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作品数:272 被引量:1,350H指数:21
相关作者:周晓芳吴智刚李明辉封丹徐雅雯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7篇经济管理
  • 45篇文化科学
  • 33篇历史地理
  • 26篇社会学
  • 12篇政治法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2篇旅游
  • 19篇乡村
  • 16篇文化
  • 16篇城市
  • 13篇地理
  • 12篇服务业
  • 11篇酒店
  • 10篇粤港
  • 10篇粤港澳
  • 10篇港澳
  • 9篇自然保护
  • 9篇自然保护地
  • 9篇流动性
  • 8篇社会
  • 8篇乡村旅游
  • 8篇旅游目的
  • 8篇教育
  • 7篇旅游地
  • 6篇丹霞
  • 6篇丹霞山

机构

  • 26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2篇广州大学
  • 20篇中山大学
  • 1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篇南方海洋科学...
  • 9篇广东技术师范...
  • 6篇暨南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俄勒冈大学
  • 4篇华侨大学
  • 3篇北京第二外国...
  • 3篇青岛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东机电职业...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五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23篇蔡晓梅
  • 13篇刘俊
  • 8篇毕斗斗
  • 7篇朱竑
  • 7篇方远平
  • 6篇封丹
  • 5篇苏晓波
  • 5篇唐瑶
  • 5篇刘美新
  • 4篇凌茜
  • 4篇陶伟
  • 4篇瞿华
  • 4篇吴智刚
  • 4篇甘巧林
  • 4篇李鹏
  • 3篇周碧蕾
  • 3篇李倩菁
  • 3篇何瀚林
  • 3篇周晓芳
  • 3篇谢蔓

传媒

  • 17篇人文地理
  • 16篇旅游学刊
  • 11篇地理研究
  • 9篇热带地理
  • 9篇世界地理研究
  • 8篇地理学报
  • 8篇地理科学
  • 7篇旅游科学
  • 7篇旅游研究
  • 7篇中国生态旅游
  • 6篇经济地理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旅游论坛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绿色科技
  • 4篇思想战线
  • 4篇城市地理
  • 4篇旅游导刊
  • 4篇2014《旅...
  • 3篇新经济

