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

作品数:22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良清何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电针
  • 3篇药敏
  • 2篇药敏特点
  • 2篇致病
  • 2篇上肢
  • 2篇上肢痉挛
  • 2篇神经痛
  • 2篇手术
  • 2篇球菌
  • 2篇染色
  • 2篇染色法
  • 2篇卒中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手术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2篇结晶紫
  • 2篇结晶紫染色法
  • 2篇经痛
  • 2篇痉挛

机构

  • 2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东省工伤康...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金冬梅
  • 2篇燕铁斌
  • 2篇王辉
  • 2篇洪永忠
  • 2篇陈延伟
  • 1篇于振涛
  • 1篇汪天富
  • 1篇陈思平
  • 1篇廉婕
  • 1篇倪东
  • 1篇李一禄
  • 1篇邓名贵
  • 1篇杨万章
  • 1篇龙亿涛
  • 1篇李多云
  • 1篇李光林
  • 1篇余治健
  • 1篇应佚伦
  • 1篇邓启文
  • 1篇邓向斌

传媒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8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药敏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药敏特点,了解万古霉素(Van)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微生物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的68株粪肠球菌,统计屎肠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Va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析耐药分离患者临床特点。结果:68例粪肠球菌标本主要来自于中段尿、导管和血液,分别为51%、12%和12%。同时屎肠对Van不敏感株占5.9%(仅4株),最高MIC值为16μg·m L-1,均无Van用药史。结论:在粪肠球菌Van不敏感菌株仍低,需要注意其MIC值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Van治疗。
邓向斌蔡博涛徐广健蒲彰雅廉婕潘伟光白冰邓名贵刘晓军王红燕李多云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药敏试验
电针对炎性痛大鼠镇痛作用的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炎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生理盐水+假电针组(NS+SE)、完全弗氏佐剂+假电针组(CFA+SE)、完全弗氏佐剂+电针组(CFA+EA),每组10只。于造模第4天和治疗前,分别用Von Frey法和PWL法测定大鼠机械痛和热敏痛,测痛后治疗30 min,治疗后再次测痛;造模第5天和治疗前1.5 h分别在大鼠右侧足三里穴位附近胫骨前肌处用微透析开始收集透析液直至治疗后1.5 h,收集治疗前30 min、治疗中30 min、治疗后30、60、90 min的组织液,并用高效液相仪分析其腺苷的水平。结果:造模前3组大鼠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CFA+SE组、CFA+EA组的痛阈明显低于NS+SE组(P<0.05)。电针治疗后,与CFA+SE组相比,CFA+EA组痛阈显著增高(P<0.05),Von Frey值与PWL值均明显延长(P<0.05)。与NS+SE组、CFA+SE组相比,CFA+EA组在治疗后足三里穴位局部的腺苷水平明显提高(P<0.05),但是NS+SE组与CFA+SE组治疗前后比较,足三里穴位局部的腺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降低完全弗氏佐剂所致炎性痛大鼠对机械痛和热敏痛的反应,缓解炎性痛,其镇痛机制可能通过增高治疗局部周围的组织液中的腺苷而抑制炎性痛。
眭明红李晶晶向云舒国健金冬梅燕铁斌
关键词:炎性痛电针完全弗氏佐剂腺苷
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被引量:2
2019年
报告1例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男,49岁。反复发作全身瘙痒性皮损30余年,皮损表现为以躯干以及间擦部位为主的泛发性红斑或斑丘疹,以及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的水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广泛的棘层松懈,并形成一种倒塌砖墙样外观。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阴性。多处皮损脓液及皮损组织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家系调查示该家族13人中共有4人患此病。患者血液中检测到了杂合的ATP2C1基因错义突变。诊断: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疹。本病泛发临床上非常少见。
陆原李清李润琪
尿液分离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与分子分型及药敏特点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培养中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膜形成特点及与药敏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2011年至2016年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68株,美国BD公司Phoenix TM100全自动细菌药敏鉴定仪检测常规药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析其MLST分型,使用结晶紫96孔染色法进行生物膜光密度A(OD)值检测。结果:68株菌中检测出有36株生物膜阳性菌株,阳性菌株MLST不集中,没有序列分型(NT)最多,其次是ST133,n=5,占13.9%。其药敏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生物膜阳性菌株中介耐药率以上分别为66.7%、63.9%、11.1%、11.1%、阿米卡星还未发现耐药株,生物膜阴性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及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生物膜阳性菌株中介耐药率以上分别为54.3%、51.4%、2.9%、2.9%,阿米卡星在阴性菌株中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尿液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或许与其致病和耐药的发生有关系。
