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36 被引量:114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金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思政课的“融入”问题刍议被引量:1
- 2024年
- 把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之中,是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效能的应有之义。思政课教师应从为什么要“融入”、“融入”什么、怎样“融入”、怎样检验“融入”等四个方面科学认识和把握“融入”问题。
- 李建勇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
- “两个结合”的逻辑体系和现实价值分析
- 2024年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两个结合”的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独特的历史逻辑、创新逻辑和现实价值,且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类大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周晓倩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逻辑体系
- 党史视域下农民运动宣传工作构建的三重维度(1921—1927)
- 2024年
- 建党早期,以毛泽东同志等为代表的领导人秉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农民运动的进程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有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在党史视域下,通过系统回顾和全面总结认识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三重审思建党早期农民运动宣传工作构建的成就及经验教训,对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宣传工作创新实践具有借鉴价值与启示。
- 景宗鹤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农民运动
- 论习近平国家发展观的三大特点
- 2022年
- 纵观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在推进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的国家发展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世界性的视角构思中国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以历史性的眼光完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人民性的情怀融通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
- 马令坤
-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青岛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20年
-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高效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治理范式.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城市社区治理多元解纷机制是青岛市优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内在要求.在青岛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应从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治理评价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智慧化、协同性、人文性水平,探索社区治理与城市发展联动机制四方面入手,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
- 薛诚华章琳
- 基于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下青岛市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探究
- 2018年
-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振兴海洋经济已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海洋经济领域里的新旧动能转化。基于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青岛市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必须陆海联动推进海洋产业绿色化发展,全域统筹注重海洋三次产业平衡高效发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华章琳丁宁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制约看普京的"翻一番"战略被引量:2
- 2004年
- 最近4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连续增长的积极态势.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0%,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了50%,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也均止跌回升.在这种情况下,俄联邦总统普京在2003年和2004年的国情咨文中多次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经济发展战略.
- 毕洪业
- 关键词:经济增长普京总统经济结构经济体制
- 俄罗斯政治体制转型评析被引量:2
- 2004年
- 自苏联解体以来 ,同经济体制转型一样 ,俄罗斯政治转型问题也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俄罗斯政治转型是指从一党垄断的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历史性转换。迄今 ,俄罗斯体制转型实践已有 10多年 。
- 毕洪业孟凡东
- 关键词:权威主义政党制度行政改革
- 政治仪式与红船精神的孕育、传播及传承被引量:1
- 2018年
- 革命实践孕育革命精神,但革命精神生成为理论形态总是滞后于革命实践的。从党的历史来看,政治仪式是革命精神孕育、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建党纪念活动、党的领导人的观瞻、群众性的拜谒等仪式化的政治活动对于红船精神的孕育、传播及传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 李建勇李建勇
- 关键词:红船精神政治仪式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探析被引量:5
- 2023年
- 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人类社会通往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蕴含了全人类广泛接受的共同价值。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话语,是向世界展示文明大国形象、提升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国际社会实现包容合作、破解人类发展困境的现实考量。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的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创新话语内容、拓展传播渠道、改进叙事方式等方面协同发力,从而有效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上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 史倩王翔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