年份

  • 7篇2024
  • 38篇2023
  • 38篇2022
  • 38篇2021
  • 19篇2020
  • 22篇2019
  • 21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29篇2015
  • 19篇2014
  • 1篇2013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征、关系、资本——媒介地理学视角下乡村网红民宿的生成逻辑被引量:9
2022年
近年来,乡村民宿成为我国促进旅游地转型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业态。在互联网上拥有高曝光度和知名度、口碑良好、风格鲜明的网红民宿受到游客的追捧,在网红民宿“打卡”成为媒介化社会典型的旅游现象。文章在传播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启发下,将新媒体的属性提炼为表征、关系、资本3个维度,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乡村网红民宿的生成逻辑,探讨媒介化时代的旅游体验。研究选取“黄河宿集”这一典型案例,通过对民宿经营者、游客、本地居民、本地从业者等群体的深度访谈以及非参与式观察,结合网络资料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的多重属性使得“游客-民宿-乡村”之间的两两关系均产生变化,在新媒体的介入下,地方转变为景观;民宿成为游客展演的舞台;乡村被再生产为契合城市中产阶级想象与审美需求的“自然”。文章揭示了新媒体对旅游体验和目的地复杂的影响,反思了新媒体介入下乡村旅游面临的新挑战。
解佳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媒介地理学
乡村旅游影响游客对乡村居民刻板印象的研究
2021年
乡村农庄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兴形态。探索农庄旅游如何影响游客对乡村居民的印象认知,有助于理解乡村旅游在城乡居民关系融合中的角色。本文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出发,提出游客对乡村居民的印象认知包括温暖和能力感知;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进一步探讨游客共创行为对乡村居民印象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招募有乡村农庄旅游经历的游客参与问卷调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游客在农庄旅游活动的共创行为,能促进他们对乡村居民形成正面的社会形象感知,包括温暖感知和能力感知。游客对自身的社会关系改善感知在共创行为和对乡村居民印象认知的关系起中介作用。
黎冬梅
关键词:刻板印象温暖
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研究
2023年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征和展演乡村性。(2)在乡村性消费中,H民宿游客的消费更多集中于农耕知识体验、自然景观环境、农家生活文化和想象“乡村”等不同层面。但由于游客对乡村了解、感受程度的差异,不同游客的乡村感知具有矛盾性与异质性,呈现为全球地方化下消费体验相异的特征。(3)游客通过再消费与传播、拒绝与批判等不同的消费行为将消费意见反馈至生产者,生产者则对应采取调整策略,并通过体验空间的重塑和知识空间的再造进行乡村性的再生产,从而形成了消费与生产的互动过程。(4)在民宿旅游情境下,乡村性在生产与消费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成“舞台真实”,具有本真化和失真化的双重表征,呈现了真假混杂的特征,并随着不同主体的互动实践,呈现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不断在本真化与失真化的连续谱上流动。
刘俊刘俊郑诗琳黄焕
关键词:乡村性民宿
从被动卷入到主动成长:乡村旅游地东道主女性的生命历程分析
2024年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东道主女性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相对于男性,乡村女性在旅游业参与中依然处于从属地位。本研究依托于生命历程理论,利用深度访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地东道主女性能力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不同出生组乡村女性的个体生命轨迹并未产生重大变化,乡村振兴与本地旅游业发展使她们被动卷入旅游业,但参与旅游业客观上对其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2.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女性平均教育程度更高,工作经历更丰富,有助于她们突破身份限制,在旅游业中有更好的表现。3.乡村女性的个人成长受自卑的心理因素、双重劳动、社会资本薄弱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促进其成长需要多层面提供支持。
解佳丘玥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命历程
论现代酒馆的饮食文化特点——以“幸福驿站”小酒馆为例
2018年
我国的酒文化深远长久,随着酒的普遍兴盛,酒馆也开始出现。到了清代,酒馆文化发展到了顶峰,酒肆的发展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活跃繁盛的时代,北京的餐饮业到达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繁盛期。目前,酒馆文化区别于旧时文化已富有的现代气息,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本文以广州城中'幸福驿站'小酒馆为例,探究现代酒馆饮食文化的特点。
湛珏颖
关键词:江湖文化饮食文化
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被引量:38
2015年
"家"是西方地理学近年研究一个丰富且重要的新话题。国外对"家"的地理学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现人文地理学者对"家"的理解经历了由积极意义到批判的过程,本文据此阐述了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从身份与"家"的内在关系展开,并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两大热点话题——跨国移民和无家可归者。"家"是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键场所,而当前国内仍缺乏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封丹李鹏朱竑
关键词:身份文化地理学
基于五感理论的古村落旅游者感官体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以广东省广州市小洲村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古村落旅游地游客的感官体验及其对游客推荐意愿的影响。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论为提高古村落旅游者感官体验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黄丽满麦源升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感官体验
参照群体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广州市海珠湿地公园的游客群组差异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随着研学旅行、亲子旅游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旅游市场渐热,规范和引导青少年游客的亲环境行为,维护景区环境已刻不容缓。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群体影响的视角建构了参照群体、行为态度和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关系模型,侧重分析青少年游客与成年游客在亲环境行为的差异性,并以海珠湿地国家公园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对的行为态度、亲环境行为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再次验证了行为态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②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行为态度在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存在部分中介作用;③基于多群组分析,青少年游客与成年游客在理论关系模型中存在差异,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规范性社会影响,成年人则更容易受到信息性社会影响。研究结论能够为有效培养和激发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方远平张琦李军黄向
关键词:环境友好
中国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KIBS)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前瞻性、领导型和新驱动者的作用,是大都市及城市群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核心动...
方远平唐瑶
关键词:中国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经济增长GMM估计
文献传递
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关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9年
随着后结构主义思潮和"关系转向"的兴起,关系地理学(relational geography)应运而生。关系地理学把世界理解为流动的拓扑结构以及相互关联的产物,主张关系思维,强调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动态关系。通过对关系地理学相关著作和期刊论文的分析发现,关系地理学的产生受到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非表征理论的深刻影响,其重构了空间、地方、尺度与主体性的内涵,提出关系空间、地方关系、多尺度或尺度终结,以及主体间性的地理学概念,建构了新的关于网络、关系和流的拓扑地理。关系地理学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空间扩散与空间发展、主体发展与社会文化问题、身体与健康旅游/地理等内容。此外,基于"人"与"超越人类","物"与"重返物质"4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关系地理学可能的研究展望,并对"关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延伸讨论,以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角。
蔡晓梅蔡晓梅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社会网络分析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