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139 被引量:265H指数:8
相关作者:刘丹慧肖红利阳娅玲何哲耘姚小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23篇基因
  • 13篇突变
  • 11篇蛋白
  • 10篇耐药
  • 10篇家系
  • 10篇病毒
  • 9篇代谢
  • 9篇线粒体
  • 9篇产前
  • 8篇肿瘤
  • 8篇杆菌
  • 7篇抗体
  • 6篇血清
  • 6篇增殖
  • 6篇综合征
  • 6篇活性
  • 5篇突变分析
  • 5篇结核
  • 4篇药敏

机构

  • 139篇温州医科大学
  • 16篇温州市中心医...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浙江大学
  • 5篇杭州医学院
  • 4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宁波大学
  • 3篇浙江省海洋水...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衢州市人民医...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吕建新
  • 5篇邓瑶
  • 5篇谭文杰
  • 4篇王成彬
  • 4篇王文玲
  • 3篇王慧娟
  • 3篇黄保英
  • 3篇颜景斌
  • 3篇张赛乐
  • 3篇闫茂仓
  • 3篇唐少华
  • 3篇周铁丽
  • 3篇楼永良
  • 3篇叶建中
  • 2篇张俊峰
  • 2篇刘春雅
  • 2篇喻敏
  • 2篇范小勇
  • 2篇胡伟丽
  • 2篇王雪鹏

