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
- 作品数:36 被引量:285H指数:10
-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的挑战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14年
- 2013年12月,由云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的挑战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 关键词:边疆治理
-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边疆治理被引量:17
- 2015年
-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推动边疆经济发展和经济分配、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协调陆地边疆和海洋边疆战略等行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中国边疆治理造成了新的挑战。在这个边疆争夺日益激烈,国家疆域形态多样化的时代,必须推动中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治理的多元主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主动应对非传统边疆安全危机,积极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进一步提升边疆形态多样化意识。
- 李庚伦
- 关键词:一带一路边疆治理边疆安全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上下游领域合作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急剧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新平台。在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过程中,中国应根据沿线国家的地缘区位、发展状况、能源供需前景和投资开放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上下游领域合作重点,增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能源合作的最大效益,不断增强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 朱雄关张帅杨淞婷
- 关键词:能源合作能源安全地缘优势
- 我国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与特殊客体被引量:19
- 2015年
- 根据地域的不同,可以把国家治理划分为腹地治理和边疆治理。在边疆治理中与腹地治理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构成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而边疆省区面临的特别迫切或特殊的公共事务构成边疆治理的特殊客体,包括边疆开发和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政治认同问题等。区分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和特殊客体是为了凸显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确实具有特殊性,对特殊客体的治理彰显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的独特价值。
- 方盛举王志辉
- 关键词:边疆治理
- 管控与动员:边境民族地区边民管理的双重机制——以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M县为例被引量:15
- 2018年
- 边民集民族、宗教等身份特性为一体。但在边境治理中,边民所担负的主客体双重身份尤显重要,既作为补充力量参与到边境治理活动之中,又是边境治理的重要对象。边民身份的二重属性决定了在边境治理过程中,不但要对边民问题进行监管控制,而且要通过社会动员方式发挥边民在稳边和固边中的能动作用。这样一来,管控与动员就构成了边民管理的双重机制,二者的有机结合为边境治理的有效实现创造了必要条件。
- 夏文贵
- 关键词:边民跨界民族边境
- 中国边疆治理中的文化建设论纲被引量:7
- 2018年
- 边疆地区文化建设的中华民族主权国家范畴,决定了中华文化在边疆治理中的社会资本价值。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国家文化建设,在确认边疆居民国民权益的同时,国家意象也被深植于边疆社会。边疆治理中的文化建设,在理论上须准确把握部分与整体、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关系,完整彰显中华文化的现代国家文化特征。在行动上须形成纵横联动、协同共治的政党、国家、政府、社会全方位参与的文化建设体系。在关键节点上须形成对内整合、对外辐射的文化治理机制。如此方能体现国家文化边疆的软权力功能与治理价值。
- 刘永刚
- 关键词:边疆治理国家文化中华民族
- 边境安全问题及其治理被引量:35
- 2017年
- 边境安全问题,即边境地区面临一定的侵扰、威胁和危害而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具有鲜明的复杂性、变动性和扩散性等特点。现实中,伴随边境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各种边境其他要素的影响和叠加,直接催生了边境安全问题,并较为突出地表现为边境领土安全、地缘政治安全、认同安全、跨国婚姻、边境空虚化等具体问题。而每一种问题之下,又含有相互关联的多种问题表现形式。面对这样的情势,应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边境安全观的形塑、边境安全战略的构建、边境安全风险管控机制的完善以及与国家全面发展相适应的优厚惠边政策的谋划等方面来对边境安全问题进行治理。
- 夏文贵
- 关键词:边境边境安全
- 中国国家发展中的边疆整合被引量:9
- 2017年
- 边疆整合是通过国家整合力量来维护和巩固边疆以及增进边疆与内地间的整体性和一体化的过程。历史上王朝国家主要采取松散性和间接式的机制来维系"核心—边缘"的疆域格局。这种机制使得边疆整合程度较低,边疆形态具有了突出的异质性和碎片化特征。随着近代以后民族国家的构建,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与主权体制、中华民族建设和统一性制度体系相适应的边疆类型。边疆架构总体上实现了由碎片化向整体性的转变,但从具体层面来看,这种转型并不彻底。在民族国家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中国仍然面临着认同整合、社会整合、法治整合、族际整合和发展整合等多个维度的边疆整合问题。
- 孙保全
- 关键词:边疆治理民族国家
- “边疆治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16
- 2017年
- 历史上的"治边"话语和"边政"概念对今天"边疆治理"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边疆治理概念被明确界定、提出和普遍应用,边疆治理研究始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边疆治理概念的使用并不统一,甚至缺少基础的概念共识。特别是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对边疆治理概念的截取、解构和演绎,导致边疆治理的内涵和边界日渐模糊,对这一核心概念的解释力产生了消解和削弱效应。在这种形势下,应当确立边疆治理概念界定和使用的国家视角,以形成基本的概念工具和学术立场,从而持续推进中国边疆治理话语体系和中国边疆学学科的构建进程。
- 孙保全赵健杉
- 关键词:边疆边疆治理
- 我国边疆地区非传统安全的治理机制构建
- 2017年
- 随着我国边疆地区的深度开放和开发,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涌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步取代传统安全,成为边疆安全的重大威胁,是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任务。
- 张立国
-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问题边疆地区安全治理周边安全环境边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