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大学加工系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赵志业马东清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轧钢
  • 2篇轧钢生产
  • 2篇人工智能
  • 2篇钢管
  • 1篇带材
  • 1篇学成
  • 1篇叶片钢
  • 1篇轧机
  • 1篇中厚板
  • 1篇中厚板轧机
  • 1篇数对
  • 1篇塑性
  • 1篇凸度
  • 1篇热连轧
  • 1篇钪合金
  • 1篇温度
  • 1篇温度变化
  • 1篇无缝钢管
  • 1篇冷轧
  • 1篇连轧

机构

  • 10篇东北大学
  • 1篇济南钢铁集团...

作者

  • 4篇张强
  • 3篇姜正义
  • 3篇王国栋
  • 2篇刘相华
  • 1篇董学新
  • 1篇韩淑芝
  • 1篇马东清
  • 1篇姜正连
  • 1篇李英龙
  • 1篇熊尚武
  • 1篇高彩茹
  • 1篇孝云祯
  • 1篇孙浩
  • 1篇吴国良

传媒

  • 5篇轧钢
  • 3篇特殊钢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钢铁

年份

  • 1篇1999
  • 5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艺参数对5Cr21Mn9Ni4N钢塑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讨论了热变形和冷变形工艺参数对5Cr21Mn9Ni4N钢塑性的影响,提出大断面钢坯锻轧温度为1100℃,小断面钢坯开轧温度为1180℃,并用冷轧代替冷拔成材的工艺流程。
张强
关键词:耐热钢奥氏体钢5CR21MN9NI4N钢塑性
板带热连轧温度的预报计算及应用被引量:20
1994年
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板带热连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的二维预报模型。用此模型对本钢现场轧制工艺进行了温度变化的解析计算,其结果与实测值相符。在此基础上经过模拟计算,通过回归得到卷取温度的简单预报公式,其预报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甚好。
刘振字韩淑芝王国栋张强马东清唐崇明李静姗吴国良
关键词:板材带材热连轧温度变化
人工智能在轧制中的应用(二)被引量:18
1996年
介绍了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即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元网络。回顾了近年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在轧制中应用的概况。指出在轧制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王国栋刘相华姜正义姜正连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轧制中的应用(一)被引量:28
1996年
介绍了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即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元网络,回顾了近年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在轧制中应用的概况.指出在轧制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王国栋刘相华姜正义姜正连
关键词:人工智能
轧钢生产新技术讲座——钢管部分(5)——钢管检律与精整新技术
1996年
姜正义
关键词:无缝钢管精整
中厚板轧机的板形控制被引量:8
1996年
针对济钢中板厂四辊轧机的实际轧制工艺条件,进行了轧机板凸度控制能力的模拟解析,得出在不同轧制条件下弯辊力对辊间接触应力分布及板凸度的影响规律。
姜正连刘相华王国栋孙浩
关键词:中厚板轧机板形控制板凸度
轧钢生产新技术讲座(Ⅲ)——钢管部分(4) 钢管鼓胀成形与管端成形技术
1996年
姜正义
关键词:钢管
Zr、Ti对AI-Sc合金高温持久强度的影响
1999年
对AI-0.35Sc合金中加入同含量的微量过渡族元素Zr、Ti,采用正交实验测定了这些含Zr、Ti元素的AI-Sc合金的高温(270℃)持久寿命,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断口形貌,分析断裂机理。
高彩茹李英龙孝云祯
关键词:高温持久寿命铝钪合金
1Cr11MoV冷轧叶片钢的组织和性能
1994年
本文研究了冷轧叶片断面上显微硬度值的分布和与之相对应的显微组织,以及冷变形程度对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当延伸系数小于1.5时,随冷变形量的增加,1Cr11MoV钢硬化程度显著增加。
张强董学新李应珊
关键词:冷轧
钢的化学成分对变形抗力基值和数学模型系数的影响被引量:8
1994年
介绍了钢的化学成分对变形抗力数学模型的系数及变形抗力基值的影响,利用影响函数方程确定某一个具体钢号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张强姜正义熊尚武宋永祥
关键词:变形抗力化学成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