传媒

  • 15篇中华医学遗传...
  • 13篇中华微生物学...
  • 13篇中国细胞生物...
  • 5篇浙江医学
  • 5篇2017年浙...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山东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第一次全国中...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22
  • 15篇2021
  • 19篇2020
  • 18篇2019
  • 8篇2018
  • 23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19篇2014
  • 2篇2013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ibrio vulnificus induces mTOR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macrophages
Vibrio vulnificus(V.vulnificus),a Gram-negative marine bacterium,can cause life-threatening primary septicemia...
谢旦立Mengmeng ZhengYi ZhengJianchun GuoX.Frank Yang钟小平楼永良
羽扇豆醇通过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被引量:8
2020年
该文探讨了羽扇豆醇(Lupeol)对人结肠癌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使用不同浓度的Lupeol处理HCT116和SW620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蛋白细胞内分布情况。通过构建shRNA敲低两种结肠癌细胞中RhoA,进一步研究Lupeol影响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Lupeol处理后,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内RhoA、ROCK1、β-Catenin、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β-Catenin蛋白胞质和胞膜上分布减少。敲低RhoA后抑制了细胞增殖,同时使得RhoA-ROCK1-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受到抑制,β-Catenin蛋白胞质和胞膜上分布减少。综上所述,Lupeol可通过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进而抑制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Lupeol有望成为临床结肠癌治疗的新药物。
蒋亦雯洪丹楼哲丰金龙金
关键词:羽扇豆醇结肠癌增殖
2例类孟买血型的鉴定及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类孟买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输血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进行ABO、H血型检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ɑ-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 transfer,FUT1)基因并测序。结果 2例均为类孟买血型Bbm。例1 FUT1基因测序显示为第547~552del AG碱基缺失,即CAGAGAG突变为CAGAG;其2个儿子血型为B型、H表型正常。例2 FUT1基因测序显示547~552del AG和814A〉G复合突变,母亲的FUT1基因为814A/G和547~552del AG杂合,复合突变遗传于母亲。结论 2例FUT1基因纯合和杂合突变致类孟买表型形成。
刘秋菊田海英吴爱雪林飞飞陈凤夏林甲进
关键词:类孟买血型基因突变输血策略
原位培养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生率和原位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体发生率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4455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实施羊膜穿刺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常染色体核型进...
林小玲郑昭科徐雪琴钱昌瑞
铜对线粒体中铁硫蛋白功能的毒性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探讨了铜对线粒体内铁硫蛋白的毒性机理。通过包装慢病毒将Hep G2细胞中铜转运蛋白ATP7B(ATPase copper transporting beta)基因敲低,并用铜离子处理构建高铜细胞模型。通过免疫印迹、胶内酶活、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内铁硫蛋白、非铁硫蛋白及铁硫簇组装蛋白量和活性的改变;用电镜观察高铜模型中线粒体的形态改变;用海马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铜离子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铜细胞模型线粒体内铁硫簇组装蛋白ISCA2(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2)及ISCU(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enzyme)水平下降,抑制了铁硫簇的组装,并进一步影响了线粒体内[2Fe-2S]型及[4Fe-4S]型铁硫蛋白功能,但并不影响非铁硫蛋白。高铜状态也影响了呼吸链复合体活性及线粒体能量代谢,并导致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异常累积的铜离子也会通过抑制线粒体中铁硫簇的组装,影响线粒体内铁硫蛋白的功能。
李艳纯杜璟刘若兰任雪营林楚贤李江辉谭国强吕建新
关键词:铁硫簇铁硫蛋白能量代谢
Association of genotyping of Bacillus cereus with clinical Features of post-traumatic endophthalmitis
Bacillus cereus is the second most frequent cause of post-traumatic 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Although genotyp...
朱葛菁Hong Meng楼永良郑美琴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方法2007-2011年从杭州市3家医院分离到2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 MIC);接合试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系统发育分型(phylogenetic typing)等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范围为1~16μg/ml,厄他培南为2~64μg/ml。所有菌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及各种β-内酰胺酶,部分菌株同时产质粒介导的AmpC酶。22株大肠埃希菌均可通过接合试验或转化试验将碳青霉烯耐药性传递给大肠埃希菌EC600,使后者获得blaKPC-2基因及与供体菌相似的耐药性。 PFGE显示仅少数菌株为相同克隆或密切相关;MLST显示最常见的序列类型为ST131(9株)和ST648(5株), ST38和ST405各2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9株ST131菌株均为B2群,另有11株属于D群,B1群和A群各1株。结论杭州地区产KPC-2大肠埃希菌主要为世界范围流行的多重耐药菌株ST131,其次为ST648。
张嵘池丹蔡加昌胡燕燕周宏伟杨玮吕火烊陈功祥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分子分型
妊娠人群血清CA15-3结果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差异
目的:初步探究临床所见部分妊娠晚期孕妇血清CA15-3异常升高可能的原因。了解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人群血清CA15-3在不同检测系统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收集晚期妊娠(大于28周)的孕妇血清分别在贝克曼DXI800和雅培I4...
沈默庄思思
线粒体DNA 3243A→G异质水平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针对线粒体糖尿病致病位点mtDNA 3243A→G异质性突变,建立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但相对准确、敏感的定量检测方法,为不同条件下选择最佳检测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浙江省温州市一个母系遗传性线粒体糖尿病伴耳聋家系(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MIDD)共17人,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同时分别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LFP)、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突变阻滞形成系统(realtime-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quantitative PCR,RT-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mtDNA A3243G突变的异质水平;并以0~100%不同比例A3243G突变负荷的11个标准品为对照,3种方法同时分别检测,根据实际检测值与预期检测值的相关程度,对这三种检测方法做出可靠性比较分析。结果PCR-RFLP、RT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A3243G定量标准品的检测结果中,PCR-RFLP相对定量分析结果与预期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决定系数R2=0.828;RT-ARMS-qPCR检测11个标准对照的突变负荷结果与预期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决定系数R2=0.998;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结果与预期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决定系数R2=0.997。定量检测A3243G异质水平结果PCR-RFLP介于10%~60%,RTARMS-qPCR为0到100%,焦磷酸测序技术为1%到95%;RT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的检测结果均接近预期值;针对MIDD家系17位成员的检测中A3243G突变携带者有13例,非A3243G突变携带者有4份,这三种方法定性检测结果一致。RT-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两种方法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0,P〉0.05)。结论针对mtDNA 3243A→G异质性突变的定量检测方法,PCR-RFLP不适合定量检测,但可作为一种临床检测方法用于人群初步筛查。对于低异质水平的A3243G突变可用RT ARMS-qP
张小勤陈琳杨宇郑超颜景斌路兆宁吕建新李伟
关键词:线粒体DNA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2016年
目的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与鉴定及抗原性初步研究。方法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MERS—CoVRBD编码基因,克隆至pET30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利用IPTG诱导,探索优化表达条件,并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并采用间接ELISA对原核表达的RBD进行抗原活性和特异性初步分析。结果重组RBD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37℃0.5mmol/LIFFG诱导4h表达量最高;变性复性后纯化获得了较纯的重组RBD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29×10^3,与预期一致;Westernblot表明其能与感染MERS—CoV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显示原核表达RBD蛋白在检测正常和MERS—CoV感染患者血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抗原活性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MERS—CoVRBD蛋白,为MERS—CoV的免疫学检测及疫苗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卢帅蓝佳明陈迎珠周剑芳秦堃楼永良谭文杰
关键词:冠状病毒原核表达纯化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