上,一批留美生以中国教育研究为主题,写下了体量可观的博士论文。受海外中国学勃兴与学术自立意识的影响,留美生吸收了西式研究理论方法,力图以丰富多样的研究题材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其研究路径表现出了“四个维度”与“一个策略”的特点:积极参与选取中国教育研究的议题;争取中国教育研究的意义赋予与阐释;争取中国教育研究的鉴定评判与指引导向;容受与界定中国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普遍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证分析与系统整理为方法,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研究策略。他们以此进行中国教育研究和话语构建的初步尝试,与西方学界进行对话,产生了重要的海外影响。
吕光斌
关键词:民国留美博士中国教育研究汉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