涂浩鹏陈俊文张波胥志超钟婉莹陈宪娣王红燕陈重马孝煜白冰邓向斌潘伟光徐广健廉婕余治健邓启文李多云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结晶紫染色法
伴肺动脉瘤破裂的白塞综合征
2020年
报告1例白塞综合征并发肺动脉瘤破裂。患者男,29岁。因咳嗽、咯血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双肺动脉及其分支多数被周围软组织影包绕,并左上舌段、左下肺动脉分支截断,右肺中叶动脉中段扩张、远段截断及以远带状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下叶前基底段肺动脉外形不规则。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下楔形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肺动脉血管炎,结合既往有口腔、外阴反复溃疡史2年,针刺反应(+),胸部、背部及下肢可见散在毛囊性脓疱样疹,诊断为白塞综合征(多系统损害);右肺肺动脉瘤并大咯血。
陆原钟文新李清李润琪
关键词:白塞综合征肺动脉瘤
深圳市164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1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样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华因康Pstar-ⅡA基因测序仪,基于边连接边测序的DNA测序技术分析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在1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检测到64例发生EGFR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39.02%。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率分别3.13%(2/64),39.06%(25/64),9.38%(6/64),48.44%(31/64)。其中,19号外显子的突变以第746-750密码子的碱基缺失为主,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女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腺癌患者显著高于非腺癌患者(P〈0.05)。结论:深圳市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号外显子为主,常见于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
洪永忠陈延伟艾文艾文梁巧媚金虹廉婕廉婕聂莉聂莉李一禄朱巧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管花苷B对卵清蛋白联合PM2.5诱导重症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管花苷B对重症哮喘小鼠模型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及IL-1β在重症哮喘小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采用生理盐水构建正常组模型,2%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构建普通哮喘模型,2%OVA+PM2.5构建重症哮喘模型。在重症哮喘模型的基础上以低、中、高剂量管花苷B治疗组(TA、TB、TC)为实验组,后取各组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以乙酰胆碱诱导各组小鼠观察气道高反应的变化、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普通哮喘组相比,重症哮喘组小鼠出现嗜睡、气道阻力明显升高;TB和TC组与重症哮喘组比较,小鼠气道阻力下降(P<0.05)。结论:管花苷B治疗可以改善重症哮喘小鼠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小鼠气道阻力,并显著下调IL-1β的m RNA转录水平。
舒敏曾小斌于长久梁永胜吴文滔张广培徐红波
关键词:重症哮喘肺部炎症
基于肌电、肌动信号评估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更准确制定针灸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将30 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低频电针组(2Hz)与高频电针组(100Hz),每组各15 例,...
向云王辉倪俊杰李光林张良清许娜杨万章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化疗所致病理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化疗药物所致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化疗药物所致神经病理性痛患者3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电刺激组、电刺激+西药组各10例,其中西药组服用甲钴铵治疗,电刺激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足三里、外关穴位,电刺激+西药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口服甲钴铵联合治疗。结果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采用方差分析方法,三组治疗后VAS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电刺激组与西药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西药组与西药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西药组与电刺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Lev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方差分析,三组治疗后的Levi分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方法均能提高患者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电刺激组与电刺激+西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组,且电刺激组与电刺激+西药组的疗效相当。
眭明红许娜向云舒国健金冬梅燕铁斌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化疗病理性神经痛
利妥昔单抗联合长春新碱治疗TTP 1例
刘黎琼刘泽林王欣金梦迪崔海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